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的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2018-09-21周亚

中国市场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

[摘 要]PPP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完善,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让位于社会性融资担保, 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的审计监督和预警就显得极为重要。应用贝叶斯网络方法,以某地PPP项目为样本进行融资担保风险水平的评测,验证风险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关键词]贝叶斯网络法;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评价体系

1 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风险衡量指标,设计一个基于贝叶斯的风险传导和触发机制,是應用概率分析、图论和贝叶斯理论的一种人工智能审计研究方法。当前,PPP模式是各地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建设的首选操作方式, 国家在《预算法》、《PPP项目合同指南》、《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操作智囊》等规章制度中多次重申,市场化的融资担保将成为未来PPP项目融资的主流方式。由于PPP项目建设、运营、收益、更新对融资的需求具有规模大、周期长、不确定的特点,因此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的审计监督和预警就显得极为重要。

1.1 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的参与主体

PPP项目融资担保业务参与主体型态一般包括六大类的参与主体,分别是:PPP项目SPV 、融资担保机构、协作银行、政府、社会投资方、PPP公共服务平台。 基于对六个参与主体在PPP项目融资担保业务中互动关系的考虑,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可以涵盖的可控风险包括道德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行业风险等五个方面的风险。

1.2 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的风险类型及指标

1.2.1 道德风险测度指标:审计聚焦道德失范导致的三类资源结构错配现

象:一是金额总量结构错配率,二是资金的期限结构错配率,三是收益结构错配率。前盈后亏和前亏后赢的收益匹配机构都会造成融资担保风险加剧的重要影响因素。

1.2.2 财务风险的测度指标:财务风险是运营过程中财务状况相关的风险,主要来自于SPV自身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指标主要用资本收益率、风险准备金覆盖率和政府补贴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衡量。

1.3 市场风险的测度指标:运营业务的经营利润率越高,说明融资担保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越强,反正则弱;业务收益率与银行贷款利率的利差越大,市场风险越小,反之则越大;PPP项目SPV的担保费率覆盖率应当在项目的中长期中大于警戒水平,覆盖率越高,风险承受能力越强。

1.4 行业风险的测度指标:行业性风险是所处行业竞争对项目融资担保履约的冲击。统计人口占预期人口的比重,反映PPP项目的成长性风险;区域内同质项目溢出倍数超出合理水平越大,PPP项目跨行业经营范围越广,行业竞争风险就越大。

1.5 管理风险的测度指标:通过增信机制放大融资功能,其日常业务运营的管理水平在人力资源、学历结构和业务能力出现缺陷或存在不足,就会诱发严重的管理风险。

2 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的风险评价

2.1 风险审计评价指标的概率映射及评价标准

贝叶斯网络数学描述表现为一种赋值的因果关系网络,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独立变量,各独立变量之间的有向弧表示独立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将因果和概率知识有机结合的信息集合审计的方法。贝叶斯网络方法应用条件概率的逻辑关系,针对条件独立关系建立数据模型,对数据的需求容错性好,有利于提高统计推断的效率。在贝叶斯网络拓扑图中,各风险变量相互独立,通过贝叶斯网络结构图的演化路径,进行统计推断。在这一假设下,需要确定几个关键性参数就可以完成基于整个贝叶斯网络的概率推断。贝叶斯网络方法引入到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评价工作中,大大减少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使得贝叶斯网络方法在实际的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中更具操作性。

风险审计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机理和因素结构关系非常复杂,一般概率推理

不能揭示出风险源与系统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而贝叶斯网络方法可以通过有向图的形式揭示出风险源、分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

(2)PPP项目融资担保通常信息保密和人为扭曲,所以普遍样本量小,采

用贝叶斯网路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来源的信息;对信息二次整合,以较高的精度水平来合理评价研究对象;

(3)采用贝叶斯网络方法,在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静态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动态贝叶斯网络(Dynamics Bayesian Networks, DBN)方法对融资担保项目的风险进行动态的评价监控,有利于保持风险管理中技术应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4)通过风险审计程序只能得到具体的数值,如自有资本率等,通过整理和测算可确定风险定量指标,并没有转换为直接的风险概率,也就是说明自有资本率在多大的幅度内可能导致发生风险的概率,因此有必要建立具体的评价指标与风险概率间的映射关系。

(5)风险审计评价指标的映射关系,表明指标对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的作用程度。所有评价指标的风险值的综合,可得到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率。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前述特点,本文在综合考虑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的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指标体系的静态风险评价,为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评价工作的完善提供支撑的理论和有效的工具。

