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2018-09-25赵静

赢未来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大数据大学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导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和育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在大数据时代下要更加重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数据处理能力,促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据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教书育人功能。本文首先阐述了大数据的含义和特征,然后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变化,最后论述了在大数据时代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现代社会开始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出现了质的变化。大数据时代同样极大影响了高校教育行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大数据技术的影响,高校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运用大数据来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二、大数据的含义及其特征

学术界对大数据的含义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内容,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大数据不单纯是具有体量庞大和多样化特征的数据集,这种数据集是不能利用传统数据库工具进行管理和更新的,只能借助创新型数据处理工具对其进行整合分析。经过总结可知大数据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体量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网络终端的普及,数据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和扩散,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态势,而且大数据中的数据信息都是最原始的。第二,类型多。大数据的来源、格式以及类型都是非常丰富的,诸如网页、邮件、视频等各种类型数据形式。第三,速度快。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产生和扩散的速度都非常快,这就需要数据处理系统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的实时性。

三、大数据时代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变化

1.育人环境的变化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大数据完全突破了传统高校的封闭状态,让高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联系更为紧密,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社会上的食品安全问题、反腐问题以及其他热点问题通过媒体的传播很快地就能让学生知道,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高校校园中充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甄别,防止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不好的影响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现如今,攀比心理、拜金思想等不良思想在高校中非常普遍,严重腐蚀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也侵蚀了高校主流文化。

2.教育主客体的影响

大数据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出现发展起来的,大数据实现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无缝对接,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此为根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大数据极大动摇了教育者的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大学生每天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新鲜的信息,他们使用网络的能力也比教育者要强,所以有的时候大学生会对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以及内容等产生质疑,这就严重影响了教育者话语的权威性。

3.教育载体发生了变化

教育载体就是连接叫教育者和大学生的桥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它具有鲜明的动态化的特点。高校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移动终端上网成为社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学习资源、阅读新闻、进行网上购物等多种活动,他们在网络中的这些行为都会以数据化信息的形式记录下来,而且这些数据信息会随着大学生活动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些庞大的数据流充分反映了大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变化,为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诉求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1.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大数据极大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大数据型教育理念。学生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各种行为都会产生大量数据信息,教师可以对这些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来寻找有利于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虽然大数据将每个学生的情感变化和行为习惯都通过数据信息的形式体现在教育者面前,但是这却给教育者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育者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应该尽量采取因人施教的教学方式,教育者要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数据,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动态开展针对性教育。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化水平

高校教师应该在大数据时代下应该掌握基本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等能力,可以将大数据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便能尽早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高校教师还应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通过微信、QQ、微博等平台来获取大学生的数据信息,通过云计算服务平台来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便教育者实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3.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管理机制

大数据虽然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给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高校应该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管理制度,只有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才能查阅数据库中的信息,将无权限的用户阻挡在外,从而防止学生的个人信息被盗用的情况发生,在确保学生数据信息安全性的基础上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潇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2]蒋红.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46-49.

[3]张秀云.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6):18-19.

[4]胡树祥,谢玉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60-62,102.

[5]李晓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8).

作者简介:

赵静 出生年月: 1986.08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四川南充 当前职称:助教 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全称:西华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大数据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