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研究
2018-09-22徐元坤
徐元坤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1 引言
1.1 理论基础
“贫困化增长”最初是由布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后来,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1958 年率先提出了“贫困化增长”的概念,他指出,处于经济增长的开放型国家,由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所造成的损失,以至于其国家出口量与其国家福利损失呈正相关增长,从而其国民人均收入持续低下的现象日益严重,这类情况在对依赖出口物品多样化程度低且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来说显得较为常见,而那些经济实力较强且出口商品多样化程度高的的国家,这一现象更多是引起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警惕。
巴格瓦蒂提出的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应该同时满足以下4种条件:①该国商品的出口量必须在短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提升;②该国应是贸易大国,较高程度的出口扩张必将导致该国的贸易条件条件趋于恶化;③其他贸易参与国不仅贸易条件恶化十分严重,而且对该国贸易商品的需求弹性很低;④该国参与世界贸易中经济对外依存明显高于其他贸易参与国,贸易条件恶化导致该国经济水平的提升远不及该国社会福利的支出所需以至于该贸易国总社会福利呈较大幅度下降。
1.2 研究背景
2017年以来,全球经济回暖,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回升,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有所改善。我国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在近几年我国贸易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引发了我国政府对出口贸易效益的思考,而且我国贸易迅速的增长,是否存在着对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然而这种增长是否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否会陷入“贫困化增长”的陷阱,这些都是值得去思考的。
通过对我国出口贸易贫困化方面的研究,指出我国出口贸易当前存在的现状,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方法和建议,以保证我国出口贸易能够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增强我国出口贸易话语权。
2 贫困化增长的倾向
2.1 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其贸易发展速度快
改革开放39年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2010~201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7%,2015年居世界第1位。我国目前已成为能源、汽车、烟草、钢铁、家电、棉花等产品的最大生产国,钢铁、服装、肉类、煤炭等产品的最大消费国。同时,如图1所示,我国对外贸易额在2011~2015年间均有所增长。2015年贸易总额达到2.4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几十倍,由世界第27位上升到世界第1位,外贸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多达1万多个。外汇储备2015年为3.33万亿美元,居全球第1位。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增长迅速。
毫无疑问的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这就符合了贫困化增长的条件之一。
2.2 中国经济对国际经济的依赖性强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反映的是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伴随着我国外贸的增长,我国成为了世界贸易第一大国,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逐年增高。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自2011年以来对外依存度在2008年以前稳定在20%~30%之间。受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度下降,但是持续到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稳定在25%以下。虽然我国逐渐减少对外贸易依存度,但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有所偏高。由此可以认为,这是我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条件之二。
2.3 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低
现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出口的现实状况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品,如纺织品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并不会改变这种出口商品结构。如表1,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虽然我国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2000 年初级产品占90.14%,工业制成品也占了90.10%。但是从进一步的细分,可以发现,低技术制成品占了绝大多数,占了整个出口商品的近1/2份额。这种产品的共同特征是,竞争激烈,需求价格弹性小,且进入门槛低。容易造成企业的过多进入,产品供给过剩,造成无序竞争。以煤炭为代表,印度、南非和独联体国家等发展中国家都是我国煤炭产品的强大竞争对手,在他们产品的替代压力下,我国出口的急剧扩张必将导致出口价格的下降,我国部分出口商品已面临需要大幅降低出口价格以增加出口数量的局面,即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符合贫困化增长的条件之三。
2.4 中国是偏向出口的国民经济
近几年以来,我国实行出口鼓励政策,政策大概有以下方面,如直接的出口鼓励政策,国家某些特定出口企业的直接补贴,间接的出口鼓励措施。长期以来GDP增长和出口业绩是评价地方经济的重要标准,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优惠的基础上竞相出台了名目繁多的更优惠的出口鼓励政策。如表2,我国出口总量自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从表中看出,我国出口贸易总量占世界百分比均超过10%,由此说明,我国是偏向出口的国民经济,这就是贫困化增长的条件之四。
3 “贫困化增长”的原因
表1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表2 2012~2015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量与世界出口贸易总量 亿美元
3.1 贸易增长的动力转换不到位是根本原因
我国目前的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和国内需求结构存在不合理,而且属于低层次和二元性的阶段。
3.1.1 在出口贸易结构方面
一方面,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近几年有所优化,但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增加并未消除出口贸易结构的二元性特征。如表3所示,虽然2015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21695.41亿美元,同比增长为67。13%,占出口总值的95.42%,初级产品的出口为4.57%,但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
