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研究进展

2018-09-25邓清兰雷春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手术室研究进展

邓清兰 雷春芳

【摘要】 手术室是医院十分重要的地方,其涉及多个危险因素,而医源性感染是重点需要防护的危险因素。在手术中,作切口是最为普通的操作,但如果患者存在某些血液传染病,易出现血源性感染,造成极大危害。本文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具体防护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 手术室; 血源性; 职业暴露防护; 研究进展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8.0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8-0-03

近年来,医院乙肝、HIV、梅毒等传染性疾病发生率逐渐提升,护士作为服务人员,接触此类患者自然会导致自身被传染率增加,因此,护士成为了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危人群[1]。特别是在手术室中的护理,经常会接触沾染患者血液的剪、缝针、手术刀,再加上手术室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在如此快速的节奏下,极易造成皮肤破损,出现职业暴露或发生感染。如何做好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成为手术室护士十分关注的问题,良好的防护对策对手术室而言有重要意义。

1 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含义及现状

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是指某些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血液或体液导致暴露,而且80%以上的感染均是由利器傷所致的经皮破损[2]。在张兰[3]的《知信行教育模式在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干预效果》中提到,由利器伤导致的血源性感染不仅会使被感染者支出更多的医疗费用,还会造成患者心理创伤,使其留下心理阴影。在现有报告当中,表明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医护人员未发生职业性经皮破损,但这与近年医护人员血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有一定出入,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存在漏报现象,对最后数据的总结和分析有极大影响。王慧等[4]在《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调查》中提到,血源性感染与自身的防护措施有直接联系,就目前发展趋势而言,科学合理的血源性感染防护迫在眉睫。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可以通过针刺进行血源性感染的病毒种类较多,约有二十多种,其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是四种最常见的血源性传染病毒[5]。陈建伟等[6]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预防》中提到,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在世界位于前列,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人数就超过1亿人。此外,手术室是血源性感染多发区域,几乎每一位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血源性感染,其中,又以利器伤破损皮肤的血源性感染最多。其次,护士沾染带有传染性疾病患者体液、血液也会出现血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是手术室护士最大的威胁因素,积极预防能降低手术室护士的感染风险。

2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目前我国护士在手术室中的损伤情况不容乐观,这与多种因素均有一定联系,再加上当今血源性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手术室护士的风险日益增大。

2.1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性质

手术室是一种重要且特殊的工作场所,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每日工作量均十分巨大,且拯救患者生命的时间宝贵。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不注意防护易造成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引发感染。张伏萍等[7]在《118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暴露情况的调查分析》中指出,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力大都集中在患者身上,很难会顾及到自身,所以在不注意时易造成自我损伤,导致皮肤不同程度破损,而且在处理伤口阶段不一定能完全按照科学方法进行伤口处理,使得被感染率并不会降低。在手术进程中,护士还会接触到手术刀、缝针、钩、剪等多种锋利甚至沾染患者血液的手术器械,这些手术器械均属于利器范畴,本身锐利程度很高,在器械传递和术后器械清洗过程中,均会有被利器弄伤的风险存在。而且近几年腹腔镜、关节假体置换等手术大量开展,多种高科技仪器在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而这些仪器的大规模使用会大大增加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机会,例如,在使用液体加压泵时,需将大量液体注入患者体内,此时会有大部分混入患者血液和体液的混合液体从患者身体中溢出,浸湿护士的鞋袜及衣服,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压力过大,甚至引起液体溅入双眼。此外,手术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均保持麻醉状态,很可能因为外界刺激引起自身躁动,导致护士在为患者补充麻醉药物时引发患者血液喷溅,或者出现护士自我针头刺伤等情况。

2.2 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在罗湘宁等[8]的《防范管理措施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提到,由于护士主观认为工作中存在的危险不会碰巧发生在自己身上,导致其认定防护不重要也没有必要。当下很多护士均受到传统防护措施的影响,观念停留在很久之前,对任何患者都没有建立起良好的预防理念,这往往是血源性感染发生的直接原因。在张磊等[9]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分析及防护对策》研究中显示,手术室护士奉献精神值得尊敬,他们将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对自身的安全既缺乏相应知识支持,也对自我保护概念较为模糊,导致他们在防护器具的使用中存在很多漏洞,而且操作流程不合规定,未能进行很好的自我保护。在近期的调查中发现,超过40%的护士不了解手术室血源性感染自我防护的标准,甚至20%的护士表示未曾接受过相关自我防护知识的培训,且年轻护士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概率要高得多,其中眼睛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概率超过90%[10]。

2.3 手术室护士人数不足,无法合理分配工作

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需要掌握大量专业知识,培养周期较长,直接导致很多医院的手术室护士人数未能符合规定。张强等[11]在《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相关性因素与预防控制策略》中解释道,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一名护士需要进行多项工作,而且1 d之内进行多台手术,其工作量巨大,护士每天均会身心疲惫,心里出现负面情绪在所难免,久而久之,会导致思维出现混乱,判断出现差错,自身失误增多,被利器损伤的可能性也会相应提升。朱嗣远等[12]在《基层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态势及应对措施》中补充到,某些已经发生经皮破损的护士为了保证工作正常进行,不得不带伤进行手术,在人体已经出现皮肤破损的情况下,依旧执行手术操作会增加职业暴露的机会。

3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对策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安全性,对其进行相应血源性感染防护对策势在必行。

