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驯化到阉割:新潮小说中的“降妖除魔”结构
2018-09-24张世维
张世维
降妖除魔是中国上古神话叙事的经典结构,在女娲、后羿神话里初露峥嵘,又在明清神魔小说中大放异彩,《西游记》《封神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名篇皆是立足于此的经典之作,其叙事模式或可归纳为“妖魔作恶—英雄降除”。对于降妖除魔模式而言,英雄是行动的主体,其身份却在叙事逻辑中位居其次,显然,这一模式的重心在于“降除”的行为,而非妖魔或英雄本身。更值得注意的是,降妖除魔结构中深藏着一些隐而不显的叙事内核,其中的焦虑、恐惧与物化的外在妖魔相对立,又成了心中的魔障,“从人的本身内驱动来说,物欲、肉欲本就是压制不住的体内‘本我之魔在骚动”(语出白浩《阉割与狂欢》),这恰好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书写“人性之恶”的先锋小说构建起隐秘的精神联系,本文就从降妖除魔的传统结构出发,尝试分析80年代以来当代先锋小说所继承的隐性叙事。
无疑,“降除”实际是一个驯化的行为,甚至带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征服意味,福柯认为这种行为早在人类文明初期便已得到某种理论上的自觉,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就有“自我驯化”之说(语出福柯《性史》),这与中国古代儒家倡导的礼教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此一来,“妖魔”自然就是未经驯化的物像或精神,是与“文明”相对的“野蛮”,是与“社会”相对的“自然”。在神话中我们常常能见到身具物形的自然灾害,如旱魃(干旱的具象)、金鸟(太阳的具象),这种原始思维顺延时代而下,逐渐衍生出内趋的精神障碍,到蒲松龄的笔下,狐妖显然是一个代表欲望的符号。那么,驯化的手段又将如何?早在公元前10世纪,《周易》爻辞中就有以“豮豕之牙”进行占卜的记载,“豮”即阉猪,“人们已然意识到阉猪性温顺,有利牙而不伤人。”(语出叶舒宪《阉割与狂狷》)“伤人”“作乱”作为妖魔的基本属性,天生便与“生殖”紧紧联系,如佛家倡导“灭三心”,道家妄图“斩三尸”,个人欲望逐渐获得了“妖魔”的身份,而以驯化为目的的“降除”,不可避免地被赋予“阉割”的隐秘使命。人类学家通过考察证实了这一点,吉泽·若海姆在考察澳大利亚中部土著社会时发现,土著文化常幻想一种带有阳物的母亲(phallic mother)形象,而她常常化身为神魔(参见吉泽·若海姆《精神分析与人类学》),拥有阳物的母亲具备了神魔的身份,而割去阳物的母亲才具备社会场域中的凡人身份。正如在原始部族中蔚然成风的割礼,这场仪式是“‘自然孩童或者说‘只具有生物意义上的孩童向‘文化人、‘社会人的过渡。”(语出李平清《割礼的形式及意义》)即便在现今高度文明的中國,仍旧有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恪守这一习惯。透过降妖除魔模式的外壳,可以发现其叙事内核呈现出“驯化——阉割”的古老结构,这其实是降妖除魔模式在当代文学中的隐秘继承。
纵观中国当代小说,降妖除魔的叙事模式看似仅仅现身于通俗小说中,往往在武侠小说、侦探小说里大放异彩,实际上,它早已经历了一场改装与置换,在严肃文学中潜伏已久,拭去表面的油彩,可以发现“驯化——阉割”结构是它抹不去的烙印,亦是集体无意识当中的一条沉默法则。从“十七年”、文革时期的文学作品开始,身遭阉割的焦虑一直处于文学叙事探讨的核心,甚至从“伤痕文学”“寻根文学”这些文学思潮的命名中,也不难窥探“降妖除魔”的隐秘逻辑,正如安德烈·勒鲁瓦-古昂所言:“雌性符号与伤口确实是可以互换的象征。”(语出安德烈·勒鲁瓦-古昂《史前宗教》)如此一来,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等等政治色彩浓厚的时代行为,实际完成了一场以降妖除魔为表象,以驯化、统一内部矛盾为目的文化阉割,这一点,不难从“红宝书”“牛鬼蛇神”之类的时代用语中窥视一二。
