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循证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09-21陶涛陈小芳马金香戴玲燕李宇斯
陶涛 陈小芳 马金香 戴玲燕 李宇斯
摘 要:了解医学生循证意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以自行设计的循证意识问卷对某医学院校55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循证意识的总均分为(21.40±3.37)分,仅10.23%的医学生的循证意识得分达到及格分;参加科研、课外阅读时间多、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需求强、接受过科研指导教学法、接受过循证知识或循证医学相关的教学、临床医学生、学习或实习时有成就感为医学生循证意识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担任学生干部为其负向影响因素(P<0.05)。因此,应积极开展循证医学课程教育,关注学生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提高其循证思维意识。
关键词:医学生;循证意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4.030
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David Sackett教授所领导的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工作组于1992年正式提出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EBM作为目前医学实践的主流方法学的代表,其思维方式逐渐在医疗决策、诊治疾病中运用。2008年,由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制订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明确提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应具有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研究显示:循证医学能提高医学生循证意识,循证医学的思想、意识对医学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定量地对医学生循证意识的研究较为匮乏,为此,笔者于2014年9月在某医学院校进行了相关定量地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医学生循证意识现状,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高校开展相关循证医学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4年9月在某医学院校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层整群抽样,20个班级共计602名医学生被抽中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回收问卷589份,剔除其中答案填写不明、漏答等问题的32份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557份,有效率92.52%。
1.2 方法
自行拟定本次调查的问卷,(1)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年龄、专业等;(2)循证意识影响因素:家庭人均收入、参加科研情况、课外阅读时间、是否接受過循证知识或循证医学相关的教学、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情况、学习或实习时有无成就感、高中时就读文理科情况、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等等;(3)循证意识问卷,自行设计,参考陈小芳的循证意识赋值,一共十二个条目,包括得到问题和解决问题常用的途径,是否使用过临床指南,经常提出新问题情况,做出决策筛选治疗方法的途径等问题,每个条目赋值3分,总分为9-36分,沿用该问卷对各条目的赋值。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统一收集循证意识及其影响因素信息。
1.3 质量控制
调查员统一培训,以自行拟定的调查问卷为工具,以班级为单位现场集体调查,被调查对象本人自行填写问卷。所有调查资料进行统一整理、归类、运用EpiData 3.02软件进行双重录入和逻辑核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首先以频数、构成比描述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医学生循证意识及各条目得分以(±s)描述,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所有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中
一年级113人(20.29%),二年级146人(26.21%),三年级181人(32.49%),四年级117人(21.01%);男性267人(47.94%),女性290人(52.06%);年龄在17-28岁之间,专业以临床医学为主,有390人,占总人数的70.02%;35.73%(199人)的学生接受过循证知识或循证医学相关的教学。
2.2 医学生循证意识情况被调查对象中
循证意识得分的总均分为(21.40±3.37)分,最高分为32分,最低分为13分;10.23%的医学生的循证意识得分达到及格分。见表1。
2.3 医学生循证意识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被调查对象的年龄、专业、参加科研情况、课外阅读时间、是否了解批判性思维、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情况、是否接受过科研指导教学法、接受过导师制指导学习与否、是否接受过循证知识或循证医学相关的教学、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等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或可能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医学生循证意识得分为因变量、并以α<0.10进入、α<0.15退出模型的标准,采用stepwise方法筛选自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方差分析显示:回归模型的F=10.267,P<0.001。参加科研、课外阅读时间多、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的需求强、接受过科研指导教学法、接受过循证知识或循证医学相关的教学、临床医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学习或实习时有成就感、高中时就读理科自变量为医学生循证意识的正向影响因素,担任学生干部为其负向影响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3.1 各个因素对医学生循证意识的影响及分析
医学生循证意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随着医学生科研参与度的增加,其循证意识得分随之增高,尤其是有过独立主持课题经历的医学生的循证思维的意识的得分明显高于无任何科研经历的医学生;同时,接受过科研指导教学法为医学生循证意识的正向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发现因为科研学习是一个有条理、有目标并需要勤奋探索复杂问题与未知世界的过程,医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检索高质量的科研文献,学会对现有的研究概况和文献证据的归纳整理,参加科研可以增强医学生的系统化能力。主持科研课题对医学生循证意识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应加强以科研项目为例的指导教学法在医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运用,让更多的医学生身临科研氛围中,鼓励医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申报、实施及撰写研究报告。
