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写在祖国的大漠戈壁—访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刘宝增
2018-09-22文|黄文刘亮杨璐
文 |黄 文 刘 亮 杨 璐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西北油田进疆40年。
4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40年艰苦创业,成就辉煌。一代又一代西北石油人为中国的能源化工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智慧心血……
在庆祝西北油田进疆40年之际,《今日中国》就西北油田40年的改革创新发展及成就,专访了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西北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宝增。
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刘宝增
成就:创造三个里程碑
《今日中国》: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西北油田进疆40年,请您谈谈西北油田40年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
刘宝增:1978年,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西北石油人挺进新疆。当时,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增加,为了增加新的能源资源,成立了“新疆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选派地矿系统的找矿排头兵,第一普查勘探大队整建制进入新疆,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勘探之路。
总体来讲,西北油田进疆历经四个十年,始终在改革发展,创造了三个里程碑。
第一个十年,从1978年进疆到1987年。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984年沙参二井的突破,揭开了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的序幕。这是西北油田勘探开发的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十年,从1988年-1997年。起点是1988年,塔里木新的一轮油气勘探开发大会战的序幕拉开,中国石油塔里木油气勘探指挥部成立,取得了一系列的勘探突破。我们坚持在海相领域进行油气勘探,标志性事件就是1997年沙46、沙48井的突破发现,塔河油田诞生了。这是西北油田勘探开发的第二个里程碑。
崛起在大漠的塔河大油气田 图/李学仁
第三个十年,从1998年-2007年。这是西北油田快速发展的十年。1998是石油行业的重组年,西北油田正式并入了中国石化,企业改革和油气勘探开发步入了历史性的新阶段,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油公司管理模式改革和141万吨产能建设竣工,塔河油田跻身国内十大油田之列。
第四个十年,从2008年-2017年。2008年,中国石化西部矿权整合,西北油田从17000平方公里的矿权面积,一度扩大到20多万平方公里。2008年是落实“塔河之外找塔河”战略构想的开局之年,最终到2015、2016年,发现了顺北油气田。在第四个十年里,又实现了一个重大突破。这是西北油田勘探开发的第三个里程碑。
创新:油田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今日中国》:如何把科研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西北油田在创新中有哪些亮点?
刘宝增:回顾西北油田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创新史。“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的塔河精神始终贯彻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从2010年《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勘探与开发》项目首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到2014年《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粘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项目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正是因为创新才破解了塔河油田“超深、超稠、超高压、超高温”的这一世界级开发难题。从沙参2井到沙48井,再到顺北1-1H井,从勘探角度来说,这一系列的发现其实就是地质勘探理论认识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结果。
管理无止境,西北油田在40年的发展中,致力于管理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呈现出很多亮点。
40年来,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聚焦主业发展,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实践,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管控方式,丰富和提升管理手段,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下多角度、深层次、宽领域的管理创新格局,在全员成本管理、区块目标管理、油公司模式、用工优化、绩效考核、风险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其中油田企业专业化经营管理荣获国家级管理创新二等奖,全面预算管理、十大管理体系、“塔河精神”创新文化等荣获集团公司创新成果一等奖。通过持续加大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夯实了基础,激发了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们创立了“长期生排烃、多期岩溶断裂控储、古隆起(斜坡)控藏、多期充注改造”的海相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为实现中国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塔河油气田的勘探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创立了“以缝洞单元为基本开发管理单元,以差异化开发为基本思路,以单井注水替油、多井单元注水开发为主要能量补充方式,实行滚动开发、逐步深化、配套完善”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理论与研究方法,为该类油气藏科学开发奠定了基础。
针对塔河超稠油粘度超高的难题,形成超稠油降粘技术。揭示了超稠油致粘机理,丰富了稠油胶体体系理论,自主创新超深超稠油化学降粘配套技术,集成创新了百万吨级超稠油集输处理技术。
人才:夯实油田创新发展之基
《今日中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西北油田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如何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西北油田员工风貌图/李学仁
刘宝增:油田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保障。2018年全国各地都在全力吸引人才,西北油田局也在今年4月初发布了抢占“人才高地”的“十项待遇”,用看得见的“真金白银”和“热乎乎”企业人文关怀吸引优秀应届生和高级成熟人才,注入源头活水、带来无穷力量、催生无限希望,为油田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西北油田坚持“三让三不让”的用人导向,一大批有朝气、有思想、有能力的人,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专业过硬,符合这五个过硬要求的一大批年轻干部成长起来。现在不仅有80后的厂长书记,采油厂班子成员也基本上都是75后,非常年轻。
同时,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西北石油人探索出了一条豪迈的文化发展道路,成为激励人才成长的保证。
“三光荣精神”让西北石油人挥戈西进,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扎根塔里木,实现了“沙参2井”的历史性突破。
“大庆精神”让西北石油人矢志不渝,以“两论”为指导,“两分法”前进,理性思考,理性探索,联合会战,发现并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田。
“塔河精神”让西北石油人传承历史,承载使命,与时俱进,敢于超越,创新发展,迎来了西部油气勘探开发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激情塔河,幸福西北”的企业宗旨,让西北石油人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豪情满怀的坚韧秉赋,成就奋斗的西北、奉献的西北、创新的西北、发展的西北、和谐的西北、幸福的西北。
发展:推进“绿色企业行动计划”
《今日中国》:西北油田如何践行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作为?