直到80年代中期,先锋小说“把笔触直接指向了世俗生存中的个人,他们凡庸、焦虑、充满苦恼的内心生活,他们的生命恐惧、生存诘问,以及复杂幽深的潜意识世界”(语出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这样的文学指向,使得先锋小说的内在精神与集体无意识中“阉割的焦虑”不谋而合,这也许是先锋小说真正抵达的期待视野,而并非如多数学者所述那样,仅仅是揭示出人性之恶。
不妨先以马原的《虚构》观之。小说讲述了一个汉人进入西藏,在与世隔绝的“玛曲村”与麻风病人朝夕相处七个日夜的经历。透过“把脑袋掖在腰里钻了七天玛曲村”“我甚至忘了恐怖”“说我与麻风病患者有染,把我当成妖魔鬼怪”等语句,这个麻风病人集中的“玛曲村”俨然是一个遭到妖魔化的场域,而小说中男主人公的“铤而走险”,其目的是“编排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其中以文字驯化现实的意味不言而喻,以身犯险的“我”成了一个探险家式的英雄,隐而不显的降妖除魔模式深嵌其中。张清华先生在《春梦,政治,什么样的叙事圈套——马原的虚构重解》中一语道破:“它只是满足于对于一个色情梦的包装,对于一个本能化的‘性恐惧做了渲染而已。小说中男性主人公所‘染指的女性,是一个‘麻风病患者,而麻风病可能的传染性,构成了对于这个故事的色情内核与性欲冲动的‘威慑和‘惩戒。”在此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仍可做一些精密的推敲,麻风病不仅具备传染的属性,其溃烂的并发症远比“传染”更令人恐惧,“肢体溃烂”,尤其是“男根溃烂”是这篇形式感十足的春梦中最为幽深的漩涡,这样看来,“性”本身并不存在恐惧,将其置换为“阉割的恐惧”似乎更为合理。
在扎西达娃笔下,妖魔与英雄的身份是可以互换的,在两种文明的观念下,科学与宗教、自我与信仰、生殖与阉割等等二元对立的语境形成对抗,于是,“降除”这个行为本身也就失去了正邪之分。与马原建构“玛曲村”一样,扎西达娃在《西藏,隐秘岁月》的开篇就意图将“廓康”模拟成一个“妖魔”的场域。他不吝笔墨,书写从深山中跑出,掳走姑娘灵魂的人罴;得道的密宗大师在此修行;跟随高僧下山,修行“起尸法”的男人;死而复生的女尸出家当了尼姑;头发花白,牙无几颗的老人怀胎生子;刚会走路的次仁吉姆跳出西藏失传已久的格鲁金刚舞……这些带有强烈魔幻色彩的叙事,无疑在普通读者心中建构出一个妖魔纵横,神秘而又荒诞的廓康。接下来,女主人公“次仁吉姆的这些非凡天资因为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军人的亲吻,而变得无影无踪!这里扎西达娃显然是隐含了一个寓意,即古老的藏文化是无法与所谓的‘现代文明接触的,任何接触都会给她以伤害”(语出张清华《从这个人开始——追论1985年的扎西达娃》)。在这一解读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其深处仍存在着广阔的意识空间,而这空间的隐秘之处正是降妖除魔模式的内核所在,那就是割礼。让我们对比黑非洲的割礼仪式的流程(参见李平清《割礼的形式及意义》),重新审视次仁吉姆在亲吻前后的叙事逻辑:
次仁吉姆叙事线索:跳金刚舞——英国军人的吻:“被那钢针般粗硬的胡子扎出的几个小眼不停地流淌出脓液”——米玛日夜祈祷三天,涂抹药汁——浑身奇痒难忍,以雪水洗浴。
