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可能从未存在过的动物

2018-09-25

奥秘 2018年9期
关键词:塞特独角兽企鹅

人类沉迷于对每一种曾与人类有过接触的动物的发掘、收录和分类,正是由于这一嗜好,现存和已经绝迹的地球生物的相关资料记录相当丰富。但随之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大家都想成为那个发现古生物或者是未知的现存生物种群,并对其进行分类命名的人,于是贪欲战胜了科学理性,导致错误大量发生。有时,某些古生物的身份遭到错误认定;有时那些言之凿凿的生物或许仅仅是用一些本不属于它们的骨头拼凑出来的,或者完全就是编造出来的。

一:比肩哥斯拉的巨型海洋蝎子

当1948年人们在美国宾州匹兹堡附近的埃尔克县的森林里发现了奇怪的足迹化石时,古生物学家并不确定那是什么,但报界似乎知道得多些。“重重地、清晰地印在砂岩里的痕迹,”当地一名记者写道,“似乎像是一只巨大的鸡从其表面蹦跳而过时留下的。”

关于“巨鸡”的比喻并未被采纳,人类可以接受恐龙、猛犸象和巨齿鲨的说法,但“巨鸡”显然是不能解释的。据《连线》杂志报道,古生物学家认为砂岩上的痕迹显然比鸡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要比鸟禽类早上几千万年,事实上,它形成于昆虫和两栖类生物统治地球的地质时期的某个特定年代。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这很可能是巨型蛙类的足迹化石,那个大家伙的两腿间距可达到75厘米。

对留下脚印的生物身份的这一判断很长时间内都未遭到质疑,直到1983年,两位古生物学家决定再去看上一眼。经过这一看,他们认定该足迹不可能是脊椎动物留下的,一方面是因为沿着该足迹的中心线有一条很长的连续的深沟,任何跳行的脊椎动物都不可能留下这么一条沟;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人发现上述年代有巨型蛙类存在的其它证据。他们认为该足迹可能是一种巨大的海洋蝎子留下的。无论如何,巨型海洋蝎子都远没有巨型蛙类或者是“巨鸡”吓人。

二:臆想中的企鹅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有点像抱着已经搞混了的几盒乐高积木的孩子。正因如此,许多以化石为依据诞生的古生物经历了从“不曾存在”到“百分之百存在”再到“百分之百从未存在”的神奇旅程,亨特岛企鹅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证。

据《心理牙线》报道,1980年,当科学家们正在塔斯马尼亚的亨特岛对一座“史前垃圾堆”进行考古发掘时,他们发现了一具企鹅骨胳,而该骨胳看上去与任何一种已知企鹅的骨胳都不一样,所以他们给这具骨胳起了一个听起来像那么回事的名字。

直到2017年事情才发生了变化,有人对上述骨胳进行了DNA检测,结果发现那些骨胳实际上属于三种不同种类的现存企鹅。

三:并不存在的高棉牛

DNA检测技术摧毁了几十年的传统和孩子们的梦想。高棉牛,这种在1960年被柬埔寨人宣布为该国象征的吉祥动物,其实根本不存在。

1937年,一个狩猎者打死了一头相貌奇怪的公牛,它体重接近1吨,并长有新月形的巨大牛角,看上去与该地区时存的任何一种牛都长得不一样。于是这个动物被认定为从未发现的一个新属,甚至连哈佛比较动物学博物馆都把该动物标本作为一个“新的牛种”陈列展出。

由于高棉牛以野生状态少量存在,于是它的地位就被提升至柬埔寨的国家象征,当然,此举也是该国为保护这一稀有物种而做出的一种努力。但之后,芝加哥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进行DNA检测击碎了高棉牛头上的神秘光环。他们的结论是这种动物不过是两种再普通不过的家养牛的野生杂交品种。

四:超级巨型蜘蛛

1890年,一个名叫马里奥·哈尼肯的古生物学者宣称他在阿根廷发现了一种巨型蜘蛛的遗骸,该蜘蛛被命名为“这种巨型蜘蛛”,体长30厘米、足间距有18厘米。之后他就把化石存进了银行的保险箱里,那样就没人能怀疑巨型蜘蛛曾经存在过了。

后来,在2005年,生物学家对“Megarachne”进行了重新分类,将其划为一种巨大的海洋蝎子。

五:拼造出来的大海蛇

“恐龙”一词诞生于1842年。之后,全美范围内出现了搜集化石的热潮,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这样的资质。业余爱好者们往往会对骨胳化石进行错误拼接,把能够以两只后足支撑身体近直立行走的生物拼成了贴地爬行的鬣鳞蜥,有时分属几只生物的骨胳也会被拼成一个骨架,就像发生在本不存在的亨特岛企鹅身上那样。

但是,有时错拼出来的骨胳化石却非常漂亮,漂亮得以致博物馆都会说:“我们知道拼的不对,但简直太棒了,就这么无动于衷太可惜了。”据“阿特拉斯奇妙之旅”网站介绍,一个名叫艾伯特·科赫的“化石勘探者”找到了一些一种名为龙王鲸的已经灭绝的巨型鲸鱼的椎骨,于是他把这些椎骨拼接成一个42米长的大蛇的骨架,并将其命名为“水中之王”。任何一位稍有化石知识的人都知道科赫是胡说八道,但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却不知道。威廉四世被这件作品深深吸引,他花了真金白银买下了这个“怪物”,并将之陈列于皇家解剖学博物馆。

