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生态环境、财务风险与银行信贷决策

2018-09-21陈健

中国市场 2018年24期
关键词:回归分析财务风险

陈健

摘要:当前社会时代发展决定了经济的增长速度,改变了金融生态环境,但也同时带来了大量的财务风险,对银行信贷决策提出重大挑战,这些都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的,它让企业更加依赖外部资金环境以维持企业自身发展,复杂化了金融生态环境中财务风险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的关系。文章分析了当前环境下财务风险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的微妙关系,并基于假说和回归分析加以简单论证。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财务风险;银行信贷决策;回归分析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同类性企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金融结构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此时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就得到大幅度提升。银行为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促进企业的资金运转流通,并从中获取一定利润。但银行与企业在进行信贷业务过程中也要做好针对企业的信贷风险测评,做好相关风险防范工作,保证银行信贷决策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确保财务风险测评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的关系规范化。

1银行信贷决策基本影响因素及其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因素

银行在实施信贷决策过程中是存在诸多影响因素的,其中就包括会计信息、公司治理和制度环境3点重要影响因素。

首先说会计信息,它能够准确客观反映企业财务运行的实际状况,并参考企业运营业绩及资金流量状况来为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在该过程中,企业财务风险信息可有效解决自身与银行间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有利于降低债务契约在企业财务监督管理过程中的成本运算难度。当银行在对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过程中,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是较大的,因为银行通过信贷决策来判明企业借款期限,包括企业必须公开自身的资产负债率、资金流动情况等等,所以说企业必须做好自身的财务评价管理工作,积极配合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风险评估过程。

其次是公司治理,它代表了对企业中各项利益内容及利益相关内容的有效规划与控制,公司治理牵扯到企业的财务问题,这也是企业自身所没有设置的业务内容,不过它在企业价值评估与信贷风险评估中占据重要地位,当银行对企业实施信贷决策时,企业需要参考价值评相关指标数据,这对企业信贷风险评估具有辅助性作用。

第三看制度环境,银行信贷决策过程中必须考察市场制度环境,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转型期,所以市场化发展进程中所涉及的企业财政管理问题及相关法律法规都决定了信贷决策对制度环境的影响作用。换言之,在现有的金融生态环境中就包括了市场环境与经济环境两种,它们与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相互兼容,它确保了市场经济环境体制下各类金融组织的生存发展过程优化,所以说制度环境系统优化对社会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对企业生存发展都是非常关键的。

(二)财务风险与银行信贷决策的关系

银行在评估企业财务风险过程中也应该明确自身风险来源,那就是基于贷款人自身的财务风险,所以银行必须做好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财务风险评估工作,做到有效、科学、合理辨别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并提出正确的信贷决策,全面减少银行自身在运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换言之,银行方面需要严控借款人资格身份,全面考察他们所具备的经济实力与可能携带的财务风险问题,最大限度规避信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就目前来看,许多商业银行都需要严格参考借贷人的相关信用评分及信用等级,结合相关金融规定与法律规定判断借贷人,最后在满足条件情况下才予以放款。而实际上,从企业方面来看他们在进行任何经济活动过程中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他们的收益情况与经营风险相挂钩,所以说银行在当前的金融生态环境中就不得不面临企业及自身的财务风险,包括银行信贷决策困难问题,这也形成了当前企业财务风险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的微妙关系[1]。

2 金融生态环境下财务风险与银行信貸的决策研究假说分析

我国在2003年正式进入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同年银监会也正式成立,这两项金融举措就希望商业银行能够逐渐摆脱政府过度干预,形成独立市场经营体,也为银行全面加强信贷决策管理、防范自营风险控制创造条件。不过从实践角度来看,银行本身还是要面临来自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财务风险与银行信贷决策的研究假说

因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其经营过程存在太多不可控因素,所以企业财务活动是存在结果偏离预期目标的现实可能性的,而且这种可能性不但会为企业带来预期外损失,甚至还可能为企业带来预期外收益。为了保证企业财务风险可控,某些企业管理层会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希望更多的举债行为为企业自身增加利润,扩大建设规模,所以他们积极向银行申请贷款。在国外的金融生态环境相关研究中也发现,企业的财务信用风险决定了银行的信贷决策,企业的财务报告审计质量随时决定了银行信贷决策作用,可结合研究假说与回归结果分析来展开论述。

这里可以先提出两点假说:

假说1:针对财务风险可控企业,企业的银行贷款与财务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说2:针对财务风险不可控企业,企业的银行贷款与财务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考虑到我国各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迥异,法治环境也参差不齐,所以整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市场化水平是相对偏低的,地方政府与银行信贷决策在非市场化干涉力度方面表现较大。在如此环境下对银行信贷过程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很关键,不过目前我国银行方面作出正确信贷决策的能力偏弱,它影响到了社会上银行对信贷资源的配置总量情况与效率情况,包括这两种情况对企业的现实影响。这里再次提出两点假设:

假设3:针对财务风险可控企业,金融生态环境越好的地区企业在财务风险与银行贷款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假设4:针对财务风险不可控企业,金融生态环境越好的地区企业在财务风险与银行贷款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强[2]。

(二)财务风险与银行信贷决策的回归结果分析

如上文所述,企业银行贷款与他们的财务风险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所以当企业经营任何经济活动时都会面临风险,且要明白风险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企业能够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则不会为企业带来太大损失,甚至还能为企业带来良性的预期外收益。如果是企业不可控范围的财务风险则要为企业带来严重的预期外经济损失,所以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性质分类,做到客观反映银行贷款与财务风险之间关系,结合可控风险与不可控财务风险进行分别的回归分析。具体来讲,对财务风险可控的企业而言,它的银行贷款与财务风险就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这恰好与假说1相符。这样的企业具有极高信誉度,他们可贷款企业的金额额度会非常之大。反观财务不可控企业,他们的银行贷款与财务风险呈现负相关关系,这符合假说2,表明企业不但超出了财务风险可控范围,还严重影响了银行的信贷决策,此时银行会逐渐减少对企业贷款数量。另外针对假设3,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确实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好的财务风险与信贷决策正相关关系,它增加了企业与银行双方的合作稳定性;反观假设4,这一情况则恰好相反,在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银行会持续减少自身对风险不可控企业的贷款数额甚至贷款机会,企业的Risk系数会显示为负,降低到-0.02左右。所以说,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决定了当地地区的银行信贷决策结果,甚至在这些地区,银行对某些风险不可控企业也能做出正确判断[3]。

3 总结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转型发展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与银行信贷决策正在快速发展转变,它们基于风险性质来做出不同判断和不同决策,也希望二者能够结合法律法规及金融政策构建相对和谐平等且公开透明的金融生态环境,促成双方在未来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倩玮,荣华英.金融生态环境、财务风险与银行信贷决策相关分析[J].现代营销,2016(10):105.

[2]周顺兴.金融市场竞争对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

[3]高宏业.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回归分析财务风险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