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Logistic模型的被征地农民征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18-09-21许道钧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4期

许道钧

摘 要:利用2011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被征地农民征地意愿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社会态度因素、个体因素,其中经济因素中的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因素对征地影响比较显著,收入越高的家庭越愿意接受土地被征,而家庭生活消费开支对征地意愿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显著;制度因素中的社会保障因素对征地意愿的影响也比较明显,社保越完善就越能够接受征地行为,但是户口性质在研究中,对农民征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社会态度因素方面,当人们对政府工作越满意、越认同的时候,越愿意配合政府工作,其征地意愿越强烈,越能接受土地被征收;个体因素对征地意愿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其中性别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受土地被征收,健康状况方面,身体健康的农户的征地意愿更强烈,居住状况方面,越是独居的农户越愿意接受征地行为。

关键词:征地意愿;被征地农民;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社会态度因素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4.060

1 引言

随着我国进入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新时期,农村土地征用问题成为当前农村深化改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前土地征收工作中管理者和执行者存在套用“统一化”的政策模式,生搬硬套文件,而缺乏与农户之间的沟通,不深入农户的家庭了解切身感受,从而加剧了农户与土地征收、国家与土地的矛盾。农户作为土地流转的直接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直接关系到土地流转工作的能否顺利进行。了解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农户土地征收意愿,分析影响农户土地征收意愿的影响因素对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政策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关于对农户进行土地征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郭玲霞、高贵现和彭开丽基于Logistic模型对武汉市的贫困地区失地农户的被征地意愿进行研究,并对征地意愿进行系统化:将征地意愿分为总体征地意愿、被征地比例的意愿、被征地用途的意愿;随后,许恒周则认为社会外部体制:例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是否健全,社会保障福利是否达到农户心理预期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也有显著影响;同时,卢纹岱,陈昱等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对收集的有效样本进行定量分析以此研究农户土地流转行为,找到与土地流转有关的最重要的农户因素;郑兴明,吴锦城基于农户风险厌恶假设理论对农户弃耕撂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户在面对土地征用时,是风险厌恶者,会更倾向于风险较低的选择;而田甜,杨钢桥对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具体因素的进行分析,认为农户使用机械、生态因素、年龄等个体的因素的差别会对土地流转行为的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王德起等对农地整治中的农户土地流转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行为分析对土地流转的满意度;近期,姚通,乔璐根据河南省扶沟县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对当地农户对征地补偿价格的期望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户愿意被征地的原因主要在于征地补偿价格。

综上,目前关于农户土地征收的研究已经开始主要集中在对影响农户土地征收意愿的因素上了,以上作者考虑到了社会的外部体制因素,包括社会保障和土地流转市场,还有农户因素、农户使用机械、生态因素、年龄等个体因素,这些因素都与农户被征地意愿有关,但是他们都忽略了农户的社会态度因素,和性别与健康状况这些个体因素。所以本文除了考虑到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之外,同时也通过考查被采访者对我国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等社会态度因素,加上被采访者的性别和健康状况这些个体因素,基于农户风险厌恶者假设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户被征地意愿的因素。

2 理论基础:风险厌恶者假設

经济学中,一般都假设消费者或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是“U”型的。从这一假设前提可以得出,投资者损失单位资本的效用价值大于增加单位资本的效用价值,从这一前提出发,自然可以引出风险厌恶假设,即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在此假设条件之下,得到这样一个反映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对风险资产选择行为的结果: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投资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至少有一种风险资产的收益率高于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

风险厌恶理论是一种新型的农户经济理论,在该理论下,和其他理论一样,也假定农户决策的逻辑是追求目标最优化,然而不同的是,它引进了“风险”和“不确定”两个概念在降低风险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过程中,厌恶风险的农户往往会在相同的成本下更倾向于做出风险较低的选择。风险厌恶理论的优点在于考虑了“风险”与“不确定”因素,使得传统的效用最大化理论更为客观、更贴近现实,因而更能解释农户的经济行为。

农户风险厌恶者假设理论认为:在农户知道自己的决策行为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时,并且还知道各种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则可称这种决策为风险性决策。不同的人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有明显。对于风险厌恶者来说,对于给定的确定性的收入和具有同一期望值的风险收入,更偏好确定性收入。大多数农民属于风险厌恶者,他们由于生存环境、经济状况等原因,总是想办法规避风险。在农民被征地行为中,对风险有着不同承担程度的农户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多数农户比较厌恶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其在是否愿意土地被征收中的选择就更保守和安于现状。

