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定位、模式分析及推进策略探讨

2018-09-21刘瑛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模式

刘瑛

摘 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做好准确定位,针对实际情况而定,同时要保持模式上的创新,不断吸纳新时代技术与环境优势,做好更为便捷性的教育工作开展。要充分的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激励制度与政策来调动企业的参与热情,提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性,优化最终的政策推进成效。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定位;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4.085

职业教育可以有效的让贫困人群获得职业技能,从而提升其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这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可改变传统扶贫中只给予物质支持的弊端。给予贫困人群谋生的能力是一种相对长效性的扶贫机制,有助于贫困地区与人群的远期发展。具体的处理上需要依照实际情况设计,保证定位精准,模式合理创新,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快速发展。

1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定位

首先,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定位方面,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市场人才需求、贫困人群本身情况以及地方环境状况。要考虑贫困人群自身的综合能力,开发其可利用的能力资源,针对其个人情况做好个人职业教育培养规划。尽可能的给予多样性的选择,让不同职业培养技能情况符合多样化的实际需求。贫困人群中有很多术语智力残疾、肢体残疾以及疾病情况,因此,职业教育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对应的设计,让其能够实现力所能及的职业发展规划。

其次,要做好地方市场人才需求了解定位,要充分的满足市场人才结构需求。尤其是关注市场上用工需求量,且劳动门槛相对较低的职业,避免因为高学历或者高智力要求导致贫困人群学习困难与进入职场的难度加大。一般情况下,可以多向服务人员、城市建设方面靠拢,这些方面的用工需求量大,同时进入门槛低,只要贫困人群有足够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可以更快的适应。同时这些岗位本身因为辛苦以及其他考验耐受力的因素而导致很多人群不愿意从事该劳动,正好给予贫困人群更好的生存空间。

其三,要做好地方环境的观察与定位。要做好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考察,考虑地方经济主导状况。例如对于贫困山区,部分地区有旅游业,因此要注重培养地方旅游人才。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人员留在本地发展,减少外出务工带来的高成本,另一方面不离故土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地方的文化与社稳定,避免因为地方青壮年人群全部外出務工导致农村的空心化。

其四,要做好精准扶贫对象定位。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情况,做好一定居民收入情况的标准设定来作为贫困人群职业教育扶贫对象的标准。也可以参照扶贫对象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具体的标准需要有一定量化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让民众与基层干部了解执行标准,避免疏漏问题。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调查,让基层人员及时上报标准条件,而后依据地方情况做好扶贫对象标准设计工作,保证扶贫工作有对应的制度标准做保障。

2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分析

2.1 政企合作

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上,作为政府实质上没有太多的管理与执行精力,因此作为政府需要更好的做好资源组织与政策引导,更多情况下需要依赖企业做好执行操作。要充分的运用好现有的企业讲师力量,让企业中的精干人才能够将自身的工作经验与技能传授出来,做好贫困区域民众的职业培训教育工作,或者到专业的职业院校去教授课程给青年职校学生。也可以将培训对象引领到企业中做观摩,了解企业运作情况,从而更好的让教育对象了解企业工作环境与技能,提升实际职业培训指导的效果。政府主要提供必要的方向引导、资源整合调配以及政策性优惠引导,由此来提升企业的参与动力。或者让政府购买企业的职业教育服务,免费提供给贫困民众,让贫困群体得到真正的实惠,减少职业提升的经济压力。

2.2 长期与短期培训教育结合

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上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好不同时间长短的培训教育。对于青年群体,尤其是18岁以内的贫困对象,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职校培训教育,帮助其免学费,甚至可以提供一定生活补助。对于成年人,可以进行短期培训,例如每周进行一次,或者提供在线培训教育,方便其实际的时间需求。无论是长期或者短期,都需要考虑到实际的实用层面,要保证贫困对象有时间参与,以及有耐心参与。对于青壮年成人,缺乏足够长时间培训的耐心,因此要针对其实际需求做精炼化的指导,最好可以直接培训成功后对接一定企业用工,让其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对于青少年群体,则需要让其有足够的缓冲时间,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更多的技能,同时将自身生活经验阅历沉淀的足够后再走进社会。

2.3 注重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在培训上要依照时代发展的特点做好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教育的结合,尤其是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更为便捷的接受到培训治疗,打破时空局限性,让人们更好的利用自己闲暇时间学习,甚至由此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培训教育中要努力的营造这样一个概念,要让终身学习深入人心,让贫困人群意识到只有不断的吸纳新技术新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变化发展,让自身的未来发展有更为广阔的空间。线上与线下有结合进行,甚至同步进行,有效的发挥各种方式的优势,弥补其不足。

3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推进策略

3.1 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以往的职业教育扶贫管理相对粗放,缺乏精细化管理下的落实有效性,甚至会有形式化严重,实质不足的情况。因此,要落实精准扶贫,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多种监督机制来监督实际工作的开展,例如可以开设对应的民间监督电话,及时的了解实际推进中的问题,让有关人员有足够的严谨工作态度。同时在工作开展中,政府需要扮演好监督角色,对企业的开展情况做定期的检查,这样有助于督促企业更好的开展执行工作。

3.2 激励机制的促进作用

要发挥激励机制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对执行工作中的单位与个人,还是对贫困对象,都需要有对应的激励机制来提升其执行与参与的动力。对于执行单位而言,执行的好坏可以通过评估来实现对应的奖励措施,如果执行不当,则需要在相关政策上缩减优惠政策。对于教育对象,可以通过培训成绩好坏来影响个人的就业情况,由此来调动其积极参与以及用心学习的动力。

3.3 明确责任制管理

要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各单位以及各岗位,让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责任相互推诿。保持各环节工作都有对应的责任承担者,给予责任的同时要给予一定激励制度配合。避免只加责任而没有实际的福利待遇。要充分的调动执行人员积极性,通过其需要的激励手段来满足。如果相关人员需求金钱福利,则加薪资,如果需要其他福利待遇,则需要做细化的沟通了解,做力所能及的提供满足。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调动积极性,让激励制度发挥实质性的引导作用。要将责任做细致的区分,明确各岗位责任范围,同时要做好对应的说明教育,让负责人员清楚的知道自身职责所在,避免因为不了解而导致的操作马虎错误。

3.4 注重培训与运用实际产业链的形成

要注重培训教育工作与实际企业用人需求对接,这样才能有效的让培训出来的人才有更好的出路,达到学以致用。要依据企业实际需求做好人才培养,可以设定多种培训班,不同的培训班对口不同的企业岗位需求,培训完成后可以依据个人意愿到企业工作。要让人才产出与运用结合在一起,避免人才培训教育后的资源闲置。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不在于仅仅做培训教育,而是让贫困对象能够有一技之长,最终是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投入到实践工作中,提升个人的生存能力与空间,获得思想上与物质上的提升。

4 结束语

对于新时期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而言,需要充分的迎合时代发展变化,充分的了解贫困群体实际状况,满足其职业发展需求,迎合市场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来合理设计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落实,让好的政策发挥好的社会效益,避免形式化,让精准扶贫实质的落实到效果层面,甚至可以做好相关工作的考核,提升有关单位与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滕春燕,肖静.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现实要义、原则及发展指向[J].教育与职业,2017,(23):36-43.

[2]王秀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价值主线与实践突破[J].教育与职业,2017,(21):16-22.

[3]李学芳.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探究——渝北职业教育中心的扶贫成效和几点建议[J].科学咨询,2017,(9):12-14.

[4]王刚.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方式与政策驱动机制研究[J].继续教育,2017,(12):25-26.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模式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