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曲坡水库洪水特征及调度方法探讨

2018-09-21

地下水 2018年5期
关键词:溢洪道闸门防洪

(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管理局,陕西 铜川 727031)

桃曲坡水库位于渭河流域石川河支流沮水河下游,地处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15 km的马咀山峡谷中。水库以调蓄沮河径流为主,跨流域引用马栏河水。流域控制面积830 km2,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512.8 mm、蒸发量1 442 mm、入库水量8 753万 m3,沮河发源于耀州区以北的老爷岭和长蛇岭一带,河道多呈“U”型和“V”型,在耀州城以南与漆水河汇流入石川河。流域内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流域在柳林镇上游属于土石山区,柳林镇下游属黄土残塬沟壑区。

桃曲坡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1969年兴建,1980年蓄水运行,1984年竣工验收。在上世纪70-80年代进行了多次防渗补漏工程,1999至2005年,又相继实施了溢洪道加闸、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项目,水库调蓄能力得到提高,工程设施得到完善。水库总库容5 720万 m3,兴利库容4290万 m3,正常挡水位788.5 m,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高低放水洞几部分组成。拦河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坝高61 m,坝长294 m,坝顶高程792 m。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为开敞式有闸控制溢洪道,由溢流堰、侧槽、泄槽、挑流鼻坎、闸门及启闭机电设备组成,总长354 m,设有7孔10.5×5.5 m平面钢闸门,设计水头5 m。高放水洞为城门洞型无压隧洞,总长380 m,设计流量5.5 m3/s。低放水洞为圆形有压隧洞,洞径3 m,总长335.3 m,灌溉流量8 m3/s,泄洪最大流量100 m3/s。

1 洪水特征

1.1 洪水类型及特点

水库流域洪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暴雨形成的洪水,属超渗产流,多发于6-8月份,占全年降雨总量近6成。高强度暴雨是致灾最大诱因,具有突发性、高强度、短历时、分布不均的特点;形成的洪水陡涨陡落,峰高量小,含沙量大,防御难度大。另一种是由连阴雨形成的洪水,属蓄满产流,多发于9、10月份,占全年降雨总量近2成。特点是降水均匀、历时长、笼罩面积大、可预见性强;形成的洪水缓涨缓落,峰小量大,含沙量低,有利于水库蓄水。

1.2 防洪标准

依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防洪标准》(GB50201-94)等规定,桃曲坡水库大坝为Ⅲ等三级建筑物,相应的防洪标准为:100 a一遇洪水设计,1 000 a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788.54 m,校核洪水位790.5 m。不同量级洪水调洪演算见表1。

表1 不同洪水调洪演算成果表

表2 桃曲坡水库水位—泄流量关系表

1.3 特征曲线及泄流能力分析

水库主要泄洪建筑物有溢洪道和低放水洞,溢洪道设计百年一遇洪水泄量1 454 m3/s,千年一遇洪水泄量2 218 m3/s。1998年12月经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对溢洪道进行水工模型试验,确定了泄洪曲线,最大下泄流量2 234 m3/s,满足设计要求。水位~最大泄流能力关系见表2和图1。

图1 水库水位、库容、水面面积关系曲线图

2 洪水调度运用分析

2.1 合理制定水库防洪预案

桃曲坡水库洪水调度严格执行铜川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复的《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该计划由水库管理单位在每年汛前根据水库工况变化、下游防洪目标变化和当年供用水计划等,提出年度运行控制水位、制定防洪兴利调度方案和安全度汛措施。主要阐述洪水调度原则、方式及防御调度宗旨。

按照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进行调度:1)保证大坝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对下游河道的防洪作用。2)在满足大坝及上下游防洪安全要求下,正确处理防洪与兴利的关系,提高水库综合效益。3)利用洪水预报,小流量提前泄水,下泄流量避免突变,尽量减小对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

洪水调度方式按溢洪道加闸初设报告中拟定的方案执行。调度方式为:第一阶段:洪水来临,库水位达到汛限水位时,首先关闭马栏河引水隧洞的闸门,同时开启低洞或溢洪道闸门,控制闸门开启度e,保持库水位基本不变(控制泄流段)。第二阶段:当来水量Q加大,闸门部分开启库水位已无法维持汛限水位时,溢洪道闸门全部开启,使溢流堰敞开自由泄流(自由泄流段)。第三阶段:当水位回落到汛限水位后又用闸门控制泄流,库水位维持在汛限水位(控制泄流段)。

