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巧玲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2018-09-22
戴巧玲是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的教师。在她的学校,有一个专门为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弋阳腔而设的赣剧班。为了传承和延续这一传统艺术,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学校毕业的老艺术家们正为之努力着。戴巧玲被老艺术家们感动着,也加入了艺术传承的队伍中,她说:“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有责任接过前辈们的旗帜,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我来自江西南昌,这是一座有着滕王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国革命摇篮的英雄城。在这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城市里,孕育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名艺术学院的老师,因为职业的缘故,我喜欢上了传统文化,却又因为传统文化,我深深爱上了这份职业。
我的学校有一个特殊的班级,一个专门为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弋阳腔而设的赣剧班。弋阳腔是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上世纪五十年代,弋阳腔涌现了《还魂记》等一批著名剧目和潘凤霞等一批老艺术家。然而,近20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弋阳腔的传承步入困境。
或许因为练传统戏曲艰苦,或许因为传统戏曲式微,赣剧班的开班并不顺利。我们招不到学生,甚至免一切学杂费,也招不到。我们也找不到老师,能教传统戏曲的老师都老了,退休了。
可弋阳腔丢不得啊。它延绵至今,虽有兴衰,但始终不绝,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一批年过古稀,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学校毕业的老艺术家们拯救了赣剧班。他们亲访偏远农村,找好苗子;他们自己当老师,亲自辅导。70多岁的老人,一把胡琴,一大摞资料,挤着公交车来学校;一支拐杖,一根腰带,亲自上舞台演示指导。
“弋阳腔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我们都老了,再不培养出几个接班人,就真没有了。趁我们还能动,国家又重视,我们这些老人家能做多少是多少,希望还来得及!”他们如是说。
一个雨天,校园里积水没过了膝盖,年近80岁,做了一辈子戏曲研究的邹宁德老教授卷着裤腿,背着大包资料,赤脚趟着水挪进了学校。我在办公室惊讶地看着他说:“邹老,今天你就别来了。”他却淡然地说:“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说不定哪天就走了,不能误了孩子们的课呀。”
那一刻,我被深深感动了。我想不出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批老艺术家们,他们的身板颤巍巍的,感觉却是如此伟岸;他们的语言轻描淡写,可却让人感到如此厚重。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作为学校的青年教师,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我们有责任接过前辈们的旗帜,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