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浦区分类湿垃圾调查

2018-09-22董晓丹

绿色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青浦区分类垃圾

董晓丹

(1.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2; 2.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上海 200232)

1 引言

近几年各地大力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海市迄今为止分类模式历经4个阶段,现在是以减量为目标,厨余类为重点的“干湿分类”方式。为了解当前源头分类情况,以及摸索分类后湿垃圾收运及末端处理实效,青浦区开展此次针对前端居住区分类湿垃圾集中抽查工作。

2 调查方案

2017年抽查分类小区湿垃圾物理组分,涉及小区共计51个,覆盖青浦区11个街镇,时间跨度从2~12月,频率为每月1次。

垃圾物理物分按《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CJ/T 313-2009)划为11类:厨余类、纸类、橡塑类、纺织类、木竹类、灰土类、砖瓦陶瓷类、玻璃、金属、其他、混合类。

3 结果分析

3.1 概况描述

青浦区分类小区2017年湿垃圾厨余类68.91±1.54%,标准偏差17.74。同比2016年上升0.3%。另含有纸类7.49%、较多橡塑类 17.23%,及部分木竹类、纺织类、金属和玻璃等(表 1、图1)。

表1 青浦区分类小区2017年湿垃圾理组分统计 %

图1 青浦区分类小区湿垃圾历年物理组分(%)

2017年分类小区2~12月抽查中,3月、4月、6~11月数值高于均值,尤其7月厨余类含量统计为最高,达75.35%。

统观2016年和2017年2个年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厨余类均呈持续下降趋势,这一定程度表明:生活垃圾分类效率存在周期性衰减现象(图 2)。

3.2 街镇情况

青浦区2017年各街镇分类湿垃圾物理组分详见表2所示。4个街镇分类湿垃圾厨余类含量(徐泾镇 90.40%、金泽镇 78.07%、白鹤镇 77.38% 、练塘镇69.87% )高于青浦区平均水平(68.91%),在青浦区11个街镇中占比约 36%。

各街镇湿垃圾排名详见图3所示。最大值(徐泾镇 90.40%)与最小值(重固镇54.92%)相差可达约35%。可见各街镇间湿垃圾厨余类含量比较悬殊。

图2 青浦区分类小区湿垃圾厨余类月度趋势

%

图3 青浦区各街镇分类湿垃圾排名

3.3 分类小区

调查的具体51个分类小区中,分类湿垃圾统计结果如下(表3、图 4)。

(1)分类湿垃圾效果好的小区数目为9个,占比18%,总数偏少。

(2)湿垃圾厨余类含量在60%~80%区间段小区总数29个,占比57%。显然小区分类效果大部分处于中游水平。

(3)分类湿垃圾效果差的小区数目为13个,占比25%。垃圾实质混合垃圾。

表3 分类小区分类湿垃圾效果统计

图4 青浦区2017年小区分类湿垃圾效果比例

现场调查中,小区实施垃圾分类过程发现几点问题汇总如下。

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基本由二次分检员来承担负责,一般由保洁员兼任(提供工作补贴)。分检员在保证小区整洁卫生基础上再另行承担分类工作,往往力不从心,效果可想而知。这也与调查显示小区分类整体效果有待提升相印证。

小区虽然基本都设置分类宣传栏,设置不同的分类垃圾桶,但居民却较难做到垃圾正确投放。究其原因还是大众对垃圾分类的意识比较淡薄,公众约束力比较低,对于具体如何操作不甚清楚也不愿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所以,一方面,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垃圾分类举措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另一方面,还需改进分类模式,可降低分类门槛难度,使分类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同时,分类垃圾收运存在混装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民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此外,垃圾分类配套措施(绿色账户)需跟进到位。现场有居民反映积分兑换活动在实施时往往所需物品已无。

4 结论

(1)青浦区分类小区湿垃圾厨余类含量平均68.91%。调查显示生活垃圾分类效率存在周期性衰减现象。

(2)青浦区11个街镇中,有四个街镇(徐泾镇、金泽镇、白鹤镇、练塘镇)厨余类含量高于青浦区平均水平。各街镇垃圾分类效果比较悬殊。

(3)涉及51个抽查小区中,分类湿垃圾效果较好的小区总数比例不高,仅占18%,绝大部分处于中游水平。

(4)小区基本都设置分类宣传栏,但居民较难做到垃圾正确投放。配备二次分检员,一般由保洁员兼任。居民分类意识仍然比较淡薄,积极性有待提升。开展小区绿色账户活动,居民反映积分兑换时往往所需物品已无。

5 建议

公众参与是决定垃圾分类成功的关键因素,现阶段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差强人意。同时,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任何环节出现纰漏全盘皆输。主要建议有以下几点[1~3]。

(1)加大宣传力度。鉴于现阶段公众对于生活垃圾分类举措意识淡薄,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使之意识到垃圾分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发民众的主观能动性。

(2)降低分类难度。当前分类模式普遍反映繁琐,分类标识不清晰。民众要求一个简单明了的提示标签(如塑料、纸张),不是“可回收物、有机物、可燃物”等笼统的概念(这类概念反映彼此交叉或嵌套,操作性差)。

(3)配套设施跟进。调查显示垃圾中转流节点混装收运严重打击民众分类积极性。丧失了分类配套硬件设施起到的社会牵引作用。

(4)处置工艺完善。垃圾分类的缘由是因为不同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最终落脚点在于处置工艺。所以加快科技研发,提升技术水平,形成一套成熟行之有效的工艺是最终解决垃圾问题关键。

猜你喜欢

青浦区分类垃圾
青浦区代表处在行动
青浦区人大工作研究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垃圾去哪了
7.2.4全景声影视厅 上海市青浦区御湖别墅香水湾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