3.1 建立科学合理的血源性感染防护对策

(1)医院的感染控制科要介入该项工作,与手术室一同制定合理有效的血源性感染防护制度,并安排手术室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学习。陈香禄[13]在《浅谈手术室实习生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原因及预防》中提出有效办法,在输血前做好血液检查,如果血液检查呈现阳性,一定要做出重点标记,并将该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多种物品均视为具备传染性,采用隔离的方法增加防护。当护士出现血液污染或者皮肤破损时,一定要进行隔离并观察。(2)手术室的防护用品一定要配套齐全,如护目镜、水鞋等[14]。(3)手术室护士要定期进行体检,并接种多种疫苗,保护医护人员,减少职业暴露率。

3.2 强化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安全教育

在医院中进行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要保持不中断,最好将其纳入手术室护士的绩效考核。长此以往,可以改变手术室护士过于老旧的思想观念,提高护士自觉执行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依从性。李秀华等[15-16]的研究提到,工作中存在危险的操作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应杜绝徒手拆装刀片等事项,在手术器械传递过程中也要保证使用硬容器进行利器传递。护士手上所佩戴的无菌手套如果污染或破损必须在第一时间更换,当所有护士都按照科学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时,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会显著降低[17-18]。

3.3 合理分配工作,缓解手术室护士压力

手术室护士工作繁重,长时间需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管理过程中,应积极关注每名护士,合理分配护士工作,对于精神疲惫的护士,可以给予适当的放松休息,弹性安排上班次序,构建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此外,还要协调医护关系,医生应尊重护士,了解护士的意向,以平常心愉悦地工作。在进入工作状态后,医护人员要稳定自己的心态,通过多种方法排解内心压力,减少生理及心理因素导致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性的增加,将被感染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4 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进行科学处理

在血源性发生职业暴露后,应于立即进行伤口处理,但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能自乱阵脚。丁建玲等[19-22]提出,在职业暴露发生现场进行紧急处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当出现黏膜暴露时,需要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并反复冲洗患者伤口;若是仅为皮肤接触(无伤口),可立即使用肥皂及流动水反复冲洗;若皮肤上存在伤口,需要在伤口旁进行挤压,尽量将破损处的血液尽数挤出,再运用流动水反复冲洗,不可在伤口处进行局部挤压。在洗净后,可用酒精或碘液浸泡消毒,并完成包扎。在自我急救完成后,应立即上报到医院的感染科,并提供自身的血清进行检查。如果血液检查呈阳性,还要进行相应治疗和观察[23-25]。

4 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血源性职业暴露问题,首先需要从手术室护士自身进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学会防护服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手术执行过程中,应留意利器的传递,避免出现经皮破损。与此同时,我国也有相应的法律约束护士的自我行为,通过法律措施保障了忽视的人身利益,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在实施过程中仍然不太理想。总之,提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安全性需要每名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章制度,每一步均按照预防标准进行,可避免绝大部分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倞倞,郭晶.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0):887-888.

[2]邓广肖.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48-50.

[3]张兰.知信行教育模式在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干预效果[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5):451-452.

[4]王慧,马京华,杨荣芳,等.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7):1670-1672.

[5]陆美凤.手术室血源感染风险及相关防护管理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6):84-86.

[6]陈建伟,韩立海,孙吉花,等.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8):1909-1911.

[7]张伏萍,戴明芳,李晓飞,等.118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暴露情况的调查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95-97.

[8]罗湘宁,马春英,唐婷婷,等.防范管理措施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8):129-130.

[9]张磊,李志红,许晨,等.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分析及防护对策[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3):72-74.

[10]许泽,郝雪霜,張玮,等.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点[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2):158-160.

[11]张强,邓先芳,张丽莉,等.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相关性因素与预防控制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3):3115-3117.

[12]朱嗣远,李锐,李彩枝,等.基层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态势及应对措施[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6):613-615.

[13]陈香禄.浅谈手术室实习生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原因及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92-393.

[14]雷晓婷,吴荣华,林红,等.某中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调查与对策[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2):102-104.

[15]李秀华.2015年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分析与防护对策--以浚县人民医院为例[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88-88,95.

[16]李会玲,罗立新,黄桂兰,等.76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4814-4816.

[17]刘春兰,刘晓燕,朱应红,等.实习护士针刺伤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5,33(7):528-531.

[18] Sasaki M,Dakeishi M,Hoshi S,et al.Assessment of DNA damage in Japanese nurses handling antineoplastic drugs by the comet assay[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2008,50(1):7-12.

[19]丁建玲,张诚,曹晓林,等.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化疗药物职业暴露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5,30(11):24-26.

[20]陆爱玲,秦志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40-1742.

[21] Yoshida J,Kosaka H,Nishida S,et al.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mixing of antineoplastic drugs for injection in hospitals in Osaka Prefecture, Japan[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2008,50(1):86-91.

[22]蒋玉芳.肛肠外科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分析及控制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137-138,161.

[23]朱红贤.产科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717-2718,2725.

[24] Komiya K,Igarashi T,Suzuki H,et al.In vitro study of patients and physicians radiation exposure in the performance of epiduroscopy[J].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2008,33(2):98-101.

[25]周微,王曉楠,解凤莲,等.医务人员狂犬病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建议[J].护理学杂志,2015,30(12):18,23.

(收稿日期:2018-01-16)

猜你喜欢

手术室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