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校服质量监管及信息共享的意义

2018-09-25童春初

中国纤检 2018年9期
关键词:校服产品质量监管

文/童春初

校服已成为很多学校的标志之一,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学生的形象和气质养成。随着人们对穿着产品质量乃至品质不断增长的需要,学生们也将更加追求校服穿着方面的“品牌、品质、品位”。

湖北是教育大省,校服质量状况和质量监管方式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调查发现,湖北省校服质量监管存在着“各自为政”、“重复监管”、“监管漏洞”、信息动态化率过低,以及部门间数据差异大等问题。这些弊端和问题是导致校服质量始终难以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湖北省校服质量状况及校服质量监管

湖北省是教育大省和教育强省,在校服质量监管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截至2016年年底,湖北省现共有中、小学校7941所,在校学生584.5万人,其中近六成在城区镇区,绝大多数采购校服,年采购和消费校服数量约600万件/套,产品累计总货值6.6亿元,而且近5年校服销售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多年以来,无论是质监部门对校服生产厂家的校服生产监督,还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流通领域的校服质量监管,抑或是教育部门连同校方对校服招投标程序的规范,甚至企业对质量的自我管理也在逐步加强,其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校服质量水平。现在,我国的校服质量整体水平虽取得了差强人意的进步和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所向往的预期目标,质量问题仍时有发生。2016年,全省质检部门抽检的校服不合格发生率仍然有13%,这离我们追求的学生要在校服穿着上逐步实现“品牌、品质、品位”之定位还有很大的差距。

调查发现,主要症结在于各地工作很不平衡,在部分地区存在校服标准较分散,管理部门对校服质量多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监管协调不紧密,因此难免百密一疏,学生及家长参与度低等问题。简言之就是各个部门之间、部门与个人之间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校服质量监管合力,而要更好地形成链条式监管,就需要校服质量相关各方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共享产品质量状况信息。

因此,当前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平台数据库,并由校服质量相关方在各自的职责范围或消费使用范围内将指定的数据和评估指数写入共享数据库,各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实时梳理查询所需信息,便于有的放矢和高效率地完成校服质量监管。

建立平台数据库的意义:一是目前没有成型的相同系统;二是利于校服生产企业、教育管理部门、校服采购学校、使用校服的学生及家长、市场监管部门等多方共享校服质量状况的数据信息,提高校服监管水平及效率;三是通过校服质量不合格数据,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从而降低校服质量不合格率;四是通过这一产品质量监管信息共享化应用,可更便捷和广泛地收集校服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利于改进校服的设计、制作,满足学生对校服“高质量、高品质、高品位”的追求。

校服质量监管信息共享相关方

校服质量是指衡量经过加工用来销售的校服产品的优劣程度的指标,意义就是以其衡量产品所含的理化指标是否达到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或企业执行标准。校服质量监管是为了确保生产、销售直到使用有效期限内的校服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基于组织生产时所依据的产品执行标准对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而实施的一种监督管理程序和方式。

按照湖北省范围内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不同可划分为:

1.校服企业内部质量检验。企业应该对自己生产的每件产品质量负责,每一件(套/条)成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并附随于产品包装内才能出厂。在企业的管理体系设置中要求有质检环节,一些大型企业通过ISO9001系列认证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其中重要内容就是质量管理,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当然,企业也可将自身制作的校服委托具有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以确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2.行政部门对校服质量的监督。这个监督属于外部质量管理范畴,带有行政强制性,比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校服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管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校服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管等。这类监督管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规章进行,是一种公权监督。这种质量监督因带有他方性、强制性和随机抽查性而使得监督结果较为权威。弊端是不能保证每批产品都被抽查到,存在质量不合格的校服逃脱监督管理的可能。

3.教育部门和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对校服质量的监督。教育部门或学校对校服质量的监督主要集中在招投标环节,由于他们没有有效的检验检测手段和设备,只能要求投标方达到一定的条件方可参加招投标。如规定他们具有某种资质或规模以上、提供校服实物样品、提供对应产品合格的委托检验报告、自行与供货方对批次到货抽样送检等等,即常说的“双送检”制度(供货企业和采购方均予送检)中的一种。学生和学生家长属于校服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是对穿着时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反馈抑或投诉,再由相关部门进行后处理的质量监督。

