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p 10 Italdesign Designs Italdesign的十大设计

2018-09-25吴韧彦

车迷 2018年8期
关键词:乔治亚发动机设计

文/吴韧彦

Italdesign是五大意大利设计公司中最年轻的一家。相较于其他设计公司将设计重点放在了运动型车和限量特别版上,他们的设计更贴近大众。他们让许多杰出的汽车设计,如大众Scirocco、菲亚特 Panda 和五十铃Impulse走进了千家万户。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打造不出想象力爆棚的车辆,毕竟DeLorean DMC-12也是出自Italdesign的创始人乔盖托·乔治亚罗 (Giorgetto Giugiaro)之手。

Italdesign 由乔治亚罗与阿尔多·曼托瓦尼 (Aldo Mantovani)于 1968 年创建,拥有 50 年的历史。Italdesign 能够参与从最初确定产品概念到开始量产的整个汽车制造过程。在50年间,他们打造了超过100款的展车、300款的量产车,他们设计的量产车型已由全球顶尖汽车制造商向市场推出了超过6000万台。

曼托瓦尼早年就显露了天分,19岁就加入了菲亚特。乔治亚罗从都灵美院毕业后于 1956年加入菲亚特设计中心,1960~1965年在博通工作,1966~1968年在 Ghia工作。在开办 Italdesign之前,乔治亚罗就已经参与了 1964 阿尔法·罗密欧 Giulia GT(博通)、1966 玛莎拉蒂 Ghibli 和 1966 De Tomaso Mangusta(Ghia)的设计。他早年的设计偏爱弧线、曲线,后来转向了更为分明的棱角,再后来又回归到柔和的线条。Italdesign设计的第一辆车是 Bizzarini Manta,这辆车在 40天内打造完成,赶上了在 1969年都灵汽车展上的亮相。两年后,Italdesign设计的阿尔法·罗密欧 Alfasud,在12年间卖掉了100万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 Italdesign的创造高峰,涌现了不少石破天惊的设计。20世纪 70年代起,他们就与大众集团开始了合作,其中著名的设计有大众高尔夫(1974)、大众Scirocco(1974)、大众帕萨特(1973)以及奥迪 80(1974)。其中大众高尔夫为Italdesign赢得了国际声誉,在1974年和1983年间,高尔夫卖掉了600万辆。

20世纪 80年代,Italdesign和菲亚特之间的合作硕果累累,Panda、Uno、Delta、Prisma、Thema 和 Croma 是畅销车款的代表。其间,他们还成立了工业设计部门,开始设计咖啡机、照相机、家具和高速列车等。他们的业务也扩张到了韩国、日本等新兴市场。在 Italdesign 20周年之际,也就是1988年,他们以Aztec/Aspid/Asgard 三款车庆贺20周年。其中Aztec颇具未来感的线条,吸引到了美国导演罗杰·科曼(Roger Corman)的注意,他把它放到了一部以2031年为背景的科幻片《被解放的弗兰肯斯坦》中。

进入 20世纪 90年代,Italdesign更多投入到技术和全球化中,在西班牙、德国、美国、中国等多国设立分部或办事处。1992年,他们已经构想到了共享汽车,他们的 Biga概念车并不是一辆私家车,而是一辆可以被共享的紧凑型小车,尤为适合欧洲城市拥堵的中心城区。1999年,Italdesign成了欧洲首批成立虚拟现实中心、提供1∶1虚拟现实设计的独立服务提供商。

虽然 Italdesign以与众不同的外观而著称,但他们也相当注重技术上的可行性,确保设计符合所有的技术指标,并致力于融合外观设计和工程设计。乔治亚罗认为客户的要求和限制并不会影响创意,约束甚至可以激发他的创意,绝对自由并无帮助。为了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他会事先了解技术信息,比如所用的平台、动力系统的布置等。但他也并不否认,有些客户不够尊重设计师,他们的随意改动破坏了设计的精髓。

进入21世纪,Italdesign继续在全球展开各类合作,其中包括在Nardo赛道上破了24小时速度纪录的大众W12、为Italdesign赢得第五个金圆规设计奖(Golden Compass)的阿尔法·罗密欧Brera。工业设计方面,Italdesign则是与尼康合作推出照相机以及为日本Okamura设计办公室等。不过和博通、宾尼法利纳相同,他们也陷入了财务危机。

