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校校园传教防控工作的若干思考

2018-09-21李香李莉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2期
关键词:高校对策

李香 李莉

摘要:阐明校园传教的本质、指出广西高校校园传教的特点,分析高校校园如何成为传教场所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校园传教防范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以期维护好高校这一国家人才培养主阵地的政治环境。

关键词:高校;校园传教;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2.077

高校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历来被境内外敌对势力视为传教的重点对象。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紧邻东南亞,其独特的政治地缘正逐渐被境内外反华势力作为传教的主要阵地。为此,广西各高校应该提高政治敏锐性,充分意识到校园传教的巨大危害及其防控的严峻形势。本文首先阐明校园传教的本质,指出广西高校校园传教的特点,然后分析高校校园如何成为传教场所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校园传教防范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以期维护好国家人才培养主阵地的政治环境,为切实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基础性贡献。

1校园传教的本质

校园传教实际上属于传教渗透的范畴。传教渗透是指:“表面上并无明显政治意图,而是出于宗教的普世性,就是要传播宗教、传播福音,通过传教以达到控制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在我国境内非法建立和发展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有研究者据此对高校校园传教渗透进行了明确界定:高校校园传教渗透,是指宗教组织以宗教的“普世性”为旗号在高校传播宗教,在校园非法建立和发展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以达到在精神上影响和控制我国大学生为目的的传教活动。其表面上并没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但本质上是为政治服务的,是为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我国统一为主要目的。

由上可知,高校校园传教其实是敌对势力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以在精神上影响和控制我国大学生为目的,与宗教方面的正常往来是迥然相异的,往往以“普世性”、“传播福音”为幌子。在实际接触中,有深受宗教组织影响和控制的传教人士在校园传教时甚至坦言,他们远从江浙的教会奔赴广西,重点选择在广西高校“传播福音”就是看到了广西毗邻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复兴东南亚的基督教,将“福音”传遍世界。这种打着“普世性”旗号,实则是反华势力有组织、有预谋并极具针对性的校园传教现象在各地高校,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校园屡见不鲜。身为广西高校师生的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提高对宗教渗透的辨识力,充分认识高校校园传教的实际危害,坚决抵御和防范高校校园传教。

2广西高校校园传教的特点

结合广西高校校园传教事例分析,不难发现广西高校校园传教存在以下特点:传教组织体系化,传教场所碎片化,传教内容的嵌入方式具有迷惑性,传教手段高明,并且这些特点是相辅相成的。

2.1传教组织愈发体系化

在与传教人员的对话中了解到,传教组织的资金来源稳定、不同群体人员的任务分工明确、选择被传教对象及传教场所均极具针对性,传教组织体系化愈发增强。以一起典型的广西高校校园传教事件为例,江浙某教会以工作群体会员的会费和捐赠作为其稳定的资金来源,针对广西的地缘特点,打着通过广西辐射东南亚将基督教福音传遍全世界的旗号,特地让江沪等地的会员从上海远赴广西南宁、贵港等地开展传教活动并重点选择南宁地区的重要高校进行传教,让学生会员、成人会员以暑期调研、社会实践等名号潜入学校食堂、学生宿舍区、校园校道等场所对大学生进行传教,影响恶劣。

2.2传教场所碎片化

近年来,由于传教组织紧紧抓住被传教对象的行动轨迹力求全面覆盖其活动场所从而使得传教场所呈现由分散性向碎片化转变的特点。以高校学生来说,以往传教组织主要分散在校园各大校道、图书馆附近等学生人流量大的地方对学生进行传教。近年来,从不同学生亲历的被传教过程来看,还新增了学生食堂、宿舍区、校门口、学校附近的超市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学生移动场所为目标,呈现碎片化的特点。

2.3传教内容的嵌入方式具有迷惑性

随着高校预防校园传教工作的开展,同学们开始认识到校园传教的危害,很多学生对“同学,你读过圣经吗?”等简单直接的开场白已经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传教组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改变传教内容的嵌入方式,使其具有迷惑性。例如,传教对象不再使用简单直接的开场白,而是在和学生谈论“信仰”、“生命”、“幸福”、“福音”等话题中融入传教内容。表面上看是与学生进行开放性讨论和思想交流,但本质上其实是为传教服务的,具有极强的政治意图,依然是以在精神上影响和控制高校学生为目的。

2.4传教手段高明

传教组织针对不同阶段的高校学生群体进行更加细化、多样、隐蔽的传教活动。例如,不少传教人员会利用新生开学季,假借帮助新生的幌子,行传教之实。每年9月新生报到季,在广西某些高校门口总会徘徊个别“热心”的叔叔阿姨,他们会热情地帮助只身来学校报到的新生拿行李、带路,然后再慢慢取得学生信任之后进行传教。针对中高年级的大学生,则会利用该部分学生想要积极提升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心理特点,打着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研究、交友聚会的机会等旗号,在学生参与上述“名义活动”的过程中行传教之实。