校服质量监管信息共享的作用和意义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强调,无论什么产品,品牌长青和企业发展基业永存的核心就是质量。湖北省要想做到质量振兴,势必要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装备、最先进的工具方法、最优秀的人、最符合实际情况并通力合作的质量监管模式、瞄准高质量全力前进。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高质量高品质,服装纺织业一定要围绕高规格严要求,长期坚持提升质量保证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华为能够发展得如此风生水起与它秉承的质量理念有着不可割离的关系。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中间经过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一直到高中三年然后毕业,其间大概有16年左右的时间都会统一穿着校服,这既是为了体现美观大方,又可彰显一种整体文化氛围,更便于学校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统一管理。可以预见,以后随着“走在中部前列、建成经济发展支点”的战略实现,湖北省经济实力会不断增强,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实力会持续提高,学生对校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也会一年更比一年高。校服质量的好坏程度就会影响到上述优势得以实现的程度,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成绩,因此对校服质量的把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很多服装企业都瞄准了校服这块“蛋糕”,竞争相当激烈,有时为了获得市场份额不惜牺牲产品质量。这就要求各级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采取更加先进、科学的监管模式加强监管。

1.治劣扶优,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建立。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31888是组织生产和检验校服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标准,自从它实施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已有很多产能和质量把关水平不高的企业先后被淘汰,而许多具有自行设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对标准的严格执行有利于促进校服产业真正实现优胜劣汰,让有创新才能的企业和品牌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产品会因质量过硬和服务周到而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口碑和青睐,最终可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样形成良性循环,达到企业争创校服品牌并让校服品牌价值效应得到充分彰显。如我国的校服第一品牌“伊顿纪德”、著名品牌深圳“思贝特”和武汉“耐英”等都是经历了这个过程才成为校服界的佼佼者。

2.有利于促进整个纺织产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往,由于校服生产企业从布料生产企业购买回来的原材料质地粗糙,色彩样式毫无变化,断裂强力、色牢度等质量指标参差不齐,导致生产出来的校服质量也出现“麻布袋绣花——底子太差”的现象。通过对校服质量的强力监管,并对不合格产品的依法处理。这样可以迫使校服生产企业建立原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和质量问题追溯制度。若因来料不合格引起的校服产品质量不合格,则校服生产企业可以向面料供应商索赔,通过这一途径让上游纺织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我们对校服的质量监管也应该要往前延展两个环节,即织布和印染环节,布匹纺织环节同样可以追寻到纺纱环节甚至纤维加工环节。湖北省有许多纺织企业,纺织经济也是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这些环节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进入到制衣企业时的原材料质量大概率符合要求,为生产出高质量、高品质的校服奠定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切身利益。从两三岁的幼儿到十来岁的孩提时代,再到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有这些孩子的家庭至少要在校服上花费上千元甚至上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开支,每位学生穿着校服的累计时间很长很长,他们除了穿着校服学习,还要穿着校服运动,校服质量特别是校服安全性能指标的质量状况会严重影响到人身安全。通过对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校服质量的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及时排除质量隐患。学生对于在购买、使用过程中发现的校服质量问题可以进行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可以依法对不合格校服或者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校服依法进行召回,对供货方进行惩治性处罚可以起到警告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将因校服质量不合格可能对学生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因此,加强对校服质量的监督管理有利于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4.有利于实现品牌创建。校服产业改革将进入深水区、进入最为关键的决战阶段。在这场风暴的洗礼中,国内一些多年深耕细作的校服知名品牌将浮出水面,外国一些校服知名品牌也将进驻中国市场瓜分这块诱人的蛋糕,中国校服产业已经进入“品牌化”发展新时代。在“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校服行业品牌化发展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未来的中国校服市场将属于有实力、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品牌企业。加强校服监管特别是健全完善督察检查验收制度,补齐监管缺位点,实现对校服质量监管所有环节的全覆盖对产品质量提高和促进改革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校服企业能够得到公平、公正发展机会和创建优秀品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猜你喜欢

校服产品质量监管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校服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