2010年,大众集团买下了 Italdesign 90.1%的股份。2015年,乔治亚罗卖掉了他拥有的公司股份,正式退休。2016年前,Italdesign仅为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设计,2016年后重又对外开放。2017年,Italdesign开始为收藏家打造车辆。第一辆特别版车型为仅产 5辆的 Zerouno。同年,Italdesign还和Airbus合作构想了空陆两用的组合式交通工具Pop.Up,在交通拥堵时,坐在无人车中的乘客可以呼叫无人机,车舱随即与底盘分离,与无人机合体。今年是Italdesign诞生的50周年。为了庆祝50周年,他们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发布了Zerouno Roadster 超级跑车,还举办了青年设计竞赛,诠释“下一个五十年”的理念和原则。另外,他们还在都灵车展上展示了30辆历史上的标志性车辆。本期我们就从这30辆车中挑选10辆来做介绍。

1968 Bizzarini Manta

这款设计仅花40天就做出来了。从菲亚特、博通和Ghia出来后的乔治亚罗终于可以无拘无束地设计一款原型车了。他当时需要有一款赛事底盘作为设计基础,他找到的是乔托·比萨里尼(Giotto Bizzarrini)设计的P538赛车。P538采用了管阵式底盘,搭载的是5.4升的雪佛兰V8发动机,最大功率为400马力,极速可达330公里/小时。28岁的乔治亚罗刚开始自己创业,而比萨里尼创立的品牌却走到了尽头(1969年停业)。结束总是伴随着新的开始。由于乔治亚罗之前在各大设计公司设计的作品盛名在外,为此他在资金方面并没有遇到困难。自立门户后的第一款设计必须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他找到了这辆参加过勒芒大赛但后遭闲置的P538。P538虽然在勒芒大赛上出师不利,半小时不到就退场,但在短时竞速中速度超快。若不是赛事新规禁用5升以上的赛车以及要求至少打造25辆样车才可参赛,P538完全有潜力成为福特GT40和法拉利250的劲敌。动力部分已有足够底气,外观部分是乔治亚罗的强项。Manta的发动机盖和车顶连成一体,风挡玻璃的倾斜角为15度,车顶线条从前保险杠延伸到后保险杠,形成一道优雅的弧线,这在当时属于相当激进的设计。风挡玻璃下方有百叶窗一样的设计,可以从车内控制,在慢速时可以打开,有助于改善视野,在高速时可以关闭,有助于改善空气动力学表现。汽车侧身的设计亮点为门槛处的一排打孔。车内座位的设计也比较罕见,并排放着三个座位,驾驶者居中乘坐。内舱没有传统的中控台,方向盘位于中央,且做了拉长处理,以便驾驶者可以握到。它原先的车身颜色是柠檬绿配橘色,曾被改成银灰色、赛事红,但之后又被改回了最初的颜色。之所以选择这么古怪的颜色,也是为了让人多看一眼。另外,它的名字取自一种鱼类“Manta Ray”(蝠鲼,俗称“魔鬼鱼”)。目前这辆车在私人藏家手里。

1981 DeLorean DMC-12

DeLorean公司只有这一款车型。它的造型由乔治亚罗设计。由于面向的是美国市场,它必须经济实惠,但同时也必须好认。为此才有了形似太空飞船的鸥翼式车门和钝光面不锈钢车身。这款车从1981年生产至1982年,总共生产了9200辆,至今仍存6500辆。

DeLorean公司的创始人约翰·德劳瑞(John DeLorean)原来是通用雪佛兰的经理。为了生产这辆车,他得到了好莱坞各人的赞助,又因在低就业率的地区开设工厂,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赞助。这辆车在机械上的构想曾因不具可操作性,而陷入僵局,后得到Lotus汽车的创始人与首席工程师——机械天才柯林·查普曼(Colin Chapman)的协助,才去除了不合实际的部分,并保留了设计中的精髓。该车的动力平平,并不抢眼,它搭载的是 PRV(Peugeot-Renault-Volvo)的2.8升V6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0马力,百公里加速时间为8.8 秒,极速为203 公里/小时。它的生产一再延期,因为设计、资金上的问题,也因为工人们缺乏经验。遗憾的是,它上市的第二年,德劳瑞就卷入了贩毒风波而破产,尽管最终指控撤销了,但负面新闻让车更加卖不出去了,这辆车就这么夭折了。