表3 2005~2015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 亿美元
另一方面,我国加工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明显。2015年,加工贸易出口为7977.9亿美元,下降9.8%,占出口总额的35.1%,比2014年下降2.7%。外商投资是加工贸易的主要经营主体,占全部加工贸易比重大。但是加工贸易是一种“无根工业”,对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结构高级化的作用不明显。
3.1.2 产业结构方面
2015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GDP份额为4.6%、41.6%、53.7%,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8%、22%。76%,可见差距悬殊。在R&D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投入过低,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先天不足。2015年我国企业R&D投入14169.9亿元,支出规模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国家的R&D操作与企业联系薄弱,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有限的投入,利用效果差。
3.2 外贸体制改革不到位是重要原因
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必然加快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我国进行了外贸体制改革。我国目前的外贸政策主要是进口替代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外贸政策有待改善。现行外贸政策存在导致资金空转、有道企业无序竞争和重商主义倾向的弊端。除了外贸政策自身存在的缺陷外,还有其他一些很重要的原因使得外贸政策的改革势在必行。一是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目前,我国许多出口商品在出口数量猛增的同时,价格却在大幅度下降。出口商品量增价跌造成国内能源、资源浪费和经济利益外流,恶化了外贸条件。二是外贸结构的不合理,缺乏自主品牌,影响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出口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的数量增长型,大多数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同时由于缺乏自主品牌,我国的出口规模虽然快速增长,但获益很少。三是贸易摩擦不断并且近年以来我国一直是WTO成员国反倾销调查的主要目标国。
4 摆脱“贫困化增长”的对策
4.1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
随着我国走上了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道路,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我国迅速发展为第一贸易大国,出口市场份额大大提高。
在现今世界贸易当中我国贸易的长足发展,以有效的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这一战略也有其风险存在的一面。其一,我国外贸依存度攀升使外贸互动中限制因素增多。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资源少,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对能源消耗比较多,而且不能可持续发展,所以对环境破坏越严重。其二,我国过度依赖出口容易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出现“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其三,我国出口导向贸易战略使要素市场遭到了的严重扭曲。为了吸引外资,给予了外资许多优惠政策,盲目吸引外资,造成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我国的贸易战略应当是以外向型出口战略为主,在促进出口效益提高的同时重视进口的作用。因此,需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从而提高贸易效益。
4.2 调整出口导向贸易战略
面对中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的现状,我国政府首先要调整出口导向的贸易策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贸易政策。比如,对那些新型产业,政府应该增加补贴并且实行保护政策,对于那些落后产业取消政府的补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进而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其次政府应当调整国内政策,构建开放的市场体系,坚持改革开放,扩大出口,避免盲目吸引外资,采取有目的的选择,从而完善我国出口贸易体系。最后,还要转变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应发展服务贸易,摆脱对廉价劳动力的过分依赖,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4.3 完善要素市场,增加有序竞争
完善要素市场是减少过度竞争有效的手段。政府不仅应该为发展技术市场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推动高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在政策上通过财政、税收以及金融等手段鼓励建立和运行技术市场,而且还需要指导主体运用指定交易规则进入市场,形成一整套定价规则,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为了减少我国企业过度竞争,必须增加有效竞争。首先我国要建立规范的市场竞争体制来消除行政性垄断行为。其次,消除过高的市场退出壁垒。最后,将我国的产业发展与市场布局结合起来以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
4.4 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为了减少企业之间的低价竞销,我国政府首先要发挥政府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其次,我国面临最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在政策调整时,要考虑到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汇率政策和对出口贸易的宏观调控,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出口贸易实行宏观调控,就是从国民经济、国内经济与对外开放的全局出发,对出口贸易实行宏观调控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最后,政府不仅还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出口环境而且还要建立和完善行业协调约束机制,以此来规范出口企业,从而避免出口企业采用低价竞销的手段来获取利益。
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以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企业获得的利润很少。而发达国家则是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为主,产业附加值链比较长,获利多。因此,要改变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困境,必须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进技术的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企业要增加对核心技术的投入资金,加强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奖励创新,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创新技术和能力,使出口产品更多的为中国创新,更多的为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