本研究显示在课外积极阅读的学生的循证意识得分较高,随着课外阅读时间的减少,医学生发生负向循证思维的危险性增加;杨兴华等的研究表明循证医学教育使得学生课后阅读文献时间有所增加,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循证医学教育使得医学生课外阅读文献时间增加,进而提高其循证意识,实现良性循环。循证医学课程能促使医学生很好地掌握循证医学知识,本研究也显示接受过循证知识或循证医学相关的教學的医学生的循证意识得分显著高于未接受过的,循证医学目的是基于现有的有力证据,做出科学的决策,循证医学教学可以提高医学生循证意识,此外,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中也被引入模型,成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发现:学习或实习时有成就感的医学生循证意识更高,成就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在学习中取得成功,人们达到预定目标的满足,其实现过程是需要被满足的过程。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的倾向中很需要的高于一般需要和不需要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及其性质与价值所进行的个人分析、推理、评价、解释及判断的能力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决策,因此,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循证意识。理科出生的学生循证意识较高,研究显示理科生解决问题不仅仅是根据其表面结构的表征,而是向深层结构的表征过渡;临床医学学生的循证意识得分高于非临床医学的学生,可能与临床医学学生有较多的临床实践、实习机会,需要做出临床诊断有关,循证医学应用临床实践是明智的,研究显示在进入临床实习前或实习期间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常运用循证技巧,循证医学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应用循证医学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提高临床决策水平,最终使患者受益;而对于非临床专业学生需要加强自己本专业的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循证意识。
本研究显示,担任学生干部为医学生循证意识的负向影响因素,可能与学生干部为人处世大多比较圆滑有关,学生干部具有领导方面的魅力,长期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在感召力等方面较强,而这种感召力的实现需要他们把事情说得简简单单,从而思索的较少。但加强学生干部的循证意识仍有必要,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的骨干力量,对广大医学生的带动作用极大。因此,需要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循证意识教育。
3.2 医学生循证意识情况
本研究中医学生的循证意识的总均分为(21.40±3.37)分远远低于25.2分的及格分并且仅有10.23%的被调查对象循证意识得分及格,结果显示目前医学生的循证意识较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医学生长期接受着以传统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通常按照教科书的指导,但教科书具有典型性和归纳性,缺乏对最新医学知识及研究的补充,可见,这严重地限制了医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循证意识。为此,应该在今后的医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循证理念的培养,鼓励医学生提出问题,带着对教科书内容的不解查找探究证据支持,多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其循证意识,并且参与学习循证医学相关课程。结合本研究,为提高医学生循证意识,医学生应增加课外阅读时间、参与科研、主动接受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等。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医学生循证意识较低,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转变医学教学、考核理念,积极开展循证医学课程教育,尤其在医学生临床实习前或实践期间,强化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注意非临床专业的实践教学,关注学生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提高其循证思维意识。
参考文献
[1]Group EMW.Evidence-based medicine.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J].JAMA,1992,268(17):2420-5.
[2]Sackett DL Sharon E.Evidence based medicine: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vidence-based medicine[M].1rd Edition.Chruchill Livingstone:New York,2000.
[3]马金香,雷毅雄.LBL→PBL→EBM逐步深化医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5-6.
[4]Hosny S,Ghaly MS.Teach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using a problem-oriented approach[J].Med Teach,2014,36 Suppl 1:S62-8.
[5]沈建通,姚乐野,李幼平,等.循证医学学科知识可视化研究之一:循证医学研究主题图谱[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6):613-621.
[6]陈小芳.LBL+PBL+EBM教学模式下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循证意识及教学过程评价研究[D].广州:广州医科大学,2015.
[7]陈小芳,马金香,廖剑锋,等.参与科研有助于提高医学生批判性思维[J].重庆医学,2016,45(10):1427-1429.
[8]杨兴华,张玲,曾勍婕,等.临床医学生对循证医学课程认知和态度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7):810-815.
[9]仇玉兰,张静.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效果评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z1):40-42.
[10]郑会贤,陈进,李幼平,等.循证医学课程对医学生核心能力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0):1048-1054.
[11]卢红艳,常明,王秋霞,等.PBL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1):876-878.
[12]魏秀娥,王伟,王秀霞.循证医学课程教学在本科教学及实习阶段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9):55-56.
[13]杨雪英.文科生和理科生解决不等式基本问题差异比较[D].苏州:苏州大学,2008.
[14]雷建,黄炯强,胡明,等.医疗系本科生循证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全科医学,2008,6(8):821-822.
[15]Dorsch JL,Aiyer MK,Meyer LE.Impact of a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urriculum on medical students' attitudes and skills.[J] J Med Libr Assoc,2004,92(4):397-406.
[16]周丽萍,陈进,艾昌林,等.循证医学教学对研究生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5):337-343.
[17]彭禹.关于高校班级干部建设的一些思考[J].科教导刊,2010,(31):166,179.
[18]宋蕾.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19]江志斌.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
[20]Haines SJ,Nicholas JS.Teach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surgical subspecialty residents[J].J Am Coll Surg,2003,197(2):285-9.
[21]刘建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学习成就感的实现方式探讨——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乒乓球课程教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0):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