这辆车无疑是史上十大电影车之一,可惜的是它在电影上映前就停产了,不然这辆车的命运一定会被改写。1985年,它出现在了电影《回到未来》中,成了许多人最想拥有的汽车。导演曾考虑用冰箱当作时间机器,但又担心影片上映后,孩子会爬到冰箱里,并被困在里面出不来,这才换成了汽车,更何况时间机器会移动才更加带感。之所以选择DeLorean DMC-12也是因为它看起来最像外星飞船。剧组在改装时为了模拟出超越那个年代科学发展水平的感觉,在车身四周装上了金属管线与传感器,在内饰上加入了飞机零部件、按钮、开关和五颜六色的灯泡。片中DMC-12能够轻松变身为一台飞行器,剧组在车尾配了飞行助推器,它的车轮还可以向下翻转,完全平行于地面。电影中的道具车如今存世的还有两台,分别在环球影城及一位私人汽车收藏家手中。目前想要买一辆这车,倒是可能的,美国得克萨斯州有家同名公司还在用原车的零部件生产该车,为订单式生产,且已获得版权。这样的一辆车注定不会在历史上消失。

1982 Capsula

这并不是一项正式的研究,而是对未来汽车建造的一种设想。乔治亚罗在一个平台上集成了发动机、驱动轴、油箱、车轮、后备厢、光学部件、加热器、制动器等所有运行所需的部件。可变的车舱像是胶囊,可以快速、简易地应用到底盘之上,并可以轻松替换,变身成为商业用车,或是成为应急用车等。从效果图来看,相当吸引人,它可以用作乘用车、牵引车、观光车、小巴士、救护车、小货车等。据说该想法来自巴士的制造。如今模块化生产已成为现实,不少车型之间都已共享了平台,但还没有到不同用途的车辆可以共享平台且可以快速换壳那么灵活。该概念最终的实车是一辆五座轿车,这辆车的主要目标是最大化内舱的空间。乔治亚罗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探索空间利用效率这一课题。他1976年设计的纽约出租车比当时纽约使用的出租车尺寸更小,但空间更充裕。原因是车身更高,行李可以放在座椅底下。他还曾将备用轮胎和油箱放在座舱地板下面。Capsula概念车达到了空间有效性的极致,发动机、行李空间都在座舱底下。方向盘接在有弧度的横柱上,方向盘中间有不少按键,用来控制指示器和车灯,如此也减少了仪表板、中控台所占的空间。座舱内的座椅由真皮覆盖的塑料制成,前排是独立座椅,后排是长椅,腾出了足够的腿部空间,也减轻了座椅的分量。外观上它延续了Italdesign的风格要素之一,即大面积的玻璃。

1988 Aspid/Asgard/Aztec

Aspid/Asgard/Aztec这三款车是为了纪念Italdesign成立20周年而建造。这是同一设计的三种车型,分别是硬顶跑车、八座的MPV和敞篷跑车。这三辆车中的Aztec最具未来感,为此它出现在了美国导演罗杰·科曼执导的科幻恐怖片《被解放的弗兰肯斯坦》中,影片的背景是2031年的洛杉矶。Aztec的座舱被切分为两个对称的区域,当中有隔板,驾乘者之间的沟通需要借助电子设备。乘客区也有一个方向盘,但其实是控制台,并非用来转向。Aztec的车身两侧各有一块控制面板,上面有三个按键,通过不同的按键次数组合,可以了解到发动机用油、冷却剂、悬架或刹车润滑、控温等信息,或是进行灯罩、轮罩和工具箱的开合操作。另外,控制面板旁边还有电源插孔以及通风开关。这些车身上的部件,加强了Aztec的机械感和科技感。若要坐进Aztec,既要打开车门,也要向上翻开护板。它们的后车轮为遮挡式,而非敞开式。Aspid/Asgard和Aztec在腰线以下完全相同,从风挡到后窗为全玻璃覆盖,在车门上还有道玻璃带。三款车都搭载了后置的2.5升涡轮增压奥迪发动机以及全轮驱动系统。乔治亚罗之所以打造这三款车,只是为了在都灵车展上展示,并无量产打算,但有个日本企业家被Aztec的“魔力”迷到神魂颠倒,买下了量产权,并将其进行了限量生产,总共打造了18辆,售价为75万美元。