水库洪水防御宗旨与调度:一般洪水(20 a一遇及以下洪水)保下游,控制泄量,蓄库为主。设防标准洪水(100 a、1 000 a一遇、含50 a)保大坝,加大泄量,直至敞开。超标准洪水(包括溃坝洪水)保下游,全面撤离。

2.2 历次洪水调度运用情况

桃曲坡水库自蓄水运行以来,先后有13个年份水位达到堰顶高程783.5 m以上,共发生24场较大洪水。溢洪道至今共泄洪16次,历时211 d,最大泄洪流量200 m3/s(2003年8月30日)。2000年以后,库区高强度、长历时降雨逐步增多,根据日常和定期检查监测,大坝、溢洪道、放水洞等建筑物工况无异常,运行情况良好。

2.3 近几年实测洪水过程与分析

近十年来,桃曲坡水库流域内共发生10场较大洪水, 2010年3场、2011年6场、2013年1场。典型洪水过程线见图2。

图2 典型洪水过程线

最大为“100724”洪水,24日1时42分柳林断面实测洪峰流量1 100 m3/s,折合后入库洪峰1 353 m3/s,对照调洪演算表,达50 a一遇标准,为建库以来最大。过程流域平均降水量184 mm,最大一日洪水总量1 826万 m3。24日2时38分开始低洞泄洪,最大泄流量30 m3/s,累计下泄水量132万 m3,水库共拦蓄洪水2 098万 m3,占洪水总量的94%,库水位由772.82 m上涨至783.20 m。本场洪水按照50 a一遇洪水防御方案进行科学灵活调度,充分发挥了水库削峰滞洪作用,大大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保证了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2亿余元。

仅次于“100724”洪水的是“110729”洪水,29日5时10分洪峰流量397 m3/s,过程流域平均降水量104 mm,最大二日洪水总量695万 m3,为超5 a一遇洪水,按照常规洪水防御调度程序执行,7时30分高、低洞联合泄洪,最大泄流量15.5 m3/s,共拦蓄洪水520万 m3,累计泄水174万 m3,且泄水全部用于农业灌溉,实现了由控制洪水向利用洪水的一大转变。

近年来,桃曲坡水库遭遇了蓄水运行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洪水考验,进一步验证了防洪预案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我们通过对每场洪水深入、公正的考评总结,逐步形成了更加符合流域水情特性的洪水调度原则和方式。当库水位低于汛限水位时,洪水来临,水库先拦蓄部分洪水,以滞洪为主,减轻下游河道防汛压力。开启低洞闸门进行小流量拉沙泄水,控制泄量不超过100 m3/s。当库水位接近汛限水位时,开启低洞或部分溢洪道闸门泄水,加大泄量;若入库水量Q继续加大,库水位远高于汛限水位时,以保坝为主,溢洪道闸门全开,溢流堰形成敞开自由泄流。洪水过后库水位不超过相应时段汛限水位。水库遭遇设计洪水时,最高水位不超过788.54 m;水库遭遇校核洪水时,最高水位不超过790.50 m。

3 洪水调度具体建议

(1)桃曲坡水库受旱塬地区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瓶颈制约,极易造成“汛期不敢蓄水,汛后无水可蓄”的限制状态。可以充分、有效利用汛期弃水,通过实施水库动态汛限水位、降低低洞河道输水损失、建立备用水源地工程等措施实现对洪水的资源化管理。

(2)桃曲坡水库运行近40 a来,库区出现了明显的淤积和库底抬高现象,水库有效库容现仅820万 m3,严重影响着运行调度和效益正常发挥。泥沙的削减既要靠来沙的减小也要辅以适当的整治措施,必须引进成功经验和技术,增加水库排沙作用、延长工程寿命。

(3)水库流域主要布设7个雨量站点,最短为近1 h累计降水量,结合水库上游柳林水文站实测流量、降水量,实施人工预报。如遇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洪水汇流入库仅2~3 h,对于防汛指挥决策来说,在现有的测报条件下,短时间内将信息整合加工、分析研判有很大难度。应当加快建立洪水自动化预报系统,以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

4 结语

水库洪水调度工作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洪水调度方案逐步优化,工程防御能力显著增强,但在提高调度技术水平、精准预报手段方面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今后将结合科技化水利转型,更深层次科学合理调控洪水,实现对洪水性质的改变。确保水库枢纽工程设施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猜你喜欢

溢洪道闸门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平面定轮钢闸门的制造工艺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高低堰竖井溢洪道的研究与应用
岸坡弯道式溢洪道优化设计应用
高坝溢洪道挑流消能探讨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