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分析
2018-09-22
本刊记者 沈 颖
一、水泥行业的新故事
从去年九月份旺季开始,水泥价格就进入上涨通道,从320元/吨一路上涨,今年更是攀升到了历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并且呈现明显的淡季不淡的格局。五六月份,在整个上海南方的平均销价在400块钱左右,上涨了20%到30%左右,也是近十年来水泥运行价格最高的一年,长三角地区和川渝地区出现了20到40块钱不等的价格的上浮,也体现着整个行业淡季不淡,高景气的一个态势,全国全品种的均价应该是在每吨410元左右,从有统计数据的过去15年来看,处于一个历史的绝对高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价格高企的势头越发明显。
8月22日,海螺水泥、冀东装备分别发布2018年半年报。海螺水泥发布2018年中报显示,其营业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43.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92.68%。基本每股收益2.44元;冀东装备公布2018年中报显示,其营业收入8.04亿元,同比下降8.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0万元,同比增长323.8%。
今年上半年不仅是企业业绩增幅惊人,企业净利润率也是令人眼前一亮,福建水泥净利润率18%,华润水泥净利润率21%,西部水泥净利润率25%,塔牌水泥净利润率28%,这种惊人的净利润率很难想象来自传统的重工业。就连一向低迷的北方市场,如山水、天山、宁夏、祁连山等企业也都有良好表现,山水的业绩更是排行第一。
水泥行业部分上市企业半年报业绩排行榜(2018年半年报)
二、水泥价格普涨的因素
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或者说是市场供大于求的大背景并未改变,水泥价格为什么还能上涨?这就告诉我们,价格上涨的原因多样,认为只要产能过剩与供大于求,价格就一定下跌,这种简单化的分析结论,往往与市场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尤其是我国这种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因政策性因素更是难以掌控。一般而言,对商品价格起决定作用的有两方面。一是供求关系。在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供求关系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二是成本推动。根据行业发展状态,水泥价格的上涨有如下几个因素:
1、需求明显增加。为了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决策部门多方采取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尤其是大规模基本建设,促进了整体水泥需求的稳定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7.3%,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73万亿元,同比增长6%。根据2018年全国各地基建投资数据,仅投资过千亿的就有如下省份:河南,8125亿元;河北,8000亿元;新疆,4500亿元;福建,4308亿元;浙江,2150亿元;湖南,2000亿元;贵州,1650亿元;甘肃,1240亿元;广东,1200亿元。
2、市场供需形势变化。主要是供给量的收缩。一是政策的影响。工信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水泥行业去产能20%左右,压减熟料产能约3.9亿吨。山东、东北、新疆,在中国水泥协会的指导下,已经分别建立了一些以去产能为目的的创新试验平台,在一个区域里面,多家企业通过股权关系,建立一个经济实体,做一个平台协调本区域的市场。实践证明,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维护市场的平衡大有好处。二是全行业努力压减产能、抑制新增产能,水泥行业从每年新增产能1亿吨甚至2亿吨,下降到去年的2千万吨。2018年1-7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1.9亿吨,同比下降0.3%,降幅较1-6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为增长0.2%。7月份,全国单月水泥产量1.96亿吨,环比下降1.96%,同比增长1.6%。
3、错峰生产的影响。实施水泥错峰生产不仅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冬季大量燃煤导致的环境压力,还让水泥行业迎来了发展缓冲期,同时也让水泥产能的利用和价格逐渐回归合理区间。水泥错峰生产的方向正由北向南蔓延,越来越多的南方地区水泥企业加入了错峰的行列。
4、成本的增加。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环保、矿山、道路运输管理力度持续加大,大宗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及运输费用飙升,致使生产与物流成本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水泥价格。
三、大招来了
然而,这是第一个然而,大招来了!在大招面前,其他的都不是事!
7月23日傍晚,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这话特别耳熟),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国务院常务会议被市场解读为“全面宽松基本确认”。在央妈与财爸的史诗级互撕之中,央妈先抗不住认输,向市场投入了5020亿的天量货币;紧接着,财爸也立即跟上,“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了。
在全球宽松周期结束,美国加息缩表箭在弦上之时,我们再度定调宽松,逆势而上的刺激,再度将我们推向了一个难以预料的未来。
经济受挫、宽松归来,一切都是似曾相识: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央行5次降息4次降准。
2011~2012年欧债危机之后,央行2次降息3次降准。
2014~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央行6次降息6次降准。
2018年,央行一系列举动引发“再度放水”之议:
1月25日,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0.5%,释放长期流动性约 4500亿元。
4月25日,实施定向降1%准置换9000亿元MLF,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
7月5日,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综合测算估计释放约7000亿资金。
从2008年到2018年,十年时间,究竟投放了多少货币?放出了多少大水?