1991宝马Nazca M12

当时捷豹和布加迪都在委托乔治亚罗打造超跑。所幸高效的团队让乔治亚罗可以为宝马也打造一辆。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设计公司,Italdesign更为全能,能够保证概念车可以驾驶,而且相当接近量产的水平。宝马的第一辆现代超跑,即1978年的宝马M1,也是由乔治亚罗操刀,为此M12是个自然的“进化”,前款标志性的肾形格栅、中置发动机布局都承袭了下来,但不同于20世纪70年代M1的方正造型,M12更加的圆润。这辆车外观的设计元素部分取材于乔治亚罗的儿子法布里奇奥·乔治亚罗(Fabrizio Giugiaro)设计的布加迪 ID90,可以说是父子俩携手完成了这辆M12。由于车身过低,为此进入车内时,玻璃顶要向上翻开,车门也要打开。它的设计从F1赛车上汲取了灵感,碳纤维车身让其仅重1100千克。它搭载的是当时宝马的最佳发动机,即宝马 750i和850i上的5升V12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00马力,极速可达290公里/小时。原本宝马是想用这辆车替代宝马M1,但因为M1失利,而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放弃。1993年,Italdesign重启了M12项目,打造了一辆赛车版的M12,并重新命名为C2,它的车顶可以移除,尾部的发动机是裸露出来的。除了这辆赛车版C2,还有一辆硬顶版C2。有人猜测,乔治亚罗之所以出不同的版本M12,是为了打动宝马将其量产,可惜未能成行。

1992 Biga

在1992年都灵车展上亮相的Biga是对未来汽车的设想。它没有酷炫的外形,而是一辆环保的、可操作性强、可以大规模量产的都市小车。在设计该车时,乔治亚罗充分考量了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这是做减法的一辆车,减到没有任何多余的部件。设计时他还考虑到未来的立法,即私家车在历史风貌区将会被限行。这辆极简车辆的设计宗旨是为了在拥堵的城市中心共享而非私用,由市政管理部门提供给大众使用。它还有利于交通管理,刷卡后才能上车,按小时收费,可以用信用卡支付。使用者可以在指定的停车区取车,使用完后停到其他指定的停车区。它的车身采用了特制的钢材,保证了轻便和牢固。虽然它四四方方、小巧可爱,尺寸仅为2米长、0.5米宽、1.5米高,但它可以坐下一个驾驶者和三个乘客,或是一个驾驶者和一个坐轮椅的人。驾驶者面朝前方,而其他乘客是面对面坐,坐在侧过来放置的长椅上。Biga的车门也不在侧面,而是在尾部。停车时,它可以垂直于人行道,让乘客像进出马车一样进出汽车。同时,由于车门开在尾部,停车时,在车的侧面并不需要预留空间。出于环保的考虑,它搭载的是混动系统,由一台柴油机以及一台可以给电池供电的发电机组成。

2001大众W12 Nardo

Italdesign与大众的这次合作始于1997年,经过几轮的开发、改良,这辆车成了当时世上最快的车。它是为了向世界证明,大众集团不只可以造出经济实惠的大众车,还可以造出超跑,可以为豪华车、运动车造出可靠的大排量发动机。车名中的Nardo指的是意大利小镇 Nardo附近的一条测试赛道。它搭载的是W12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00马力,峰值扭矩为620牛·米,可以在3.5秒内完成百公里加速,极速可达350公里/小时以上。这台发动机体型紧凑,却有不凡动力,抖动少、无噪音。它在24小时内连续行驶的距离为7740.576公里,平均车速为322.981公里/小时,该成绩破了世界纪录。这辆车原先并不是为长距离纪录而设计,但令人惊叹的是除了这项纪录,它还破了好几项长时间、长距离的世界纪录。它刷新的所有纪录都得到了FIA的认证。大众之所以进行24小时的挑战,也是为了测试这辆车的性能潜力以及W12发动机的稳健性。这辆车扁平、低矮,高度仅为1.1米,采用的是鸥翼门,从风挡到后发动机舱,覆盖的都是特殊的玻璃,透过透明的后发动机盖,可以看到W12发动机的W结构。它的尾翼较为低调,车速一旦超过120公里/小时,会自动伸出加大下压力。尽管这辆车没有量产,但在 《GT赛车》(Gran Turismo)、《世界街头赛车》(Project Gotham Racing)、《无限试驾》(Test Drive)等众多热门汽车游戏中,玩家都可以体验到它的极致性能。