刘宝增:近年来,西北油田积极推进“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切实转变环保观念,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环保理念,落实勘探、开发、建设、运行各环节环保主体责任与属地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完善“三废”管理制度,运行好环保设施,加强环境监测,从严环保指标考核,确保达标排放,最后严守生态红线,紧盯政策导向,严格执行中央环保督查及地方政府反馈保护区整改要求,确保胡杨林保护区内全部油气设施、自治区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内油气设施退出工作落实到位,生态恢复到位。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是市场主体,是经济体系的基础单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在落实到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每个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首先,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在新阶段,特别是新征程上,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其次,深刻理解能源行业面临的四个革命,即电动革命、市场革命、数字革命、绿色革命,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一个企业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必须要洞见行业发展的新未来。
第三,深刻理解中国石化需要跨越四个关口,即产业结构调整的关口、增长动力转换的关口、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关口和公司治理能力提升关口,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第四,深刻理解国家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要求到2020年,国内油气产业的原油生产能力必须要达到两亿吨以上,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必须达到3600亿方以上。
党建:构建“融合式”工作新机制
《今日中国》:流动的市场,流动的党员,西北油田在党建方面有哪些新作为?如何把党建工作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刘宝增:西北油田实施以“组团式共建、区域化联建、网络化促建”为主要做法的“融合式”党建工作新机制,实现油公司模式下党建工作同步推进,将党的政治优势充分转化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西北油田勘探开发区域共13.09万平方公里,队伍分布在天山南北。在“油公司”管理体制下,为油田服务的660支队伍中党员比例小,员工文化差异大、流动性强,合作方党支部、党员由于离总部较远,过组织生活相对困难,特别是一些流动党员更是长期找不到“家”。
正是捕捉到油公司工作模式下开展党建的这些优势和不足,随即打破了以往的党建“内循环”模式,形成“大循环”,把合作方纳入了西北油田党建管理、考核机制之内,通过推行基层组织共建,流动党员共管,党风廉政共抓,提质增效共惠等对双方的资源进行整合,使双方的资源共享共用最大化。
创新党建思路,推进区域化联建。把油田各单位以地域进行片区划分,片区内的党组织之间进行联建,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变“立足自我”抓党建为“面向片区”抓党建,变“关门”抓党建为“开门”抓党建,着力解决区域内党建资源的分散性和不均衡性问题,实现党建资源配置最优化和资源运作效率最大化,利用智慧的碰撞,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创新性将党建网格化,就是纵、横和交叉都练成一条线,形成党建网格。纵向到底,由各机关支部向二级单位支部延伸;横向到边,在区域化联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支部班站横向促建;交叉无缝,就是科研、生产和后勤保障不同领域实现交叉协同,无缝对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使党建工作从一个个点、一条条线,变成一张网,真正做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
国家要求到2020年,国内油气产业的原油生产能力必须要达到两亿吨以上,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必须达到3600亿方以上
西北油田女工风采图/范明
在压实党建责任方面,积极推进“清单化、流程化、节点化”的“三化”管理,制定出台了80余项党建工作制度,分层细化了党委班子65条责任清单,分类制定了21个党建工作重点流程,通过党委巡察、述职评议、党建考核、监督分析会等方式,不断加大关键节点监督检查力度,形成了权责明确、运转协调、齐抓共管的党建责任体系。
责任:坚持“疆油疆炼、疆气疆用”理念
《今日中国》: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西北油田做了些什么?
