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赵孟頫临《十七帖》

2018-09-22连程峰

中国篆刻 2018年9期
关键词:吴兴赵孟頫王羲之

文︱连程峰

赵孟頫与《十七帖》结缘至深。

清人杨宾《大瓢偶笔》记载,赵孟頫“以临《十七帖》为日课”“饱《十七帖》而变其形”(虞集《道园学古录》);董其昌也曾说“第谓赵吴兴临《十七帖》流落人间当不下数十本”。不过,对于赵孟頫所临的这些《十七帖》,后人也有不同的认知:

明人李东阳《怀麓堂集》载:“子昂临右军《十七帖》,非此老不能为此书,然观者掩卷,知其为吴兴笔也。大抵效古人书,在意不在形,优孟效孙叔敖法耳。献之尝窃效右军醉笔,右军观之,叹其过醉,献之始愧服,以为不可及此。其形体尝极肖似,而中不可乱者如此,能书者当自知耳。”清人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载:至大三年秋九月望,赵孟頫临《十七帖》卷后邓文原跋曰:“右军《十七帖》,唐宋明贤多有模拓,但得其仿佛耳。今观吴兴赵公所临此帖,与右军笔法纤毫不爽,真得意之书也,后之学者殆难复措手。”

赵孟頫所临,到底是“在意不在形”,还是“纤毫不爽”?这其中表现出他对《十七帖》怎样的取舍呢?对比《十七帖》原帖和赵孟頫临本,会发现虽然赵孟頫强调临摹要“宁谨勿肆”,却也不是纤毫毕肖。他有自己的体会,可以说通过临古,赵孟頫追求的是“法”与“美”,以下试就原本与临本之不同分析,体会赵孟頫“以法追韵、唯美是求”的书学主张。

赵孟頫临王羲之《十七帖》,故宫博物院藏,蓝笺本,纵25.8厘米,横20.8厘米。兹引其中《儿女帖》为例,通篇流便,相连引带,如同己出。对照原本,不可谓不传神,但细较起来,确有诸多不似之处。这些“不似”,笔者认为并不是赵孟頫没有观察到,而是他笔下的自然生发,可以窥见他对王羲之的“取”与“舍”。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取势和气息上:

王羲之

赵孟頫

王羲之

赵孟頫

王羲之

赵孟頫

首先,取势不同。王羲之笔下“七儿一女”四字,俯仰相得,落落精神。“七”字横上扬,“儿”字折钩下压,特别长撇重劈,加强了“七儿”两字的穿插。“一”字收束上仰,但往下带笔出锋,使上扬趋势略有所抑,同时打破“一”字横亘中间的突兀,“女”字末笔圆弧加重,遂将“七儿一女”四字整个的“势”压了下来。相比而言,赵孟頫笔下“七儿一女”四字,取势显得单一,尤其中间重笔“一”字有隔断行气之嫌。再如“唯一小者,尚未婚耳”中“小者尚”三字,结构没有夸张出去,盘礴不足,显得匀平。此外王本“内外”两字潇洒翻落,赵则拘谨小心。

王羲之

赵孟頫

王羲之

赵孟頫

王羲之

赵孟頫

其次,气息有别。气息是个抽象范畴,但离不开具体的依托。试看王本“便”字之捺,拙重如屈铁老藤。赵则“使得”连带不可谓不佳,只是古质今妍,已相别矣。

王羲之

赵孟頫

赵孟頫在临摹过程中处处渗透着自己的理解,如“过此”“至委”“故具”等字的连带,另如“示”字末点,都是可圈可点的发挥。精采发越,有或过之。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王字内俏,其“活”在暗处,奇宕萧散;赵字外俏,其“活”在明处,芳菲满眼。

赵孟頫对王羲之的改变,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赵多了平正与圆活,更多地把王字之“韵”转入“法”的追求。二、赵摹写刻帖突出了笔意,表现出更多的用笔趣味,这也是其求“美”的极高明处,以下试就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从赵孟頫的角度、“笔”与“刀”的关系上,探讨赵孟頫对以王羲之《十七帖》为代表的刻帖的临摹方法。

关于第一个方面,如果从王羲之角度讲是赵的不足之处。“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赵吴兴所以不入晋唐门室也。兰亭非不正,其纵宕用笔处亦无迹可寻,若形模相似,转去转远。”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这一段评赵字,可以说点得很透,赵书平正,规律易寻,如字形雷同较多,缺少变化包括字之取势、笔画排叠等等,写法相对固定,不似王之一字一奇。所以赵字易学,以至伪作成风。“(赵孟頫)成名以后,颓然自放,亦小有习气。于是赝书乱之,钝滞吴兴不少矣。”董氏所谓“小有习气”,不能完全排除赵字易识易辨易学的程式化与规律性。启功先生亦赋诗云:“质朴一漓成侧媚,吴兴赝迹日纷沦。”他指出,有清中叶,赵孟頫精品多入内府:

世人可见者,率属翻刻旧帖,其中尤多伪帖。若陕西碑林之天冠山诗,用笔偏侧,结体欹斜,而通行海内。摹之者流弊日滋。即此浇漓伪体,当时亦曾有学之得名者,致包慎伯、康长素共斥赵书,盖未尝一见真迹也。

如果说这是由于赵字规律易寻,程式化造成流俗的话,从另一角度,即赵本身看笔者认为这却是其胜人一筹,通常不易为人所识。因为赵孟頫将王羲之多变的笔法用一种易知易见易掌操的形式表现了出来。领悟赵孟頫用笔,实际上是开悟古人笔法的法门。其经典名言“用笔千古不易”不也正在于昭示运笔遣毫的一种不变性,即规律性吗!陈香泉论书云:“赵子昂书乃古今一大关键也。子昂能集晋唐以来众家之长以为长,若留心书道,从此入手,稍觉易也。”点明了赵孟頫书法对于学书者的意义所在。以其入手稍易,后世视赵为学王津梁,从理论上被认为是二王嫡胤。

赵孟頫一经出现,便牢笼元代,“有元一世论书派,妍媸莫出吴兴外”(启功《论书绝句》)。天下风从赵孟頫,固然与元代系蒙古族统治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分不开,但也与赵字用笔结字规律易寻或者说“入手稍易”有内里的直接关系。

赵孟頫历来被认为是严格学习王羲之的书家,甚至有评者以为恪守王法,泥古不化者。其实通过刚才临帖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这样。赵孟頫是学王变王者,以下试以他对《十七帖》的临摹为切入点,探讨第二个方面——“笔” 与“刀”的互辅连动关系:从“刀”到“笔” 如何集中体现出其善学之处。

后人学习王羲之,多是描摹刻帖,墨迹几乎无从见。赵孟頫跋王羲之《七月帖》讲:“《黄庭》《兰亭》《霜寒》《墓田》《裹鲊》帖,墨迹已不可得,若唐之虞、褚,宋之米薛临本,犹或仅见一二。孟頫倾心师模,遂历多载,虽谬为时辈所推,而圣明在侧,抚心自愧!”

说到刻帖,自然有刻工的问题。清季叶昌炽《语石》到沙孟海先生1980年代发表《两晋南北朝书迹的写体与刻体——兰亭帖争论的关键问题》《漫谈碑帖刻手问题》等文章,都具体谈到了刻手问题。沙老文章中有句名言:“刻手好的,东魏时代会出现赵孟頫的书体,刻手不好的,《兰亭》也会变成《爨宝子》。”他还指出:“在传世大量的南北朝碑版中居然有类似褚遂良,赵孟頫的笔迹,且不限年代迟早与地区南北真是值得惊异的现象。”

诚然,书与刻本来是两回事,笔毛是柔软的,而刀是坚硬的,工具不同,性能不同,艺术效果自然也不同,固然好的刻手可以做到刀中有笔,但另一方面,刻工在走刀的过程中对墨迹进行了改变也是事实。无论“刀中有笔”还是“笔中有刀”,都是假手于刻工的再加工。从书法艺术角度讲,甚至是一种再创作。特别是今人取其古朴生辣之致,这恐怕是当时书人、刻工所意料难及的。

毛锥和利刃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以“笔”临摹“刀”,势必要经过想象“还原”,这样才能突出“写”的意趣,包括用笔自然、行气贯通和墨色变化等。否则,纵使细入毫厘,也是泥塑木雕,神采索然。赵孟頫在临习王羲之刻帖的过程中探求笔法,重在消息参透,理解古质今妍的进化之机,所以能突破枣石遮障。仔细玩味赵临本,亦可究得他与王在用笔上的古今变化接替之原。

赵孟頫书,承前启后,其开元明以来风尚处人所易知易见;其承前人规范,而能赋予生气处,则人所未多察觉也。盖晋唐人书至宋元之后传习任凭石刻,学人摹拟,如为桃梗土偶写照,举毫动无,何论神态!试观赵临右军诸帖,不难憬然而悟其机趣,其自运简札之书,亦此类也。至于碑版之书,昔人视为难事,难其为昭示于人也。故体贵庄严,而字宜明晰,往往得在整齐,失在板滞,赵氏独能运晋唐流利之笔于擘窠大字之中,此其所以尤难逮及也。启功先生对赵孟頫在书法史上“承前启后”贡献的定位,尤其指出他善学王之诸帖,悟其机趣,故其碑版书成就后世尤难企及,这些见解确实有所超越,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发。

王羲之《十七帖》之《儿女帖》

赵孟頫一生钟情王羲之,反复临写,得到的启示远不止章法、用笔、结体等笔墨方面,通过临摹,他领会的是王羲之改旧体、变古形的超前思维和创新意识。所以他时临时新,没有止境,并能与之俱化。在写法上又旁参诸家,悟得究理,最终自立“赵体”,影响至今。

赵孟頫临《十七帖》之《儿女帖》

猜你喜欢

吴兴赵孟頫王羲之
冲击波联合中药蜡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王羲之送字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浙江吴兴:四好农村路为乡村振兴架起“最美走廊”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