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外桃园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2018-09-22柴胡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18年5期
关键词:宜居农业旅游

柴胡

花塔村致力于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独峪乡花塔村位于灵丘县西南山区,地处晋冀三县(灵丘、繁峙、阜平)交界,三楼河下游西岸,因村后山势如塔、桃花满山而得名,是晋北海拔最低,无霜期最长的地方。花塔村版图总面积2.16万亩,耕地面积420亩,林地面积2000亩,其中干鲜果面积275亩,荒山绿化率达50%以上。现有人口140户330人,劳动力146人。花塔村先后荣获省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旅游示范点、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花塔村自然生态优美。花塔村四面环山,河水绕村,气候温润,生态良好。春季桃花烂漫,山花争妍;夏季青山绿水,百鸟争鸣;秋季各种果实挂满枝头,百果竞香;冬季河水清澈,炊烟缕缕一片宁静。每年春天,花塔村是大同市绿得最早的地方,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山上有花草树木100余种,盛产花椒、核桃、柿、黑枣等经济作物,尤以大面积世界珍稀树种一一青檀最为著名,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

花塔村人文历史悠久。花塔村有人类居住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三家分晋时曾有人到此避乱,至宋末元初有韩姓人家迁徙至此生息,渐成村落。花塔村整体风貌仍保留有传统古村落形态,现存房屋大部分为清代建筑,石阶路、石头墙、石磨、石碾、石凳,二进院子、三进院子,散发着原始与质朴的气息。红沙岭隧洞是花塔村与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上世纪70年代在没有风枪、风钻、凿岩机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村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用时二十多年,一钎一镐的开凿了红沙岭隧洞。走进隧洞,当年“农业学大寨”,人民热火朝天“战天斗地”的场面依稀展示在眼前。

花塔村旅游资源丰富。花塔村内有保存完好的明长城屯兵台、原生态灌木林、珍稀飞禽黑鹳、朝阳洞、一线天、大黑沟等旅游景点。朝阳洞位于村东,因旭日东升先映此洞得名,朝阳洞外巨石参差,洞口直面花塔村。大黑沟沿路怪石嶙峋,老树缠藤,百草丛生,异卉齐放,动物穿梭,野趣十足。2016年,花塔村投资250万元,建成桃、杏、李、梨、柿子、山楂、核桃、花椒等9个采摘园,进一步丰富了游客旅游体验。

近年来,花塔村立足于自然生态优势,以休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结合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了对融休闲、餐饮、娱乐、观光、体验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的建设和改造,推动传统农业向多元化、精品化、市场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变,努力打造花塔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现在花塔村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年旅游收入130万元。

规划先行,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由山西卓世伟业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编制了《花塔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规划》。规划以“世外桃源、花塔人家”为主题,尊重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将花塔规划为“一带、一心、四区、多节点”,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度假村落。“一带”暨以贯穿整个村庄的大沙河为亲水游憩带;“一心”暨以花塔村庄为核心,通过对乡土农耕文化的挖掘,建设美丽宜居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四区”暨生态采摘区、乡村生活体验区、旅游活动区、度假休闲区。

突出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八分山水一分田”,獨特的自然资源为花塔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先后修建了凉亭、景观坝、长廊、软桥、采摘园等设施,旅游设施的逐步完善,大大提升了景区的旅游品质。2017年,实施了花塔景区提档升级项目,栽植各类水果树、花卉338亩,建“四季花海月季园”10亩;新建生态停车场5万平米,仿古游客接待中心1座330平米;建设长40米的跨河吊桥1座,进行人车分流;新建生态护栏1000米,安装仿古地灯120个;新建“神蛙”广场4000平米,建栈道900米;购置电瓶观光旅游车6辆,新建电瓶车停车场1000平米。

完善服务,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成立了大美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和花塔人家旅游专业合作社,规范和改进村内餐饮、民宿和土特产销售活动,打造一条龙服务体系。全村发展农家餐馆10家,家庭旅店30多家。游客来这里可品尝农家小吃,住农家小院,可去采摘园采摘桃、果、梨、山楂等新鲜水果,可选购核桃、花椒等土特产回家。目前村内乡村旅游从业人员60多人,乡村旅游业已成为花塔村的支柱产业。

加强宣传,提升景区知名度。2017年,由灵丘县委、县政府和山西中和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联合拍摄的20集本土电视剧《花塔人家》上映。该剧以花塔村为拍摄主场地,采用真山、真水、真地名、真村庄,讲述返乡农村青年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励志故事,大部分角色由本土演员担纲。该剧艺术地再现了花塔的地域风情,从不同角度展现花塔自然风光和风土民俗,极大提升了花塔知名度。

今年以来,花塔村紧紧抓住在南山区建设平型关国家农业公园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计划打造一批攀岩、垂钓、采摘、露营等精品旅游活动,丰富和延长旅游产业链条,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使旅游扶贫项目开花结果,带动山区群众早日走上小康幸福路。

猜你喜欢

宜居农业旅游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多种数学方法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
基于多种数学方法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
最宜居的多元文化之城——多伦多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旅游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