APP下载

浅谈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2018-09-25崔艳华

赢未来 2018年8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交流课堂教学

崔艳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想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需要结合现状寻求解决对策。本文将就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交流

新的课程理念以及新课程标准都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充分发展学生,那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小组合作学习”简单理解是指小组内的成员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也是学生在组内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组织的一种学习方式。某些问题上,学生会出现分歧,此时小组合作学习就发挥出巨大作用。学生先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然后由小组成员进行判断,通过讨论交流,正确答案会显露出来。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一、科学设计合作学习内容。

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

(一)合作内容的设计应适合合作学习。

语文课本上的识字教学就适合学生合作交流,孩子们互相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四名学生对同一个字的识字方法会有不同。教师可以设计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欲望。例如:在教学《识字家园》(一)时,我设计了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识字。课堂上,有一个小组的三名学生争着交流“省”字的识字方法。一个孩子说:“我用加一加的方法,‘少字加‘目字念‘省”另一名学生说:“我用猜字谜的方法,少一眼(打一字)”其他成员一下就猜出“省”字。还有一名学生说:“我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看字去掉‘手字旁,换成‘少字,就是‘省。”由此可见,只有孩子们从别的孩子那里有所学,并有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自然激发起了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

(二)合作的内容一定要是孩子感兴趣的。

因为感兴趣才会喜欢。学生喜欢“玩”,教师设计适宜的“玩”的活动,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和激扬。课堂才会成为学生尽情展示的舞台。比如:在学习《孙悟空大闹蟠桃会》一课的合作交流活动,我没有设计书写活动,只是让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章节讲给同学听。课堂上,有的小组讲《大战二郎神》,有的小组讲《猴王出世》,有的小组觉得不过瘾,几个学生像模像样地合作表演了一出《三打白骨精》!教室里掌声笑声不断,学生兴趣很高,孩子们在这里收获满足,“玩”得“不亦乐乎”!

(三)合作学习内容的设计要遵循简单、开放的原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

让每个学生都可自主决定思考的角度,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来。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参与讨论,参与探究,是要以自己的见解作为基础的,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针对预学案中的问题,学生自己能订正的就自己订正,对于学生不能订正的错题和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讲究实效,保证全员积极参与。

二、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合作学习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的,经过多次的课堂实践后我发现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多样,人数不是固定的,可以灵活选用各种形式。

(一)两人合作式。

语文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有些内容有合作的必要,但是难度不大,就可以采用两人互助式。比如:古诗文的朗诵上,就可以让同桌互读,互相交流。

(二)四人合作式。

这种形式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合作形式。小组成员是固定的,由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后进生组成。分工是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纪律员。但是四名成员的分工不固定,一段时间后,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是组长,下次可能是汇报员。比如:在学习《春天的小雨》一课时,我设计这样一个合作学习的内容。把你搜集到的象声词在组内交流,记录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看看哪个小组搜集到的象声词多。聚焦课堂,小组长有序地组织成员交流,记录员认真记录,汇报员边听边查字典。合作交流的场面异常热烈,但又不乱。

(三)大组纵队式。

我是以纵向两列为一大组,由一名学生担任纵队长。所有合作学习由纵队长一人组织。在教学中我把这种分组形式用于词语接龙比赛。学生积极参与,没有一名学生愿意给小组丢分,合作的兴趣高涨,竞争意识也培养起来。比如:在完成调查数据的内容上,采用大组纵队式就会使调查更快捷准确。

三、合作学习要求必须有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纪律容易乱,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合作。经过一个学期的持续研究,我发现,只有合作要求明确了,才会有效改善这种现象。

1.活动前要明确提出合作目标及要求。许多老师认为小组活动最难管理,一旦放手就很难再收回来。课堂气氛看似热闹,但没有实效性。其实是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还没明白要讨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就开始活动了,这样的合作就会流于形式,课堂纪律也会混乱。学生们并不是不想活动,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所以每次小组活动前一定要提出明确的目标,我会写在小黑板上或课件上,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比如:在学习《最后一片银杏树叶》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合作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如果让你向银杏树爷爷提请求,你想要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没什么特别,关键就在这句“仔细阅读课文”,课文里的孩子们所提的请求没有一个是为他们自己提的,都是为了别人。所以,我让学生阅读课文再向银杏树爷爷提请求的目的就很明显,学生自然明白。

2.对学生的纪律,合作方式提出要求:例如:我班的合作交流要求就是“小声说、认真听、及时补”。每次合作前,我都会提醒同学们,我们的合作交流要求是----(学生接下句)

四、恰当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制定合理的评比制度。

1.建立评价机制,不仅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评,还要评小组。在班级黑板的右下角设立“评比台”,小组成员表现优秀不但个人得分,小组也要加分,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时,教师及时评价、激励、表彰。

2.建立学生互评机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评,在评价时发现别人的优点,更好地向别人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这种成长的氛围给了孩子们成长的助力。

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很大提高。首先表现在语文课上的学生的思辨力口语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许多原来不敢开口说话的学生,现在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听别人的发言,学生能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共同提升。优化小组合作,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进而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交流课堂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