我们由农户风险厌恶者假设可得出:从经济因素方面考虑,被征地农民年收入越高,他的土地被征收后的风险就越低,就更能接受征地行为,相反,收入越低其征地时所承受的风险就越大,也更不愿意接受征地;同时,支出越高其风险就越高,支出越低,其征地风险也就越高,越不愿意被征地。在制度因素方面,农户所拥有和得到的社会保障越完善,其征地风险就越低,其对征地的接受可能就越大,其受到的社会保障越少就越不愿意失去土地。同时,我国户籍制度下,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对户主的风险预期值也有影响。在个体因素方面,户主的健康状况越好,其征地风险的预期值越低,越愿意去进行土地流转,同样,健康状况越差就越不愿意失去土地,因为他们把土地看作是自己最后的生活保障。从社会态度的角度去看,户主对政府工作越满意,对政府腐败现象的处理和发展态势看法越乐观,越会觉得自己受到公平正义的对待的可能越大,就越愿意配合政府进行土地征收工作,出让自己的土地。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量化分析数据来自“2011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hinese Social Survey,缩为CSS)”,该调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05年发起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项目,目的是通过对全国公众的劳动就业、家庭及社会生活、社会态度等方面的长期纵贯调查,来获取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数据资料,从而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翔实而科学的基础信息。

为了兼顾纵贯调查的连续性和社会议题的现实性,CSS的调查问卷在设计上分为基础模块、更替模块和热点模块三个部分。其中基础模块固定不变,包含了个人基础信息、劳动与就业、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等内容;更替模块如社会阶层地位流动、社会保障、休闲消费、社会价值观等,隔一定周期后重复调查;热点模块则与时俱进,目前已进行了社会群体利益关系、民生问题、城镇化等主题的研究。本文利用了基础模块中的个人基础信息、劳动与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利用了更替模块中的社会保障、社会价值观。文章利用了7036个数据,其中有效数据有6723个。

3.2 研究设计

3.2.1 因变量

本文将被征地农民的征地意愿作为因变量,我们把它量化取值为,当农户有土地征收意愿时,取值1,当农户不愿意进行土地被征收时,取值0。调查数据中,本文将调查数据中的被征地意愿“政府拆迁,老百姓应该搬走”的“1.非常同意”、“2.一般同意”操作归类为“愿意”,并赋值1;其余的选项均归类为“不愿意”,并赋值0。

3.2.2 自变量

在自变量中,主要涉及的是四个方面的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社会态度因素和个体因素。经济因素主要考察的是家庭收入和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情况;国家制度因素包括社会保障和户口性质,有社会保障就赋值1,没有则赋值0,农业户口赋值1,非农业户口的为0;社会态度因素主要是从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和腐败现象的看法来测量的,把“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归为一类,赋值1,其它的选项合并同类项,赋值0;个体因素包括性别、健康状况和居住情况,“男性”赋值1,“女性”赋值0,“健康”赋值1,“不健康”赋值0,“独居的”赋值1,“非独居的”则赋值0。

3.2.3 控制变量

本文主要是将户主的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已婚赋值1,未婚赋值0,本科以下赋值0,本科及以上赋值1。其中“户主年龄”和“户主受教育水平”对征地意愿分别有正面和反面影响。

3.2.4 模型构造

基于以上论证分析构建理论模型,本研究设计的因变量是被征地农民的征地意愿,它是一个定性的变量,取值有两个,即“愿意被征地”和“不愿意被征地”。一般来说,影响农户征地意愿的因素包括被调查者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社会态度因素、个体因素四个方面。本文根据二元Logistic模型的定义,文中因变量的量化取值为,当农户有土地征收意愿时,取值1,当农户不愿意进行土地被征收时,取值0。影响农户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有10个,分别设为:x1,x2,x3,…,x10。其中π为愿意接受土地征收的概率,β0表示截距项,β1,…,β10分别表示相应影响因子的回归系数,x为自变量。

可构建Logistic模型:

4 结果分析

本文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2011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进行了二元Logistic回归运行,模型设定了6次迭代运算,并在第3次时终止。模型以农户的征地意愿为因变量,对农户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模型中的各影響因素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详见表1。

