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及案例简析

2018-09-21李福通

中国市场 2018年24期

李福通

[摘 要]工厂是制造业的生产单元、实施主体,绿色工厂是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我国已发布2016-2020年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2016年9月国家工信部首次提出建设绿色制造指标体系,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等示范创建工作。经过各省努力,目前已经完成两批四百余家国家级绿色示范评价认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三方机构评价是绿色示范认定中关键的一环,笔者以对家电行业的第三方评价活动进行简析,以期探讨优化评价的路径。

[关键词]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

1 我国“绿色示范”背景及创建概况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进绿色发展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攻坚阶段,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节能降耗、實现降本增效,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补齐绿色发展短板。我国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壮大绿色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陆续出台《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关于请推荐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名单的通知》和《关于推荐2017年第二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名单的通知》等文件,我国开启创建“百千万”绿色行动篇章,即百个绿色园区、千家绿色工厂、万种绿色产品。目前,国家已评定“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机构共有110家,已认定绿色工厂409家,完成千家目标的四成。

2 创建流程

我国的绿色工厂示范创建流程是企业按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先开展绿色创建并进行自评价,认为达到绿色工厂标准时,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评价。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客观的评价和打分,且得分达到85分的,推荐到省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最终推荐至国家工信部;评价认为达不到绿色工厂要求的企业,通过第三方评价报告查找出不足并进行提高,继续深入创建。

3 评价内容

绿色工厂的评价对象为企业,评价范围包括企业厂区主体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评价要素包括围绕生产过程的一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环境绩效等7个一级指标,综合评价以上一级指标下各项要求条款是否符合绿色工厂评价要求[1]。

4 第三方评价过程

(1)评价组织安排。第三方评价机构应与受评价企业提前建立联系并编制评价计划。评价活动采用自评价报告及证明材料收集、文件评审、现场评估、定量指标分析计算等方式进行。(2)文件评审。评价方收到受评价方提供的《自评价报告》,并对该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进行文件评审。(3)现场评估。评价方按照计划围绕一级指标的要素进行现场评估,收集证明材料,复核受评价方的材料证据。(4)评价报告编写。现场评估后,评价方根据《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条款进行评价和打分,编制《第三方评价报告》。

5 以某家电公司为评价案例

下面笔者以某家电公司绿色工厂为案例,探讨简析绿色制造体系的评价路径。

5.1 一般要求

首先查实工厂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的事故,工厂营业执照、排污许可证、环评批复、纳税荣誉证书及诚信证明齐全,产品获得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工厂设置有绿色工厂管理机构,负责绿色制造的制度建设、实施、考核及奖励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并开展绿色制造培训。

5.2 基础设施。(1)建筑。对工厂落实“三同时制度”及“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情况进行评估。根据竣工验收报告,工厂采用多层建筑并设置独立危险品仓库,工厂容积率为1.4,满足要求。(2)计量。对能源计量系统评价,主要分为水类表、电类表,共198台。所有贸易结算的计量仪表均由地方质监局进行强制检定,工厂能源计量配备完善,配置率为100%,工厂设立了《电资源管理规定》和《水资源管理规定》等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5.3 管理体系。工厂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第三方认证,已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满足预期性要求。

5.4 能源资源投入。工厂重点用能设备均为节能型设备,特别是中央空调达到了1级能效,且对中央空调及水泵进行了变频改造。在产品能效方面,国家省暂时未发布该产品的强制性标准,参考天津市的能耗限额标准单位产品综合电耗应不大于0.60kWh/部进行对标,该工厂单位产品能耗较之低20%,由此可见工厂单位产品能耗较低。

5.5 产品。工厂内部文件《行为准则》的环境部分中引入生态设计的理念,已采用公众可获取的标准或规范(IOSO 14067)对产品进行碳足迹盘查报告。根据相关标准,工厂对产品、原料进行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进行检测,抽样检测报告显示,满足对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要求。

5.6 环境排放。工厂设有废水、废气污染物处理设备,可实时在线监测检测数据。评价方抽查大气、水体、固体、噪声污染物检测报告,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

5.7 绩效。根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容积率不应低于1.0。根据工厂资料核算容积率为1.4。工厂单位用地面积产值达到地方平均单位用地面积产值的要求的2倍以上,近两年的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可以看出,2015年比2014年减少11.1%,绩效良好。

5.8 总体评价。逐条评价,可见工厂在一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指标条款均符合要求,第三方评价得分93分,推荐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工厂示范名单。

5.9 绿色工厂工作亮点。通过工厂自评以及第三方评价,总结其在计量、管理体系、能效投入绩效、排放等方面的亮点,可为同类企业绿色工厂工作做经验推广。案例工厂在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方面优势明显,集中体现在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淘汰落后设备,推动用能结构优化,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实现运行全流程的绿色发展。

1 参考文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 http://www.miit.gov.cn/n1146285/n1146352/n3054355/n3057542/n3057544/c5258400/content.html,201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