2008 Italdesign Quaranta

这款车的问世是为了纪念Italdesign诞生40周年。Quaranta外观扁平紧凑,采用了一体式造型,即从车头到车尾是一条弧线,风挡玻璃几乎呈水平状,这种设计是向1968 Bizzarrini Manta表达敬意。由于车顶和车门连成一体,为此进入车内时,是整个车顶翻开,好在仅需按下一个按键即可打开。外观的设计相当注重空气动力学表现,前脸以侧进气口代替了进气格栅,尾部采用了F1样式的扰流板以及方正的棱角。车门后方以及门槛处都有通气口。车顶是太阳能板,车头也有太阳能板,可以为电池提供电能。太阳能板最多可以产生250瓦的电能,可以满足车舱空调系统以及电池充电的电力需要。它搭载的是丰田的混动系统,3.3升V6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55千瓦,峰值扭矩为288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05秒,极速为250公里/小时。该混动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自带电子控制系统,可以调节电动马达传输给车轮的动力,无需加装变速箱。减速和刹车时的能量亦可回收。它的动力堪比8缸发动机,但油耗低于4缸发动机。60升的油箱装满油后,它可以开上1600公里左右。内舱采用的是三座设计,中间为驾驶座,两边为乘客座,驾驶座后还有个儿童座。内舱最具特色的是方向盘,该方向盘在1980年的Medusa上已有应用,所有的驾驶控制部件都集中在辐条上。重量分配也是Quaranta的与众不同之处,所有机械部件的重量都集中在两根车轴之间。另外,Quaranta的前悬架参考了F1赛车,悬架上的多连杆设计为Italdesign原创,可以确保车辆在任何路况下保持稳定。虽然这辆概念车看上去没那么先锋,但其实它是基于理性和功能设计的一辆车,很好地展示了今天的Italdesign可以做到些什么。

2017 Zerouno

这辆车是Italdesign开始为收藏家打造汽车之后的第一款车。它一共仅有5辆,既可以当作赛车,也可以在公路上驾驶。它也是第一辆挂着Italdesign徽标的汽车。 Italdesign的首席执行官Jörg Astalosch表示:“我们研发的Zerouno项目旨在展示我们1000 多名员工的卓越实力,未来每18 至24 个月我们都将推出一款非凡的超级限量版项目及创新产品。通过这种方式,将我们的创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使其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 Zerouno的车身是全碳纤维,底盘由碳纤维和铝制成。腰线上方,线条更加柔和流畅,秉承意大利GT 车型的传统,腰线下方的线条则将空气动力学设计作为主要考量。得益于Italdesign 造型虚拟现实中心和工程部门的模拟技术,设计师在项目早期就引入了最佳空气动力学造型和工程解决方案,并在建造车辆之前测试了其方案。它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从单座赛车汲取了灵感,六边形前鼻优化了气流,前脸上的Y形通道消除了空气升力。它搭载了跟奥迪 R8 和兰博基尼Huracán同款的5.2升V10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10马力,峰值扭矩为520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3.2秒,极速可达330公里/小时。幸运的车主可以对它进行最大化的个性化定制,除了车身颜色,Italdesign还提供多种可选套件,用于外观和内饰的个性化设计。它的起售价为170万美元,据说在对外展出之前,已被抢购一空。

2018 Pop.Up Next

Pop.Up Next是Italdesign和 奥 迪、Airbus合作的项目。Pop.Up Next结合了两座地面车辆和垂直起落的飞行器,且两者皆为全电动和自动驾驶。产品的核心是陆空联运和模块化。为了缓解拥堵和减少排放,利用空运也是一种解决方案。Pop.Up Next把1982年的Capsula往前推进了一步,底盘不只可以和不同用途的车舱相连,还可以和飞行器相连。地面车辆采取了底盘和车舱的分离设计,配备了15千瓦时的电池,最大功率为80马力,极速为10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为130公里。车舱和底盘皆采用了碳纤维,车舱和底盘连接后,就成了地面车辆。车舱里有一块49英寸的触摸屏,采用了眼球追踪、言语和脸部识别等技术。飞行器由8个反转转子驱动,采用了70千瓦时的电池,极速为540公里/小时,最多可以飞行50公里。使用者可以通过APP预定和规划他们的行程,系统将根据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偏好、乘客选择的时间、出行成本、交通拥堵情况、是否愿意与他人共乘等信息,自动提供交通组合的最佳推荐,以确保无缝出行的畅快体验。使用者可以全程坐在一个车舱内,免去换乘的麻烦。使用者可以通过APP召唤飞行器,它将由附近的充电站调配,并与车舱的车顶连接上,车舱随即和底盘脱离,与飞行器合体。使用者到达目的地后,地面车辆和飞行器会自动返回充电站。2017年,该组合交通概念在日内瓦车展上亮相,2018年,又进行了升级,主要是用轻质材料减轻了重量、内饰设计得更为高科技。他们相信,该设计可以在7~10年间实现。

猜你喜欢

乔治亚发动机设计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2015款宝马525Li行驶中发动机熄火
2012年奔驰S600发动机故障灯偶尔点亮
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扩展试飞组织与实施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最美树叶”纪念最美爱情
乔治亚罗父子离职 奥迪掌管ITALDESIGN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