4.1 经济因素对征地意愿的影响

在表1中,从经济因素的两个变量收入和支出来看,其中收入与农户的土地征收意愿的显著值为0.004,比较明显,收入越高的家庭征地意愿越强烈,越愿意接受征地。而从表1数据中看,d4a消费支出的显著性系数为0.808,对征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所以,从表1中数据可以得出:在经济因素中,农户的家庭收入对农民征地意愿的影响较为明显并成正相关关系,家庭收入越高越愿意接受土地被征收;而农户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对征地意愿的影响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得到的观点与郭凌霞和高贵现的研究观点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家庭年收入对失地农户被征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越多的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越小,被征地风险越小,越愿意被征地。

4.2 制度因素对征地意愿的影响

从制度因素的角度看,社会保障为对征地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其显著值为0.018,并呈正相关,即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农户受到的社会保障越多,其受到的风险隐患就越低,也就越愿意出征土地,而户口性质因素影响的相关性就相对比较小了,显著值为0.218,并不太显著,所以认为户口性质与被征地农民的征地意愿的相关程度不高,而社会保障对征地意愿的影响较为明显。得到的结果与许恒周的观点是一致的,他认为社会外部体制,如社会保障福利是否达到农户心理预期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也有显著影响。

4.3 社会态度对征地意愿的影响

从社会态度和社会评价的角度,我们通过考查被采访者对我国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来测量,被采访者越觉得政府是正义的、合格的,对政府就越有信心,他们的征地意愿也就越大。在表1中,社会态度因素包括:提供社会保障、依法办事,执法公平、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政府信息公开,还有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这些影响因素十分显著,对农户征地意愿的影响较为明显。这些因素也是其它学者研究中鲜有考虑到的因素。

4.4 个体因素对征地意愿的影响

从个体因素来看,户主的性别对土地征地意愿的影响很大,男性的农户比女性的要更愿意接受土地被征收。农户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并没有直接影响人们对土地的征地意愿。同时已婚的男士相较于未婚男士就更愿意土地被征收。健康因素对征地意愿的影响也很显著,健康的农户在生活上面临的风险更低,当面对征地时,更容易接受征地。

5 结论

通过我们对被征地农民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发现:被征地农民征地意愿的确会受到农户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社会态度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而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第一,在经济因素方面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其中农户的全家收入情况对其征地意愿的影响比较大,户主家庭收入越高,就更愿意接受征地,而家庭收入低的农户因为惧怕失去土地的风险,更可能拒绝土地征用。家庭生活消费开支对征地意愿的影响在研究中并没有那么显著。

第二,制度因素方面,社会保障对征地意愿的影响就非常显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越完善,农户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满意,其面临的风险就越低,就越愿意进行土地流转。而户口性质对征地意愿的影响在研究中不显著。

第三,农户的社会态度對其征地意愿也有着巨大影响,当农民对政府的工作满意,对政府充满信心时,就更愿意配合政府工作,觉得政府会照顾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不用有后顾之忧,从而进行土地流转。

第四,个人因素中的健康因素对农户的征地意愿影响最大,越健康的农户他所面临的生活风险就越小,其征地意愿就越强,相反健康状况越差的农户就更有可能面对生活风险,就越不愿意失去最后的土地保障而拒绝征地,其他因素对农户征地意愿的影响都不太显著。

参考文献

[1]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66-174.

[2]郭玲霞,高贵现,彭开丽.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失地农民土地征收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科学,2011,(5):1484-1492.

[3]许恒周,郭玉燕.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农民被征地意愿及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106-109.

[4]陈昱,陈银蓉,马文博.基于Logistic模型的水库移民装置区居民土地流转意愿分析——四川、湖南、湖北移民安置区的调查[J].资源科学,2011,33(6):1178-1185.

[5]唐宏,张新焕,杨德刚.农户生态移民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疆江河流域的农户调查[J].自然资源学报,2011,10(15):1658-1669.

[6]王丹丹.浅析风险厌恶假设以及期望理论[J].财政金融,2012,34(08):76-77.

[7]郑兴明,吴锦城.基于风险厌恶的农户弃耕撂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东南学术,2013,(1):89-96.

[8]严立冬,麦瑜翔,潘志翔.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13,35(06):1143-1151.

[9]王德起,刘海楠.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区农民满意度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4,02(05):38-42.

[10]郭玲霞,高贵现.基于Logistic模型的贫困地区失地农户被征地意愿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04(12):68-72.

[11]姚通,乔璐.基于Logistic模型的征地补偿价格研究——根据河南省扶沟县农户问卷调查数据[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5):308-309,314.

[12]濮毅.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被征地农民意愿调查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