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辟留守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捷径

2018-09-25杨复斌

民主与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马铃薯贫困户

杨复斌

对于尹作全来讲,他是在把自己多年努力的成果拿出来与农民分享,是在用自己努力赢得的市场份额来支撑他的“62411”精准脱贫事业,是在用九三学社的科学精神为脱贫攻坚助力,为留守农民开辟脱贫致富新捷径。

2018年4月13日上午9点30分,黑龙江省拜泉县育新社区广场内人头攒动,由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农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承办并直播的黑龙江省科普大集主场活动在此举行。与此同时,黑龙江省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安排全省所有乡镇和部分村屯的850多个分会场近10万名农民同时观看。这次活动的主讲专家只有一人,他就是九三学社社员尹作全。

“破题型”攻关与“实效型”研发独树一帜

提起尹作全,很多人并不陌生。他是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技服务团农业专家、绥化市青联副主席、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专家,是辽宁省阜新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吕梁市人民政府的特聘专家,还是阜新市、吕梁市、黑河市、宁安市的“荣誉市民”。

作为一名志在为农民做实事的科技工作者,从1985年7月毕业,尹作全就在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创立了马铃薯课题组,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解决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个课题组的成立改变了该所过去只从事大豆、玉米、高粱研究,没有马铃薯研究的状况,也为尹作全后来在马铃薯行业的重大成就埋下伏笔。

1990年,课题组变为马铃薯研究室。从课题执行人到项目主持人、研究室主任,尹作全从事马铃薯研究及生产至今已有30多年。

1992年,他成功引进并推广了目前国内应用面积最大的超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早大白”,当年他研究生产的脱毒一级种薯卖出了每吨5000元的天价,创造马铃薯种薯国内价格的最高纪录,至今无人突破。

1995年,他主持研究完成的马铃薯大棚高产栽培技术,让黑龙江人5月份就能吃上自己产的土豆。

1998年,他发明了马铃薯脱毒小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这项技术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1996年,他主持研究完成的超早熟马铃薯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打破了高寒地区农作物只能一季生产的传统模式,实现了高寒地区马铃薯与前茬作物的一年两季生产,被农业部列为在马铃薯方面第一丰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推广。时任黑龙江省副省长的孙魁文在全省推广现场会上,将其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业实用新技术”。

2003年,他主持研究完成的马铃薯三层结薯等新技术,改变传统的一层结薯为三层结薯,亩增产近50%。2011年9月5日,在绥棱县后头乡5300亩马铃薯生产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多农民和科研人员给采用三层结薯技术的马铃薯进行现场测产,测产结果:亩产4.24吨!

30多年来,他研发的这些增产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黑、吉、辽、晋、宁、冀、粤、闽及内蒙古等省份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总计可促进农民增收50亿元以上。

在很多薯农的眼里,尹作全简直成了“神一样的存在”,因为他不仅善于增产,更善于看病,是南北各地薯农信赖的“土豆医生”。2013年,福建一个薯农在生产上遇到了难题,他家的1500亩马铃薯,不知为什么就是长不好,他请遍了几乎所有的能人来给他的马铃薯瞧病,就是没人能看明白。最后,有人向他介绍了尹作全,他就托人请尹作全到当地给解决难题,许诺“只要给看好了,就给5万酬金”。尹作全理解农民急切的心情,当即买机票前往,在经过认真的田间检查和测试之后,他断定,这片土地的马铃薯缺少一种微量元素——钙,这个困扰当地薯农多年的大难题一下子就解决了!但尹作全没收那5万元,只拿了4000元的往返机票费用就回来了。当年底,一个意外的超大邮包被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原来,福建那位农民没有忘记尹作全,给他邮来了大礼包以示感谢。这件事很快便传成佳话。尹作全的名气一下子传遍大江南北!广东、福建的薯农有的干脆自己带着病苗登门拜访:有的本人来不了,就用飞机把照片和植株发给远在黑龙江绥化的他,请他给“诊病、开方”。

“晨练型”劳作与“傻瓜型”技术完美结合

中共十九大闭幕后,尹作全幽默地给朋友发微信说,“十九大胜利闭幕啦,但我的职务和工作没有变,还是种土豆。大事找习主席,吃土豆还找我。”其实,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绥化市政协委员,他内心正酝酿着一个宏伟的计划,就是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尽一份力。

尹作全这个宏伟计划的切入点,就是2017年已经在黑龙江省青冈县试行成功的“62411马铃薯原原种庭院生产精准扶贫项目”。

“在以粮食经济为主的黑龙江,想实现乡村振兴,就要让农民真正脱贫,走向富裕,这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进城打工的农民进城后留得下,这是城镇建设和管理者该考虑的问题:二是让走不出农村的留守农民不離家也富得起来,这就是我们这些农业科技工作者必须想的事情。”说起农民增收的话题,他总是很有见地。因为尹作全不仅在基层生产一线专业从事马铃薯科研生产服务30多年,更有长期接触农民,了解农民的实践积累。多年来的农业技术科研和推广经验,让他意识到指导农民掌握新技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过去很多专家所采用的如同给学生讲课一般的方式,农民根本听不懂。但是你把种子选好了、肥料配好了、操作规程定好了,把让农民犯难的事情都解决好了,让他们照单去做,效果就好多了。2003年,《黑龙江日报》就曾以“农民在自家地干活也能赚工资”为标题,报道了尹作全等人创新的马铃薯合作生产新模式:农民以土地作价4000元/公顷入股,不再投入任何资金,其余生产所需资金、田间管理技术由组织者提供,农民在自己地里干活也赚工资,秋天分成,有效解决了制约马铃薯生产的一系列难题。

