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灌区专项普查数据浅析

2018-09-21

地下水 2018年5期
关键词:灌溉面积普查陕西省

(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陕西 西安 710003)

灌区专项普查是第一次水利普查主要内容之一,普查对象包括全省灌溉面积、灌溉面积在50亩及以上的灌区。历时3 a,全面摸清了陕西省的灌溉能力,查清全省的灌溉面积1 956.32万亩;查清全省的灌区4.05万处、灌溉面积1 688.23万亩、分布情况和灌排工程等基础信息,为建立全省灌区信息平台,谋划灌区建设长远发展思路,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1 灌溉面积分析

灌溉面积以村为单元开展普查工作,各县级普查指导员会同村委会普查员,对各普查对象单元进行数据采集和填报,再参照相关统计部门、国土部门中的资料进行比对分析,数据审核无误后,村委会进行确认盖章。本次灌溉面积普查是第一次采用同一标准、统一组织形式开展,数据基本真实准确,为全省灌溉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1.1 灌溉面积数量与分布

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灌溉面积1 956.32万亩,其中耕地灌溉面积1 792.17万亩,园林草地等非耕地灌溉面积164.15亩。根据统计资料,2011年底全省农业人口2 411.00万人,人均灌溉面积为0.81亩,相比全国人均灌溉面积0.76亩略高。2001-2011年10 a期间陕西省灌溉面积基本维持不变,并没有因为建设占地、种植结构调整、水源条件变化、工程损坏等原因造成灌溉面积衰减,源于通过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坡耕地治理等民生工程的实施,使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保证了人均灌溉面积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从区域分布来看,全省灌溉面积较大的市级行政区为渭南、咸阳、西安,分别为550.91、344.86、273.06万亩,分别占全省的比例为28.2%、17.6%、13.9%;灌溉面积较小的为杨凌、铜川和商洛,分别为8.48、20.83、29.04万亩,分别占全省的比例为0.4%、1.1%、1.5%。市级行政区灌溉面积见表1。

从水源工程类型来看,陕西省提水工程灌溉面积(含机电井)占全省灌溉面积6成以上,引水工程和蓄水工程灌溉面积各占灌溉面积1/5左右,详见图1。其中:关中地区多平原、河网,地下水资源也丰富,蓄、引、提灌溉均有,以提水灌溉为主,蓄水、引水灌溉次之,主要为机电井灌溉,灌溉面积为491.12万亩,占该地区灌溉面积的33.9%,其次为水库和河湖引水闸(坝、堰)灌溉,灌溉面积分别为318.78万亩、252.83万亩,分别占该地区灌溉面积的22.1%、17.5%;陕北地区地表水匮乏,沙漠、平原、沟壑相间,以提水灌溉为主,主要是机电井灌溉,灌溉面积为161.24万亩,占该地区灌溉面积的65.7%;陕南地区位于秦岭南麓,河流密布,众多丘陵分布其中,以蓄水、引水灌溉为主,主要为河湖引水闸(坝、堰)灌溉,灌溉面积为108.03万亩,占该地区灌溉面积的40.9%。

表1 市级行政区灌溉面积情况表 万亩

1.2 普查年份灌溉面积状况

全省2011年实际灌溉面积1 574.72万亩,其中:耕地实际灌溉面积1 452.37万亩(粮田实际灌溉面积1 269.08万亩),占全省实际灌溉面积的92.2%;园林草地等实际灌溉面积122.35万亩,占全省实际灌溉面积的7.8%。陕西省当年实际灌溉面积占灌溉面积的80.5%,实灌率不高,主要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务工经商,家中无人灌溉;水费较高,而农业经济效益较低,农民不愿意灌溉;田间灌溉工程设施配套不全,加之当年全省降水量较大,实际灌溉面积并不多(图1)。

图1 陕西省不同水源工程灌溉面积情况

1.3 高效节水潜力研究

本次普查填报了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微灌、喷灌面积,以下将三者的合计值简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陕西省1 956.32万亩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1 291.96万亩,占66.0%,但管灌、微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有271.88万亩,占13.9%,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251.73万亩,喷灌面积13.06万亩、微灌面积7.09万亩,全省高效节水灌溉以低压管道灌溉为主。详见图2。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主要适用于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陕西省作为果业大省,水果种植面积达1 681.85万亩,但仅有1/3的果园具有灌溉条件,特别是秦岭北麓、渭北塬区和陕北山区“三北”地区,虽是全省优果区,但自然降水不足,灌溉设施不配套,果园普遍缺水,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供了巨大空间。“十三五”期间,全省将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0万亩,果园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提高到5成,高效节水灌溉将作为今后农田水利建设的方向发展潜力很大。

图2 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构成图(单位:万亩)

