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世界

2018-09-21

中国报道 2018年9期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这一刻,中国标定了历史方位、擘画了发展蓝图、明确了前行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光明前景。

①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自1977年中国恢复了已经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之后,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40年来高考影响着考生的人生轨迹,也镌刻着国家发展、时代变迁的印记。

② 1981年,祖国大陆第一次明确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与两岸往来的“三通”内容,即“通邮、通商、通航”。图为1988年1月21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地高呼:“到家了!”

③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由此,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图为湖南省邵阳县下花桥镇徐家村农民刘少成夫妇喜不自禁,拿出伴随他们走过数十个春秋的“负担卡”予以告别,作为历史珍藏。

④ 继2013年12月“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之后,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图为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居民赵楷、邓旭夫妇幸福的一家四口。

① 中国百姓服饰的春天开始于改革开放。一些西方服饰进入中国并且形成了一种社会潮流。20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成了大街小巷的一种时尚。随后,“港裤”“燕尾服”等各种新潮的服装相继涌现。

②1950至1980年代,国人只能凭粮票、油票、肉票等才能购买食品。随着改革开放,物资开始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逐渐活跃,人们对于食品的购买有了越来越大的选择空间,百姓的餐桌日渐丰盛。到了21世纪,人们的饮食习惯,由原来的饱餐型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转变。外卖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各色饮食都可以通过网络轻松下单,快速便捷地送到顾客手中。图为2003年1月18日,北京第一家自然生态主题餐厅——红太阳绿色生态园的服务员正在为顾客送上无污染的新鲜蔬菜。

③ 40年前,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进入20世纪8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人们的新宠。1995年以后,私家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今天,中国人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选择:我们可以骑共享单车低碳出行,坐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坐豪华轮船周游列国……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张中国名片。

①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天宫一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打造永久空间站计划的序幕。同年11月3日,天宫一号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是中国首次实现航天器交会对接。2012年6月、2013年6月,天宫一号分别实现了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对接。

② 2009年,我國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研制成功。它的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理论上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海洋区域,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意义。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成功完成了7000米级海试,实际下潜深度达7062米,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17年5月23日,“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

③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40年来,中国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图为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榆林,当地人在撒松树种子,加强沙化土地治理。

④ 从2015年元旦开始实施的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到2016年12月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及2017年开始启动最严格中央环保督察行动,中国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人民表明了对遏制污染、治理环境的决心。图为湖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长沙县一处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验田里提取土壤样本。

① 1998年6月12日至8月27日,整整77天里,汛期主雨带一直在我国长江流域南北拉锯及上下摆动。中国大地经历了一场不寻常的洪水考验。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据统计,全国参加抗洪的干部群众800多万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先后调动66个师、旅和武警总队共27.4万兵力,最终取得抗洪救灾重大胜利。图为战斗在长江抗洪第一线的解放军官兵。

②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疫病(SARS)灾害在中国出现。由于非典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有较强的传染性,又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治疗办法,疫情很快蔓延到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广东、北京等地的疫情尤为严重,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持续半年之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斗争,取得了非典战役的最终胜利。

③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灾害发生之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10年过去了,如今灾区群众早已住进了新房,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升级,重建城镇初展新姿,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优化升级,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图为市民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广场聚集举行5·12汶川地震悼念活动。

④ 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4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灾害中遇难1557人,失踪284人,2315人受伤。灾害发生后,舟曲重建工作各项目进展紧张有序。如今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早已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图为灾后舟曲新貌。

①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并首次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宣布裁军30万并检阅受阅部队。65位外国领导人、政府高级别代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应邀出席大会。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受阅部队。

②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夏季奥运会。在为期15天的赛事中,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一,是奥运历史上首个亚洲国家登上金牌榜榜首。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上贊扬道:“中国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③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全球治理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入世至今,中国一直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维护者,在各个方面都充分履行了入世承诺。图为时任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签字后同各国代表一起举杯庆祝。

④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天,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