刘宝增:驻疆企业这四个字很好地诠释了西北油田身上的责任和意义。作为驻守新疆的央企,除了认真履行国有企业三大责任外,还要有树立资源开发首先要惠及新疆各族人民,要覆盖到新疆社会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
西北油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为新疆推进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自治区党委的高度认可。
自2003年来,西北油田累计向新疆上缴各类税费148亿元,各类援疆项目投入资金总额超6亿元。
坚持“疆油疆炼、疆气疆用”的理念,以资源就地利用推动驻地经济发展。“十二五”至今,以原油供应为基础的当地产业用户已达到10余家,供应量达3000万吨。西北油田的天然气优先供应本地民生和炼化企业用气,“十二五”至今累计向地方供气近46亿方,占销售总量的60%以上,成为中国石化支援新疆经济发展与确保长治久安的亮点工程。塔轮复线和即将修建的到沙雅的天然气管道,都会直接保障当地企业及地方民用供气。
坚持“驻守一方,造福一方”的理念。据统计,近年来西北油田平整油田及周边道路1700多公里,修筑柏油道路200多公里,为油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十二五”以来,累计引进新疆籍大学毕业生226人,占同期引进正式员工的72%,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9人,直接或间接为当地提供用工岗位两万多个,为解决当地大学生和居民就业及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自2014年以来,西北油田先后选派108名优秀干部,赴柯坪县四个深度贫困村开展“访惠聚”工作;选派政治、思想和能力过硬的优秀干部担任莎车县等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200余名领导干部深入亲戚家里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驻村工作队,把所驻村作为企业员工实训基地,分批组织干部职工到村里与群众一起生产生活,把驻村工作平台建成了生动的‘企业文化课堂’”。2018年3月2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对西北石油局“访惠聚”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据了解,中石化西北石油局从2014年到2018年,先后投资近7300万元帮助柯坪县完成了移民搬迁工程、红枣示范园、农贸市场、村民服务活动中心、幼儿园等多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推进精准扶贫,真情服务村民。
感受:最深的感受是坚守和坚持
《今日中国》:40年弹指一挥间,您作为西北石油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最难忘的又是什么?
刘宝增:我有幸在西北油田工作20多年,成为油田开发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最大的收获是成长和发展。因为西北油田是一个成长型的油田,又是以油公司为主体的油田,不论对我从事财务这个专业,还是主持工作来讲,都具有挑战性,同时,也带来自身的巨大提升。
最深的感受是坚守和坚持。特别是40年来,西北石油人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我们面临的每个10年,都是在低潮或挫折中通过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经历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然后实现一个大突破,这样反复轮回。真实体现了西北石油人的坚守和坚持,也体现了西北石油人永不言弃的高贵品格。
最难忘的是寒冬期的考验。2015年4月1号,我主持全面工作,当时的压力非常大。首先是油价的下跌,西北石油由一个盈利大户变成一个亏损户,给干部员工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其次,是中共十八大之后,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从过去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追求效益和质量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转变发展方式,还要转换增长发展动力。
三年来,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摒弃过去那种速度规模情结,转向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降成本、调结构、补短板、削瓶颈、抓创新、稳增长”的十八字工作方针应对挑战。
愿景:打造世界一流“油公司”
《今日中国》:西北油田的未来发展愿景是什么?
刘宝增:西北油田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改革发展相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西北油田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西北石油人谱写新篇章的阶段;是在中国石化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攻坚战”中,西北石油人开启新征程的阶段;是在西北油田迎来进疆40年的这个新时期,西北石油人实现新跨越的阶段,这个阶段是西北油田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油公司的阶段。所以,西北油田的改革发展,始终与国家的改革发展相一致。
近期愿景是建成千万吨级大油气田,长期愿景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油公司”。
中国石化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新战略,提出用“两个三年”和“两个十年左右”时间,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西北油田服从中国石化战略安排,考虑用“一个五年”和“两个十年左右”时间,分三步走,建成世界一流油公司。其中,利用五年时间,到2023年迈上高质量发展阶段,建成千万吨级大油气田,盈亏平衡点降至35美元/桶,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以上,年利润达到80亿元至100亿元,做到资产优良、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绿色发展、文化独特、治理规范,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由此,再用“十年左右”时间,到2035年前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油公司,实现“两个1”目标,基本做到精益管理世界领先,科技实力位居一流,油田品牌世界著名,主要方面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成为中国石化打造世界一流的主要力量。在此基础上,再用“十年左右”时间,到本世纪中叶前建成世界一流“油公司”,各项发展质量、效益指标和企业软实力全面提升,完成中国石化西部资源战略接替,超深、特深油气藏勘探开发理论及配套技术水平领跑行业,拥有卓越的管理运营能力,在世界石油行业领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主导地位、发挥重要影响力。
40年弹指一挥间,西北石油人以忠诚铸魂以责任立世,在大漠戈壁书写中国油田发展的壮丽诗篇。西北油田40年的发展正是中国石油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缩影。
自2003年来,西北油田累计向新疆上缴各类税费148亿元,各类援疆项目投入资金总额超6亿元
西北油田的天然气优先供应本地民生和炼化企业用气,“十二五”至今累计向地方供气近46亿方,占销售总量的60%以上,成为中国石化支援新疆经济发展与确保长治久安的亮点工程
“十二五”以来,累计引进新疆籍大学毕业生226人,占同期引进正式员工的72%,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9人,直接或间接为当地提供用工岗位两万多个,为解决当地大学生和居民就业及民族团结做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