1.4 耕地灌溉情况分析

2011年末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即为耕地灌溉率。全省耕地面积为4 290.79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 792.17万亩,耕地灌溉率41.8%,耕地灌溉率较低,抗旱能力不强,地区分布也不均衡,主要由于我省自然条件限制,山区、丘陵耕地大多没有灌溉条件,陕北风沙滩区水资源又缺乏,灌溉率关中地区要明显高于陕南和陕北地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发展进程推进,耕地有效灌溉面积随着建设占地逐年减少,加之喷灌、微灌、低压管道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设备也由于设施老化损毁、灌溉成本较高等多种原因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导致耕地灌溉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5%。

2 灌区调查研究

灌区普查是以2011年底之前所有已建灌溉面积50亩及以上的灌区为单元开展,规模界限为2 000亩,2 000亩及以上灌区详细普查灌区的规模、水源工程类型、灌排渠系、管理情况等内容;50(含)~2 000亩的灌区简单普查,只用了解灌区名称、水源工程类型等基本信息。

2.1 灌区规模分析

全省设计灌溉面积30万亩及以上灌区12处,灌溉面积817.6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万(含)~30万亩的灌区168处,灌溉面积357.13万亩;50亩(含)~1万亩的灌区4.03万处,灌溉面积513.45万亩。

从灌区规模结构来看,大中型灌区占全省灌溉面积的60%,工程设施基本完善,运行管理相对先进,对我省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占40%左右,普遍设施条件差,管理落后,但工程改造增产潜力大,自2003年以来,大幅度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后,已经有很大的改观。

2.2 灌区分布状况

50亩及以上灌区4.05万处,灌溉面积1 688.23万亩,占全省灌溉面积的86.30%。主要是由于灌区普查未包括灌溉面积50亩以下很小的灌区。关中地区灌区数量最多,为2.85万处,占全省灌区总数的70.4%,灌溉面积也最大,为1 336.31万亩,占全省灌溉面积的79.1%;陕北地区灌区数量其次,灌溉面积也其次,陕南地区灌区数量最少,灌溉面积也最小。

从陕西省情况看,灌区分布极不均匀,灌区大多集中在关中地区,全省12个大型灌区,关中占了11个,而山区县只有少量的50~2 000亩灌区。主要由于关中地区地形平坦,耕地资源丰富,水源充沛,灌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而陕南地区虽然年降水量较大,河流资源丰盛,但受地形条件限制,加之农民靠天吃饭的惯性,灌区发展数量较少。

2.3 灌区管理现状

陕西省2 000亩及以上灌区共有管理单位358处,其中单位性质为事业单位的193处,集体的119处,其它类型的46处;隶属省级的5处,地级的15处,县级的155处,乡级的103处,村级的74处,其它隶属关系的6处。共有用水户协会1 258处,管理灌溉面积369.74万亩,占全省2 000亩以上灌区灌溉面积1 237.00万亩的29.9%。说明我省灌区群管组织管理发展比较慢,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设亟待加强,应推进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设,强调用水户参与和机构的独立性,使其真正自主管理、经营和充分发挥作用。

规模以上灌区应收水费为27 501.1万元,实际收取的水费为24 649.89万元,水费实收率达到89.6%。主要是因为部分灌区灌溉采用的是临时引水设施,难以进行监督和水量统计,造成水费征收困难;水管体制改革后,部分灌区实行财政补贴,减少群众浇地负担,水费也相应降低。

规模以上灌区的0.2 m3/s以上的灌溉和灌排结合渠道23 220.7 km,其中衬砌长度13 633.9 km,渠道衬砌率58.7%。2000年后完成衬砌长度2 232.7km,占总衬砌长度的16.4%,说明近十多年来,我省灌区渠道衬砌整体力度不大,尤其是中小型灌区,大部分渠道衬砌于上世纪,渠道工程老化失修严重,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3 结语

通过本次灌区专项普查,查清了陕西省的灌溉面积及灌区数量、分布、管理等基础信息。总体上来看,全省灌溉面积1 956.32万亩,其中耕地灌溉面积1 792.17万亩;50亩以上灌区灌溉面积1 688.22万亩,占全省灌溉面积的86.3%,灌区为我省农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提供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和物质保证。但目前全省总体的耕地灌溉率在40%左右,而且灌溉面积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陕北和陕南地区只有部分中小灌区来保证灌溉,灌溉面积发展不是很均衡,尤其近年来我省局部地区出现大旱、冬春连旱的现象,暴露出灌溉设施薄弱、灌区管理落后等问题。建议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灌区更新改造力度,创新工程运行管护机制,保障工程正常发挥效益,恢复失灌灌溉面积,发挥灌区经济、节水与生态及社会效益;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投入力度,改变传统灌溉方式,在陕北缺水地区发展新型生态农业,提高灌溉用水效率,达到农业全面提质增效;深化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的农业水价机制,加大灌区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用水合作组织多元化发展,积极引导其参与其灌区田间工程建设管理,明晰灌区田间工程产权,落实田间工程管护主体。

猜你喜欢

灌溉面积普查陕西省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灌溉面积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