3广西高校校园传教活动滋生的原因

3.1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高校大学生一方面是同龄人中的精英群体,是我们党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因而极易成为反华势力竭力争夺的对象。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虽然生理发育已基本趋于成熟,但因为阅历少,社会经验欠缺,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较为肤浅,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在反华势力的精心伪装下,高校大学生很容易被煽动从而成为其所利用的对象。高校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理论素质有待加强。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的确,高校大学生将是我党事业的强力军。作为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重任的高校,必须要积极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澄清良好的校园政治环境,竭力将大学生培养成长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3.2学生对宗教认识的不足

诚然,大家对于宗教并不陌生,但它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常态,除了专业学习以外,大多数人对于宗教知之甚少,或是停留于旧时人们对于宗教的认识,容易过分夸大宗教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加之校园传教者对于宗教的非科学式宣传,使学生对宗教缺乏科学、客观、全面的认识。例如,有学生干部质询对其进行校园传教的学生,告知传教学生宗教活动应该在宗教场所进行,在校园等非宗教场所进行传教活动是违法的。传教的学生竟回答说,耶稣刚开始进行传播“福音”之时也是没有固定场所的。从上述如此荒谬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信教”的学生并没有客观、全面地认识宗教,甚至缺乏对宗教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

3.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

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严峻形势对高校校园管理产生强烈冲击,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系数。目前,不少校园传教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因素是学生信教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李铁华、杨丽霞参与的课题组对上海民办高校的宗教信仰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该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来看,上海民办高校信教学生的信教动机中,家庭和心理因素分别为65.8%和32.9%,结合访谈情况进一步发现突发事件(失恋、家庭变故等)、疾患、学业上的失败、好奇心等,是促使学生信教的重要原因。宋建设认为,高校学生现实中遇到困难不能得到及时帮扶,事后又没有相应补救和心理干预措施,为校园传教势力的“俘获”提供了可乘之机。总的来说,心理不够健康的人不懂得怎样合理的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就很有可能用偏激的方式去释放自己或者寻求宗教的慰藉。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援助不到位的高校大学生很容易在遭受心理挫折时被校园传教“乘虚而入”。

4防范高校校园传教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前述针对高校学生传教的原因分析,本文梳理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由于高校学生是反华势力进行校园传教的主要对象,因此这些对策和建议主要以高校学生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政治敏锐性为主,以防范应对校园传教渗透为辅。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4.1提高对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认识

学校领导层应该进一步提高对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认识,将其纳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校园传教从本质上来说属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构建积极有效的防范校园传教渗透机制才能更好地严守高校意识形态这一重要阵地。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高校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我们守的土,就是高校意识形态这一阵地。换言之就是要把握好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学校领导可针对防范高校校园传教召开专项会议,组织协调学校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信息网络中心、保卫处、后勤处等多个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党组织,明确分工,加强监管防控力度。特别是各级党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深入了解和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是否有或被传教渗透的现象,严守高校意识形态这一重要阵地。

4.2进行科学理论的正面教育,不断巩固大学生的政治信念

没有理想和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缺钙”,思想就容易被外力所占领。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片面的价值观会对他们的认识事物、为人处事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思想武装,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提高政治敏锐性。思政课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主战场,也是进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主渠道。就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现象而言,高校思政课要加强无神论和马克思主义宗教文化观的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包括校园传教现象在内的各种社会现象。此外,可以利用专项讲座或主题班会澄清校园传教的本质和危害,把握宗教的发展规律和宗教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正确认识到宗教信仰自由不等同于“传教自由”,明确两者的不同边界。

4.3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前述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成为传教渗透的突破口。高校应该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并切实给予学生以精神和心理的关怀,用有效的心理援助对心理不健康、经济危机等困难学生进行对应帮扶,避免校园传教乘虚而入。具体而言,高校首先要扎实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根据调查结果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并约谈,再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其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包括积极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观看心理电影、心理沙龙等活动,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最后,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增设多种形式的服务,使之成为大学生心理质素教育的有效途径。

4.4加強对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随着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人员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频繁,社会文化和价值冲突也日益多元和复杂。这使得广西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其中就包括反华势力利用宗教组织对广西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校园传教渗透。广西高校的防范校园传教工作亟待解决,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基本还没有看到。为了有效推进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可以对宗教与传教渗透的定义进行对比分析、对校园传教渗透的国内外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还可以借鉴其他地区防范校园传教经验进行对比研究;在实践研究方面,可以对广西高校的学生信教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还应该对每一阶段的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进而形成实践报告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新安.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宗教和宗教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2]张永远.论构建地域高校校园传教渗透工作长效机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3]于丽荣主编.大学生入党培训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25

[4]李铁华,杨丽霞.民办高校学生宗教信仰及宗教观教育现状调查——以上海民办高校为例[J].黄河科技学学报,2012,(5).

[5]宋建设.新时期校园传教现状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6).

[6]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01).

[7]王新举.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防范宗教渗透[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高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