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耳病防控效果报道

2018-09-22李芳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蓝耳头份通辽市

李芳萍 ,唐 凯 ,杨 帅

(1.内蒙古通辽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保康镇动物防疫站)

近期本地区PRRSV感染越来越普遍,蓝耳疫苗的免疫预防虽然存在很大争议,但是大多数养殖户已经认识到免疫预防是目前控制蓝耳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唯一有效的手段。但是目前国内市场蓝耳病疫苗种类多,厂家也多,很多猪场过分看重疫苗生产厂家过度宣传,而忽视了疫苗株与流行毒株是否相匹配的问题,选错了疫苗,不但没起到保护作用,反而重新带来蓝耳病,还可能导致猪场地方流行性疾病(副猪、链球菌病等)的频繁发生。笔者从2017年3月到现在帮助4个猪场选择正确的PRRS疫苗,并采取合理的免疫程序,养殖场的生产成绩得到很大改善,下边报道一例,希望对养猪户有所帮助。

1 发病情况

通辽市某猪场,存栏200头基础母猪。用某公司蓝耳苗(TJM-F92株),种猪一年免疫3次,1头份/头;仔猪14日龄免疫1头份/头,一直比较稳定,可是一年后,就在2017年3月初开始出现35日龄左右仔猪精神沉郁,被毛粗乱,发烧,厌食,流眼泪,眼结膜炎,眼睑水肿,伴随一定比例急性死亡和败血症病例,发病率40%左右,气喘、流鼻涕、咳嗽等呼吸症状;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紊乱;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病仔猪进行性消瘦,皮肤苍白,多数病程较长,也有几天内死亡。发病仔猪日龄逐渐减小,后来提前至出生8~10日龄,仔猪发病(见图1)率90%以上。临床表现体温升高41~42℃,起堆,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皮肤发红等;用抗生素+核酸肽、干扰素治疗效果不好,死亡率80%~100%。对发病猪肌肉注射抗菌素+干扰素治疗,只能延长寿命,不能治愈。

图1

2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相似,以肺脏肉样变为主要特征,个别病例出现绒毛心和胸腔积液,粘连等特征病变。

3 诊断

2017年4月21日,剖检取5头无治疗价值病猪肺脏样品送哈兽研实验室进行RT-PCR检测,结果PRRS(蓝耳病)阳性,CSFV(猪瘟病毒),PRV(伪狂犬病毒),PCV2(圆环病毒2型)阴性。(见表1、图1)

检测方法:PCR方法

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症状以及RT-PCR结果,判定此次断奶猪疫情为PRRS(蓝耳病)感染造成。

4 治疗措施

表1 送检样品病原检测结果

图2 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4月下旬停用高致病蓝耳病活疫苗(TJM-F92株),主要采取饲料药物保健控制疫情,效果不理想。疫情持续时间长,发病日龄减小,10日龄仔猪发病的多,至5月中旬,造成10~20日龄阶段仔猪20窝仔猪死亡80%,2017年5月20日开始对14~21日龄仔猪分别试验免疫哈兽维科CH-1R株活疫苗1头份,免疫50头,临产前一个月的母猪免疫2头份,没有明显不良反应,6月1日所有母猪免疫2头份,对14~21日龄所有仔猪免疫CH-1R株活疫苗1头份,免疫猪精神状态良好,采食正常,生长速度快。(见图3)

图3

图4

CH-1R株免疫后仔猪成活率高,精神状态良好(如图4保育猪,2018年5月10日拍照)。每窝断奶仔猪12头以上。观察免疫后30日龄和45日龄猪群精神状态,采食量明显好转,生长速度和均匀度明显提高,成活率显著提高。

5 小结

5.1 可见哈兽维科的蓝耳病(CH-1R株)弱毒活疫苗对通辽某猪场流行的PRRS病(TJM-F92株)有较好的临床保护;

5.2 实践证明疫苗免疫是降低PRRS发病率和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手段;部分活疫苗存在残余毒力,安全性差,因疫苗致病现象多发,必须选择正确的疫苗。

5.3 建议猪场在发生疫情时不要盲目用药,必须通过临床观察,剖检症状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病原。尽早找到免疫失败原因。紧急免疫疫苗时不要盲目免疫,选择未使用过的安全性良好的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小群试验观察比较免疫和评估效果,通过观察免疫效果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

5.4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郭宝清研究员团队1996年首次报道了PRRS在我国流行。在国内率先分离到病毒CH-1R株,并先后研制了三个品种的蓝耳病疫苗。CH-IR弱毒苗和HuN4F112株病蓝耳苗对其他毒株、比如NADC-30like株有交叉保护作用。

猜你喜欢

蓝耳头份通辽市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猪蓝耳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蓝耳病疫苗市场情况调研
越南猪蓝耳病疫情继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