黑非洲割礼仪式:“戒食三天”——“不停地舞蹈”——“洗一个洁净澡”——“涂抹药汁”——祭司用小刀“进行切割手术”。
当我们对比观察二者的内在逻辑,不难发现二者内部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对应关系,很容易勾出一组饶有趣味的连线,在剔除了舞蹈、洗浴、药汁、周期之后,英国军人“钢针般粗硬的胡子”与祭祀的手术刀之间,极其密切的关联便暴露了。善于伪装的扎西达娃通过一场看似文明冲突的叙事线索,掩盖了深隐其中的阉割仪式,但细想来,这何尝不是现代文明对藏文化的降服与驯化呢?至于张清华先生在文中所提出的疑惑,即“次仁吉姆奇痒——英国军衣止痒”意味着什么?这实际是在写割礼将孩童“成人化”的功效,痒即欲望,而正如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所言,军衣恰恰起到了“移情”的作用,这是恋物癖出现的缘由,因此次仁吉姆才会“再也脱不下军衣”。
扎西达娃似乎对降妖除魔模式情有独钟,除此处之外,次仁吉姆是神灵所言“瑜伽空行母的化身”,她早与达朗两情相悦,却在父母死后被迫出家,达朗“像个魔鬼一直躲在我(次仁吉姆)脑子里”,借此,作者完成了一场次仁吉姆降除心魔的书写。达朗的身份也不止于妖魔,他代替“密宗大师”受人膜拜,以此抵达“神佛”的身份,在爱情破灭之后,他闯刑场,救“美女”,从而获得了隐藏的“英雄”身份。但从二人的生殖欲望,抑或是生命力而言,次仁吉姆的出家无疑是对二人共同的阉割行为,下文中,达朗救下无名“妖女”(生殖能力惊人)以达成“为他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目的,亦是这场割礼的佐证。若以吴亮评论马原的“叙事圈套”来看,扎西达娃的运笔显然已非局限于一个圈套之中,就降妖除魔模式而言,全篇更像是一组匠心独具的连环套。
莫言的叙事方式极其繁复庞杂,就降妖除魔模式而言,他的英雄书写显然更为杂糅,土匪和英雄的隐秘关联从此浮上水面,而“降除”的内核“驯化——阉割”结构也在其作品中呈现出新的時代困惑,遭到驯化、阉割的仅仅是妖魔吗?英雄是否也会如此?英雄的身份是否会与妖魔重合?妖魔视角中的英雄是否成为另一种妖魔?自《透明的红萝卜》伊始,莫言就在其创作中尝试探讨这些疑惑,黑孩的红萝卜被抢夺与“去势”之间已然存在了一种阉割的隐秘逻辑(语出张清华),而本该具有妖魔身份的黑孩却有了更为含混的形象;在《狗道》中,吞噬人肉的狗群无疑是妖魔的象征,而降除狗群的“父亲”却“被一只凶猛的大黄狗咬伤了生殖器”(隐秘阉割);到了《丰乳肥臀》,上官金童“爱哭、胆小、懦弱,像一只被阉割过的绵羊”,其混血而来的外表却被人视作“妖魔”;在《牛》这篇小说中,莫言直接以“骟牛”作为小说主线,从“旧社会没听说骟人的蛋子,新社会骟人的蛋子”“阉我就不用您老人家动手了,去年春天我就让公社医院的快刀刘给阉了”这样的句子里,完全暴露出“驯化——阉割”的创作内核,却又在表面披上一件降妖除魔的外衣(降服性欲旺盛的小公牛双脊)。
先锋小说家似乎都有或轻或重的“阉割焦虑”,格非的《迷舟》中,萧心爱的女子杏遭到阉割,“劁猪”的情敌在无意识中与身为敌人的兄长达成同步,他的犹疑无疑带有强烈的自毁倾向(自我阉割);《敌人》中的赵少忠每天拿着剪子对树木剪枝,终将儿女孙子一一葬送,完成了自身对“敌人”的恐惧,亦是另一种形式的妖魔附身与自我阉割。
鲁迅先生很早就观察到中国人生命力的退化,他在《略论中国人的脸》一文中指出,国民性格退化了“兽性”和“野性”,只剩下了“驯顺”和“家畜性”,这恰恰是降妖除魔模式的内核所在,亦成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母题之一,当我们假借先锋小说的文本重新审视这一古老的“套路”时,不难发现在人性之恶的表层叙事之下,流动着千年以降的隐秘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