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探析

2018-09-21杨新利

中国市场 2018年27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高职院校

【摘要】文章立足高职院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中面临的特殊问题,以徐州某高职院为个案调研,分析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现状,以期为苏北地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启迪。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课教学;高职院校

徐州某高职院是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经济管理系的品牌专业,在学院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中,也面临诸多困难与不足。

1高职院校会计岗位实训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会计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落实情况

查阅学院2015、2016年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等资料,其培养目标新的定位是:服务于本地经济区,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然而,学院会计专业岗位技能实训课程开设落后于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没有突出面向本地经济区的中小企业服务的教学内容。

(2)实训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会计专业教师的访谈,发现如下问题:①实训课程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纲要,是教学内容的准绳,然而最新实训课程教学大纲中没有分岗位专项实训大纲,导致出现同一年级会计专业的班级,各老师授课内容竟截然不同的情况。②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任课老师在学期初提交各自实训任务书(教学计划),导致实训内容、实训进度等不统一。③缺乏“本土化”的实训教材、教材征订管理制度不规范。教材质量决定了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1]。调查中发现,学院同一门实训课程却出现不同版本的教材、讲义,且现有的实训教材没有突出特色教学内容。这与民办高职教材管理经费不足及教学研发管理不到位有关。④太过注重“考证课” 而忽视会计实践教学。注重考证课程,甚至出现一切课程都要为考证课“让道”的现象,导致教师、学生迫于种种原因轻视会计实践技能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3)实训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存在的问题

分别对学院会计专业专任教师、外聘教师、毕业生、在校生、实习单位五类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共发出105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通过记录汇总如下:①实训过程重核算,轻监督。某企业某会计期间的经济活动,学生从“取得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分类账、汇总账——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样完整的会计核算环节,缺乏“审核监督”环节。无论实训资料、实践教学设计中都没有这一重要环节。②缺乏多行业会计业务实训。走访徐州本地其他两所高职院校,发现绝大部分会计专业实训内容都以工业企业的经济活动模拟展开,缺少其他行业会计业务实训。③缺少会计业务处理的具体手续和相关流程。每张单据如何传递,传递给哪个岗位责任人,传递先后顺序怎样,这些传递流程在实践教学中是缺失的。不少学生反映,这些工作都是自己完成的,不清楚每一项环节完成后生成的单据应该如何传递,传递给哪个岗位责任人。④实训课程没有严格分岗位,学生职业岗位意识不强。没有明确按照出纳岗位、成本会计岗位、税务会计岗位等分岗训练,也没有明确不同岗位及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毕业生反馈信息显示难以较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⑤校外顶岗实习效果不佳。学院采取“2+1 ”模式,即在第五学期开始到企业顶岗实习,这个环节是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能力的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但调查结果显示校外实习效果不理想。主要体现在:实习单位反映,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无法将真实的财务资料、处理过程全盘托出,大部分实习生只做一些辅助工作,不能接触实际会计业务;在校生反映,校外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定岗实习流于形式。部分2012级、2013、2014级毕业生回访时发现,第五学期面临就业、升学考试、毕业论文等压力,真正潜心投入到顶岗实习的时间并不多,甚至有毕业生没有实习,只提交了实习实训证明性资料。最终,学校花费了大量心血的顶岗实习成了“走形式”;民办高职缺少固定且长期合作的实习单位。主要是由于高职顶岗实习建设经费、环境限制以及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互惠互利政策不到位等造成的[2]。

2高职院校会计岗位实训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1)完善落实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只有实践性教学活动突出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使人才培养目标正真落到实处[3]。①制定统一的实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明确实训课程特色教学内容。例如,突出对本地经济区中小企业的教学内容。②开发 “本土化”实训教材以及规范教材征订管理制度。要注意以下:第一,教材形式可以多样:讲义、实训指导书、音像资料、多媒体软件等;教材内容要突出特色,结合本地经济区中小企业完整的经济业务案例,并鼓励本专业教师根据社会需求、企业实践业务和政策法规不断更新修订教材,保证向学生提供最完整、真实、全新的实训资料。第二,教材引入有误或违规违法的案例。为了避免“重核算轻监督”的问题,应编入企业有误或违规违法的凭证、手续等案例。例如,手续不全的报销凭证、纳税申报不实的凭证、违规发票等,加强学生审核监督能力训练。第三,教材引入每一个会计专项岗位的具体手续、相关流程介绍。第四,紧跟就业趋势、市场调研结果,引入多行业的会计业务案例。例如,服务业、通讯业是当前学院毕业生就业较多的行业,中小型单位不仅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熟悉业务处理、独立操作,并且要求熟悉所应聘单位行业业务处理。

(2)采用角色扮演、轮岗制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角色扮演”与“轮岗制度”。 “角色扮演”即把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模拟资料之中,模拟再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让每个学生担任财务部门中不同岗位角色,各自独立进行业务处理[4]。“轮岗制度”即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分工轮岗,让每个学生在会计记录、核算过程中都有机会担任不同的岗位 。由于不同岗位会计业务处理的具体手续、工作内容、职责不同,使学生分岗意识提高。另外,会计资料在不同岗位间的传递、审核关系也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切身领悟到任何会计岗位出现缺漏或处理不到位,都无法使会计业务核算顺利进行[4]。

(3)建立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建设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资源库。在美国,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比较完善,我国部分高职院也已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但徐州高职院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尚在建设初期。可先从精品实践课程、实训教材、微课视频等人手,逐步建设校内实践性教学资源库。这样,学生可以不受实习时间安排的限制,合理分配实习、就业、毕业论文等内容,并反复多次训练和答疑。

(4)开发“企业订单班”

开发“企业订单班”,能解決“实习学生无法接触到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难题。根据就业单位对人才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的要求,开设核心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任务,实现“校中企”、达成企业与学校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伟华.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5).

[2]任晓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9).

[3]王茜.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探索[J].会计之友,2009(4).

[4]朱丽娜,汤朝兰,杨 归.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

[5]唐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财经纵览,2014(1).

[作者简介]杨新利(1987—),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财经信息系专职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企业信息化会计、经济学。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高职院校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基于会计专业群改革实践教学的探讨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