2.2 贝叶斯网络方法在风险审计中的应用

何祖玉(2004) 使用Lekay Noisy-OR模型两种测算方法。后者较前者变量间关系非常复杂,因此有可能遗漏某些重要因素。如果单纯假设各模块间相互独立,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推断可能会产生风险低估。但在估计参数的应用上,增加了参数的数量和计算的难度。在可重复试验取得实验数据的工业制造领域,后种方法具有更好的可用性,但在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这样的新兴审计活动中,无法进行重复试验,因此,贝叶斯参数估计方法更具有实用性,但当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工作不断深化,通过大数据等手段能够进行更为精确的参数设定时,Lekay Noisy-OR模型方法即可以在风险审计中加以使用。

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评价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五个步骤:确定模型研究的目标,定义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与问题相关的因素,选取最适的评价指标。在相关因素中选取对问题本质影响较大的、个数适当的子集,也称之为网络的节点集。确定研究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确定各独立变量的状态空间。确定各独立变量在状态空间中的概率分布,根据各独立变量间的结果关系确定变量之间的条件分布。最后,输入样本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推理,得到分析结果。

3 样本分析

3.1 样本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的指标及其概率映射

本文选择浙江省某市的某PPP项目某年的融资担保风险审计数据作为实证分析样本,检验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同时,各风险指标的风险概率的确定原则可以表述为:风险水平低和较低两档取最大概率,风险水平中等、较高和高取最小概率。

样本PPP项目的风险审计评价指标及其映射概率见表1。

3.2 风险审计评价的风险水平分级评价

根据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样本测试后的风险水平概率值,也按照相同的风险等级分类标准进行最终的总体风险评价。其中:综合风险概率值在[0.25,0.3]区间范围,为红色高风险;[0.20,0.25)区间范围,为橙色较高风险;[0.10,0.20)区间范围,为黄色中风险;[0.05,0.10)区间范围,为蓝色较低风险;[0,0.05)区间范围,为绿色低风险。当风险审计评价的风险水平超过30%的概率时,该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爆发的概率极大,审计必须提出防范风险和业务调整的建议。具体见表3。

3.3 五类风险的发生概率

3.3.1 道德风险(MR):道德风险由总量结构错配率 (以X1表示)、期限结构错配率 (以X2表示)和收益结构错配率(以X3代表)共同决定的。三个风险源都可以单独或共同导致道德风险,根据研究中对专家经验和统计信息的咨询,可以确定参数为:0.64,0.67,0.70。分别计算各风险源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则在现有风险源的状态下,PPP项目融资担保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为 。

3.3.2 财务风险(FR):自有资本比率、经营性现金流覆盖率、政府采购占全部收入比重三个风险源发生风险参数分别为0.7,0.75,0.73,分别计算各风险源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则在现有风险源的状态下,PPP项目融资担保发生融资经营财务风险的概率为P(MR=R)=0.132 。

3.3.3 五类风险概率:同理,对相应十五个参数分析,全面得出PPP项目融资担保的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行业风险、管理风险的概率分别为:

3.3.4 由五个风险源均可以单独或共同导致总体风险(以C表示),根据研究中对专家经验和统计信息的咨询,可以确定参数体系。分别计算五类风险源出现风险,发生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的概率,则在现有风险源的状态下,PPP项目融资担保发生风险的概率为 。

⒌按照贝叶斯网络法,在十五个风险源指标的经验概率和相应的条件概率设定参数基础上进行测算,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发生概率高达0.480。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评价体系对样本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的评价结果显示,该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概率值超过了红色警戒水平,项目融资担保处于较高的风险水平。这与该PPP项目实际融资担保业务操作发生重大违约风险的结果是相吻合的,说明贝叶斯网络法在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中测算风险水平的精度能够满足风险审计工作的需求。

4 总结及展望

本文的研究聚焦当前PPP项目融资担保风险审计问题,建立了五大风险15个风险指标的风险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样本PPP项目的融资担保风险进行测算,得到了与该项目融资担保实际风险相符的结果。由于PPP项目融资担保在未来的政策导向将成为融资的主流方式,同时PPP项目涉及的公共领域过于宽泛,故而本文的风险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对于貝叶斯网络法应用中的估计参数应当在未来更多地基于PPP项目融资担保业务的大数据进行提炼和总结,以期风险审计工作的风险评估精度能够进一步提升,更好地为PPP项目融资担保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评价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风险审计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能够为风险审计工作的深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凌志,贾宏俊,任一鑫:PPP模式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特点、机制与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6(2):44-49.

[2] 贾丽丽,和鑫,王辉: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风险评价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29-33.

[3] 荆娴,杨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风险分担机制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16(3):66-70.

[4] 何祖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

[5] 徐斌兵,周瑛:新产品开发风险审计评价方法[J].中国内部审计,2012(3):58-65.

[基金项目]宁波市与中国社科院战略合作研究课题“公共物品供给中公私合作制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项目编号:NZKT2013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周亚(1967—),女,浙江宁波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审计机制研究。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