中共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打胜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更加鼓舞了尹作全。2017年,凭着对农民的了解和多年在马铃薯行业打拼的经验,在省直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多方支持下,他首创推出了“62411马铃薯原原种庭院生产精准扶贫项目”。

“6”即农户无偿获得6000株脱毒马铃薯定植苗:

“2”即农户出200平方米院子安置网棚:

“4”即脱毒马铃薯组培苗在网棚中从定植到收获需要40天:

“l”即每户贫困户春秋两茬收入万元以上:

“1”即教农民一项先进农业技术,使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一模式,特别适合那些没有大型农机具,也没有足够劳動力从事大田生产的留守农民。因为困扰农民的前期投入、技术规程和产后销售等问题都由尹作全包揽解决,农民只需在生产季节在自家庭院的育种网棚里,按技术规程做些强度不大的劳动。就如当地农民自己所说“技术不用咱们操心,照单儿做就行,这点儿活,就跟你们城里人早上出来锻炼一样。”

“包收型”销售和“稳赚型”增收同步实现

刚一开始,尹作全推出的这一模式,一些对他不够了解的干部群众并不认同。他们担心的是:这样生产的种薯能否好卖?这种模式能否长远可持续?对于这些疑惑,尹作全心中有数。他了解农民,也热爱农民,从不在这些小事上与农民计较。他知道,农民之所以有此怀疑,是因为他们在市场上毕竟还是弱势群体,禁受不起任何风险。真心给农民办实事,就得理解他们,真正替他们想在前面,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于是,他再次做出惊人之举:以订单的方式向农民承诺,不仅免费提供设施和种苗,秋后还包收农民生产出来的全部种薯!这样一来,就像过去他在各地讲课后出现的场面一样,他再次成为农民们追星般围追堵截和几乎24小时不间断电话“骚扰”的对象:一些贫困县的领导也主动上门请他去给农民讲课,更希望他多带一些贫困户用这一模式脱贫。

“任何农业增收模式都不是无限万能的,‘贪多嚼不烂,我们得掌握好节奏,不能盲目扩大范围,那样就是蛮干。”尽管已经被追捧,但尹作全依然十分清醒。2017年,他首先在黑龙江青冈的祯祥、劳动、连丰三个乡镇采用这一模式选择350户贫困户进行了马铃薯原原种庭院生产示范,所有产品寒地黑土马铃薯研究所院内回收、现金结算。这种模式一试行就大获成功,年终算账,收入最低的贫困户200平方米一茬收入3700元,最高的收入4500元;200平方米两茬最低收入6300元,最高收入8700元,而且贫困户只干活,无投入,有收益,无风险。350户贫困户当年就实现脱贫!黑龙江电视台、绥化电视台、黑龙江日报、农村报、绥化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东北网等媒体对此作了报道。尹作全的名字也再次成为一搜百链的网络热词。

“辣味型”建言和“担当型”实干融为一体

生活中的尹作全,没有一点儿“大专家”的傲气,更没有丝毫“大老板”的牛气,但作为绥化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他在发表见解时,却总有独到之处。用干部的话来说,他“有个性”;用农民的话说,他“不怕官儿”。

1993年,他应邀到黑龙江省望奎县给县、乡、村三级干部讲授新式马铃薯栽培技术。令人吃惊的是,他竟然开讲就说,“那些种地的农民没来,给你们听这个课有啥用?今天我就不讲土豆咋种啦,我给你们讲讲今年秋后怎么帮农民卖土豆吧!”于是,一堂学科技的讲座,让他变成了讲营销的市场分析课。而他所讲的这些,恰恰正是在座的每个人迫切想听的。1993年至今,尹作全在中央二套、中央七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山西电视台、葫芦岛电视台、黑河电视台、绥化电视台、牡丹江电视台等67个电视台,指导马铃薯生产,讲解、解决马铃薯生产难题,创造了全国11个省67家电视台讲课的最高纪录。巴彦县宏光镇东双景屯农民薄立强是尹作全技术的直接受益者之一。2017年,他的马铃薯比周围薯农每公顷少投入2300元,却增产30000斤,按0.5元/斤计算,每公顷增收15000元。2018m1月22日和4月13日,黑龙江省科协先后邀请尹作全作为唯一的受聘专家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方式,给全省663个分会场近10T名干部群众讲课两次。他的讲课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能讲到人心里去,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62411”模式试行成功以后,看着那些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尹作全的干劲更足了,但同时压力也更大了。因为他更清楚,尽管用他的模式生产出的脱毒种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都不愁卖,但毕竟总需求量是有限的,而市场竞争是无止境的。要让更多的农民用这一模式脱贫,需要他以更多的付出去解决投资、技术和销路方面的问题。为此,2018年,他又把努力的方向由种薯研发拓展到商品薯开发,在拜泉筹建起一个5000亩的商品薯出口生产基地。

无私的付出、扎实的业绩,必然广受赞誉。尹作全先后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优秀青年科技标兵、黑龙江省科技星火带头人标兵、首届绥化地区十大杰出青年、首届绥化市十大杰出青年、绥化市劳动模范等荣誉。对于尹作全来讲,他是在把自己多年努力的成果拿出来与农民分享,是在用自己努力赢得的市场份额来支撑他的“62411”精准脱贫事业,是在用九三学社的科学精神为脱贫攻坚助力,为留守农民开辟脱贫致富新捷径。

责任编辑:马莉莎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马铃薯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马铃薯有功劳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火星马铃薯”计划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马铃薯主粮化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