在1990年的时候,中国的货币M2发行量是1.53万亿,截止到2018年3月,中国的货币M2发行量达到173.99万亿元 ,这意味着28年的时间,人民币的发行量增加了100多倍!
前几次的货币宽松政策,放出来的水,几乎都去了房地产里。目前,中国的房地产总市值已经超过400万亿,近8倍碾压中国A股55万亿总市值!
那么,这一次呢?
会议新闻通稿出现了一句惊心动魄的话:“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以前官方的说法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它的意思是还允许涨,只是要慢慢来。而“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意思是哪怕涨一分钱也不允许,试图直接冻结房价的上涨空间,效果如何拭目以待。
这就是说,房地产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过去是带动经济的引擎,而未来会越来越成为资产泡沫的隐患,成为对制造业有挤出效应的负面要素。
放水不往楼市引,那往哪里走?
会议通稿给了提示,往基建走,“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
这是一味陈年老药方,但几乎是唯一选择。
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出口受贸易战影响,不确定性高;消费,改变是个长期过程,不能立马显示效应;只能靠投资。
投资分为房地产、制造业、基建。
第一项房地产被PASS,制造业也是一个长周期过程,最后可选的能立马带动经济的,只有基建。
照理说,近几年我国资本边际产出持续走低,高投资带来不了高增长,宏观经济新常态应坚持以新技术为驱动,聚焦前沿技术,打破转化壁垒,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远水不解近渴,实际操作又谈何容易!投资基建,照方抓药,只能说是权宜之计,无奈之举。
事实上,我国这一轮基建投资的启动是从2013年开始的,基建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从20%升至2017年的27%,而同期我国经济增速从7.9%降至6.9%。
为什么基建投资不创造增长?原因在于政府投资存在着巨大的挤出效应。政府本身不创造收入,其收入都是通过税收或者发债得来,因此相对而言,政府支配的收入越多,居民和企业支配的收入就越少。与此相应,如果政府的投资越多,其实意味着居民和企业的支出就越少,政府基建投资其实是挤出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并不会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但却可以创造出通胀,这么多的资金,几乎都流入基建,水泥价格不涨才是怪事。而与水泥息息相关的基建材料钢材,价格也是大幅上扬,为流动性进入基建做了明确的注脚,参见北京地区2016~2018年8月的钢材价格变动情况。管中窥豹,其他地区也应该是同样的走势。
?
钢铁水泥这一对难兄难弟,历经坎坷,终又迎来一波大潮,可谓是同生死共患难了。资本是最敏锐的,基建股已经异动。而一些大动作已经展开,比如川藏铁路。
四、何以解忧,唯有改革
尽管如此,北方一些地区水泥价格依旧起色不大,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严重的四个区域都在北方:新疆,内蒙,东北,山西,从目前看,除新疆因淘汰、化解措施得力,过剩有了相当程度的缓解外,其他三个地区水泥市场还是起伏不定,短期内难有实质性改观,即使有了重大利好的政策,其巨大的产能也需要时间消化。
产能过剩一直是阻碍建材三大产品健康发展的瓶颈,即使市场暂时出现有利于产品销售的态势,亦不可掉以轻心,而要持续地化解过剩产能,以绝后患,这是时刻需要保持冷静、不能有半点懈怠的关键环节。
总结前四轮放水,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次贷危机,以及次贷危机之后的12年、15年,有一个共同点是:每一轮放水都处在全球量化宽松的大环境之下。15年,我们几乎是踩着美联储加息的尾巴,在12月底美联储宣布加息之前,完成了放水。
然而,这是第二个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美元加息步步紧逼,全球流动性的持续收紧,若是我们再度大水泛滥,若是再度降息,若是资产水位差持续拉大,就会有资本外流的风险。在外汇储备已如惊弓之鸟的状态下,我们怎能再放上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论如何,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不放水,社会经济太难受,但即使放水,也要誓死保证,水不能流进房地产。
2018刚刚进入5月,全国各地发布的调控政策数量就已经超过了115个。仅4月份一个月,全国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合计就多达33次,25个城市与部门发布调控政策,其中海南、北京、杭州等城市发布了多次房地产相关新政策。限购、排队、摇号、上调贷款利率、抢人大战等等一连串看似混乱的景象,其实都是在传递着一个清晰的信号:市场禁入。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整个经济,美日欧联合抱团,说明中国好走的路已经走完,靠打价格战、靠复制模仿、靠国家补贴的道路已经封死。
那么,第三个然而来了,在发达国家的围追堵截之下,我们该如何杀出重围?
我们需要的,是实体经济的底层创新,是技术支撑的大国重器!而资产泡沫,就是制约实体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何以解忧,唯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