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

2018-09-21王向阳

中国市场 2018年24期
关键词:屋顶绿化海绵城市园林绿化

王向阳

[摘 要]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规划与建设,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园林的绿化建设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理论的了解以及国外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发现海绵城市的益处远大于传统的管理模式,特别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我国目前在海绵城市的技术应用上还不够成熟,应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地吸收创新,更好地把海绵城市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

[关键词] 海绵城市;屋顶绿化;园林绿化

1 引 言

我国在淡水资源拥有总量方面处于世界的前列。然而我国的人口总数较为庞大,在人均水资源方面呈现紧张的局面,例如泉州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694立方米,惠安县则为491立方米,远低于国际上标准的人均水资源占有率,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时候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会促进城市向健康的规划建设方向发展。

2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的城市水资源管理理念是十分先进的,它可以较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在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方面的优势也较为突出。当下雨的时候,它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备等,当需要使用水的时候,可以提取储藏的水进行使用。海绵城市要严格依据生态优先原则进行建造,在保证城市的排水防涝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对城区内雨水进行收集、储藏以及净化,使雨水能够最大限度的被人们使用,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在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建造范围内水资源与雨水的情况,使水在整体调节上具有系统性。

3 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

3.1 安全原则

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安全为出发点,与城市的防洪设施相结合以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构建一个相对安全的城市雨水控制机构。

3.2 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环境是基础,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应优先考虑的。在规划和建设海绵城市时,一定要以确保城区内的原有生态系统不被破坏为提前,在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好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系统,在进行排水的設计时,要以自然排水为其主要设计方向,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收集、储备、净化以及可持续循环。

3.3 因地制宜原则

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等,去合理的确定影响开发控制的因素,不能急于求成,应该考虑周全做出整体的规划和设计思路,尽量采用对环境影响降低的方法去进行开发,例如:植草沟、雨水湿地等方法。

3.4 统筹建设原则

地方的政府部门应该协调好各部门的统筹规划,根据当地特征指出整体的规划与建设方向,由所有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分工明确、共同运作起来,朝着规划的大方向迈进。

4 海绵城市与城市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建设在城市规划中是至关重要的。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取决于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帮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较高的精神文明生活,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成为必经之路,而园林绿化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是植物生长的根本动力,植物能进行组织的转换主要依靠于水循环的正常运转,水循环的正常运转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原始时代,大片裸露的土地有很强的渗水能力,降水能够很顺利的渗入土壤,进行水循环,那时的生态系统几乎都是平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被建起,公路的覆盖,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少,硬质化柏油路阻挡了降水的渗入,地下水循环系统遭到了破坏。在降水严重时,还会引发城市内涝。通过园林绿化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合理的规划园林绿化,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海绵城市与园林绿化是相辅相成的,海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园林绿化,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建设海绵城市,恢复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使水循环系统正常运行。海绵城市其实就是一个雨水利用技术,其属于城市园林绿化技术。

5 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

海绵城市自2014年提出后,得到了各个城市的积极响应,但目前对海绵城市的了解甚少,只能以实践活动慢慢总结,深入了解。结合本地实际,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5.1 建设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通常是指那些有着储蓄雨水、调节雨水以及净化雨水能力的绿地,由于其具有储藏性,故而其高度一般都是比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低的,故而也被成为低式绿地。下沉式绿地可以对地面上的雨水进行有组织的收集,在城市处理地面上的污水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可以是污水对城市的影响得到有效的降低,增加土壤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同时在城市发生暴雨引起洪涝时起到减灾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内。

下沉式绿地有着非常大的深度,故而在进行其景观设计的时候,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在功能的实现方面,也常与硬质地面的广场的功能相结合,使其不只是能够进行雨水的收集,而且可以将其作为人们的活动空间。下沉式绿地由于植物的耐淹性比较强,所以具有更长的水力停留时间,然而一些不耐水性的植物的生存空间会大大减少,同时需要派人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并检查设施的状况,增加了费用,这也成为下沉式绿地的缺陷。

5.2 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可以广泛的理解为在各类建筑物等屋顶进行种植植物的统称。屋顶绿化对增大城市的绿化面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但能改善人们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而且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美化了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很大的意义。屋顶绿化不止是增大了城市的绿化面积、节约了土地,同时展现了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得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空气污染也越來越严重,各大城市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屋顶绿化的出现使城市空气的污染有所缓解。然而就目前的发展来说,我国在屋顶绿化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的技术还有待提高,相关的管理制度更是严重缺失。

5.3 园林植草沟

植草沟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植草沟被作为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也是泥沙和污染物的“过滤器”。虽然雨水在植草沟中流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雨水中的泥沙以及污染物却可以被植草沟进行有效的清除,特别是在上游水量非常大的时候,效果更为显著。植草沟使雨水的流速下降,加之进行建设的时候,沟底的处理使用了砂土和砾石,故而可以让更多雨水渗入土壤中。植草沟同时还要和城市的排水系统相结合,在降水时能够发挥很好的排水作用。比如厦门植草沟等措施,当尼伯特台风带来的暴雨时,洋塘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并没有出现大量积水的情况。

5.4 生物滞留带

生物滞留带设施是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渗入,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主要作用是控制雨水,利用园林绿化中的土壤、植被净化雨水通过特殊地理条件对雨水进行过滤,然后返送到城市水资源系统当中。生物滞留带主要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周围的绿地,然而对于径流污染严重的地方不宜使用。此外生物滞留带设施的种类繁多,可使用的范围广,与周围的景观的兼容性较强,可以有效的把控径流,建设以及维护的费用较低,是很不错的选择。

5.5 市政设施优化

新建的广场、公园、道路绿化可改变设计思路,在广场的花池石可以与广场持平或略低,公园的主次干道不设路牙石,城郊结合部道路减少设置路沿石,人行道、城市慢道大量使用透水砖,以最大限度接纳免费的天然雨水,营造水汽蒸腾氛围,促进园林树木健康成长。

6 结 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海绵城市的建设定会成为当今的热点,广受人们追捧。通过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城市的环境不但会得到改善,空气的质量也会得到提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另外海绵城市的建成对未来自然灾害的防护也有了很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优优.观赏竹在宁波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浅析 [D].浙江农林大学,2012.

[2] 刘新安.西安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在市政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27-28.

[3] 汤艳艳.株洲市城市园林绿化中草花应用现状调查与研究 [D].湖南农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屋顶绿化海绵城市园林绿化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述屋顶绿化技术与设计施工
屋顶绿化相关概念的辨析及生态建筑的构想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花境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