后来科赫又拼接出一个“海中之王”,并把它卖给了芝加哥的一个博物馆。该作品一直被该馆陈列,尽管该馆的管理者们知道那不是一只真正的动物。1871年,“海中之王”在芝加哥大火中被毁。

六:法国人的史前独角兽

出现在史前绘画中的多数动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法国拉斯科洞画中,就绘有雄鹿、马、牛、野牛,以及熊和大型猫科动物类等食肉动物,甚至还有像长毛犀之类的如今在欧洲已经绝迹的动物。但是其中有一种让人困惑的生物可能根本就不曾存在,它被命名为“拉斯科独角兽”,它看上去像是几种动物的组合体。据《旧石器和新石器史》介绍,这种独角兽近2.4米长,长着长毛犀的身体、野牛的肩、狮子的头和马的尾巴,它得名于两只笔直的长角,这对角看上去与独角兽的角有些像,除了是两只而不是一只之外。这种独角兽还有一个巨大的腹部,一些研究人员怀疑那也许是繁殖能力的象征。

七:古埃及的塞特兽

塞特神像上的那只动物完全是“拉斯科独角兽”的古埃及版本,一些埃及古生物学者认为它是多种古代动物的组合体,其他人则怀疑它是一种现已绝迹的生物。

据《塞特神像上的图形》的作者琼·兰斯伯里称,部分埃及古物学者猜测塞特兽是一种已经灭绝的西洼兽属动物,西洼兽属的动物长有长长的鼻子和宽宽的角,被认为是现代长颈鹿的祖先。但塞特兽的长相更接近于灰狗,这基本上可以把矮墩墩的、脖子粗粗的西洼兽属动物从选项中排除。

兰斯帕里认为塞特兽实际上是一种名为萨卢基狗的现代阿拉伯猎犬的祖先,因为它常常被画成尾巴和耳朵向上翘起,并且两只耳朵成直角分开的样子。一般来讲,萨卢基猎犬会像斗牛犬一样竖起自己的耳朵,唯一不同之处是它的两耳会呈直角分开。但上面的说法并不能解释塞特兽的土豚鼻和叉形尾巴是如何在进化过程中消失的,不管怎样,至少它对这个只在埃及艺术品和象形文字中出现过的生物给出了一种合理的起源说法。

八:故意淹死人的“小岛”

你可能还记得电影《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战》中,人们登陆一个小行星,之后这个小行星却试图吃掉他们的场景。希腊人则有一个海洋版本,那是一种吃人的生物,希腊称之为“aspidochelone”。据史料记载,自公元2世纪起连续几个世纪都有人类经常目击该生物。

据《古老的起源》中介绍,“aspidochelone”通常非常巨大,有时被误认为是一座小岛,运气不佳的水手们可能会上岛野炊,当这个怪物发现有人在它背上生起篝火,就会潜回水中,于是这些水手就会和他们的汉堡包一同葬身大海。

也许关于这种动物的描述是基于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早期的描述称它可以从口中释放出一种香味以吸引鱼类,而这恰恰是一种鲸鱼的行为。

九:游荡在澳洲内陆的黑豹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有发现野人的报道,而关于尼斯湖水怪的传说自公元565年起已经持续了近1500年。可能是不愿甘拜下风吧,关于一种神秘动物游荡在澳洲内陆的故事也在广为流传。

澳洲人祖祖辈辈都报告称,有看到一种大型的黑色猫科动物,但就像野人和尼斯湖水怪等其它据称存在的生物一样,关于这种神秘的澳洲动物,没有任何科学佐证,没人发现过它的遗骸,也没人拍下过一张它的清晰照片。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关于这种神秘动物的目击证词有超过500个,但其实人们所看到的很可能只是从马戏团走失的动物或是一种特大型的比较吓人的野猫。而且澳大利亚存在大量原生大型猫科动物的可能性非常低,实际上那里的原生食肉动物只剩下被称为“塔斯马尼亚恶魔”的袋獾,另外两种体形大些的原生食肉动物袋狮和袋狼都已灭绝。

十:受到高规格礼遇的“大脚野人”

因为不想让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寂寞独处,“大脚野人”和它的亲戚们时不时地会现身一下,所以这种传奇生物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以致于还专门为它们设立了国家级保护区。

在不丹,“大脚野人”被称为“Migoi”(意思是“天呢”)。据介绍,“Migoi”是一种巨大的人型野兽,它站着有2.4米高,能够通过后退行走和隐身的方法躲避人类的追捕。关于“Migoi”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几个世纪,并被大众所相信,因此,不丹政府为了保护它还专门设立了一块655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萨肯格野生动物保护区。没错,你没有看错,保护“大脚野人”不是建立国家公园的附带好处,而是建立国家公园的唯一原因。

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其它那些真实存在的动物实实在在地借上了光,只是因为它们恰巧幸运地和完全是想像中的“Migoi”生活在同一地区。萨肯格野生动物保护区还栖息着喜马拉雅红狐、喜马拉雅黑熊、雪豹、小熊猫,以及一种名为“吠鹿”的动物,所以尽管“Migoi”可能从未曾存在过,但它至少凭借其空穴来风的不俗身份做了一点好事。

猜你喜欢

塞特独角兽企鹅
寻找独角兽
它就是独角兽
小企鹅的成长
遇见独角兽
美23岁小伙1分钟击鼓1208次
小企鹅
迟到20年的道歉
认不出了
辨析“李普塞特命题”——国外经济发展与民主关系的理论之争
出版名家巴尼·罗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