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数量倒数第一 净利润正数第四浙江国有企业活力从何而来?

2018-09-21樊正威

山东国资 2018年9期
关键词:省属国资国资委

□ 本刊记者 樊正威

许多人的印象中,浙江最发达的是民营经济,但实际上,在近10年的时间里,浙江的国有经济发展也势头强劲。

截至2017年底,浙江国有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倒数第一,只占全国国有企业数量的1.81%,却实现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净资产、净利润、总营收三项指标在全国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七。

截至2017年末,浙江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1万亿元、净资产4452亿元,分别比2012年底增长90.8%、127.6%;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30亿元、利润总额322亿元,分别比2012年底增长42%、78.2%。上述4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5月7日至9日,本刊记者到浙江采访,试图了解浙江国有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未来浙江国企国资的发展思路,以及对山东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借鉴意义,供参考。

咬定主业不放松

“近年来,我们聚焦主业发展、打造领军企业,国有资本在基础性领域和优势行业集聚度达85%以上。”浙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冯波声说。

通过资产整合、管理输出相结合,浙江省国资委积极推进全省机场资源整合,成立省机场集团,打造省级航空大平台。目前,全省海陆空三大省级交通产业平台已搭建完成,资源整合效应逐步显现,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突破10亿吨大港,浙江省交通集团2017年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超500亿元。同时,浙江国贸、浙江海港等集团积极推进下属企业重组整合,物产中大、浙江机电两家集团完成民爆资产整合。其中,物产中大集团连续5年跻身世界500强企业名单。

“2018年,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做强做精主业。我们要求各企业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主业发展方向,强化战略引领,突出主攻方向,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增强保障经济安全运行的能力。”冯波声说。

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

“实施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是浙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抓手和主要途径。”浙江省国资委副主任刘盛辉说。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是53.3%。而浙江省国资委的目标是,2018年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要达到58%;2020年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5%左右,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到25家左右,每家省属企业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培育形成超过10家市值200亿元以上、5~7家市值500亿元以上、2~3家市值100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

如何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浙江省国资委提出,分层分类推进企业上市。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的要求,全面梳理筛选可上市优质资产,建立分层次、分行业、分梯队的股改培育清单,形成上市后备资源库,努力清除上市障碍,加快实施股改培育。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上市资源为目标,开展对外投资和并购重组,积极获取新增上市平台。

省属企业要发挥现有上市公司平台作用,通过增发、购买等方式将主业资产和优质资产注入,通过股权合作、资产置换等方式将同质化业务板块跨集团注入,提升上市公司实力,积极培育上市龙头企业。用好现有上市公司资源,2020年前均要开展资本运作,对部分市值偏低、主业不突出的上市公司适时进行重组,激活壳资源,注入新主业。加强省市县国企、民企之间并购重组,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管资本,“最多跑一次”

2月22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的一番讲话,让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齐鲁大地尽人皆知。

浙江省国资委提出,要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出台省国资委职能转变方案,厘清出资人监管职责边界,强化管资本重点职能,明确取消、下放、授权的监管事项。结合监管职能调整优化,对前期公布的责任清单、现有监管制度体系和工作业务流程进行再梳理再完善,确保职能定位更加明确清晰、监督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持续改进监管方式。按照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考核的要求,围绕企业投资并购、产权变动、财务评价、考核分配等重点环节,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分类监管。

今年,浙江省国资委将修订完善新一轮业绩考核办法,推进“一企一策”差异化、精细化考核。加强信息化监管,全面启用全省国资监管信息化平台,推动信息化与监管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稳步推进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强改进外派监事会全过程监督,分层分类深化监督成果运用,建立问题整改销号台账,形成监督工作闭环。加强出资人、监事会与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协同联动,建立监督会商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浙能集团积极实施机组节能增容改造

“金子”发光需要时间

浙江国资系统一位负责人认为,人才问题是制约当下国企国资改革与未来发展的最大问题。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国企改革发展的未来。

浙江省国资委要求,省属企业要贯彻落实浙江省《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行动纲要》,完善省属企业人才政策体系,打好“引育用留”人才工作组合拳。深化“五个一”人才工程,重点以杰出出资人才、经理人才、党建工作人才为主体,打造“红色企业家”队伍。大力推进“领航”人才、“浙江制造2025”人才、“互联网+”创新人才、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更多“国千”“省千”等高端人才到浙江省属企业创新创业。

要树立招聘是要人才而非要人员的理念,选人要公开化,重在人员经营能力及技术水平,用人尽其所长;薪酬机制要从“大锅饭”转向以岗定薪,建立市场管理机制,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要打破用人论资排辈的陈腐理念,减少员工层级,在人才的使用上,基本标准应该是“一切由业绩说了算”,不能有特殊员工的存在。

一位在山东从事物流业的浙商告诉记者,个别山东国有企业存在短视现象:“有的企业投了一个有前景的项目,暂时没收益,就退出了,但退出没多久,这个项目就开始盈利了。”事实上,对人才的使用也存在类似问题。“金子”的发光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招聘的高科技人才确实有真才实学,即使暂时没有成果,先养2年都不要紧。

全球最大的41.9万吨超大型油轮“泰欧”轮成功靠泊宁波舟山港大榭港区实华二期原油码头

梦想引领未来

3月3日,一位在广东工作的山东老乡写了《从广东到山东,我们不是落后,是梦想不够!》一文,他以对家乡的热爱之心写了这篇很长的见闻式文章,盼望山东发展理念要更先进一些,梦想要“再大一些”。

上世纪80年代的浙江国企改革人物冯根生指出,对企业家来说,有60%把握的事,就可以去做;有70%把握的事,得抢着去做;等到事情有了100%把握时,再去做就太晚了。在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中,如果我们什么事情都要等到上级表态支持了再去做,结果只能是痛失发展的大好机会。

南方人对事业和发展的追求和热情,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如浙江省龙游县国资委主任洪士友,从其他政府部门调到县国资委后,带领全县国资系统工作人员,积极构建“1+9”国资体系。即建立1家母公司从事资本运作,9家子公司分别从事工业平台、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板块投资,形成了县国资委负责监管、母公司负责投融资、子公司负责经营、职能部门负责业务协作的工作格局。通过将各类资金汇集至母公司,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剂、账户监控,汇“小水坑”为“大水池”。目前有52家单位120个账户的资金实现入池管理,归集资金达到4.26亿元。资金池建立以来,资金集聚使用,周转速度加快,减少了资金沉淀,周转率高达320%。

浙江国资系统主要问题

浙江省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周日星也坦率地指出,浙江国企国资的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省属企业整体营收、利润等结构不够合理,容易受市场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可持续发展基础还不够实;国有资本在中高端产业领域占比不高,一些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储备不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尚有差距;有的企业改革推进还不够快,市场化经营机制仍不够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企业重大决策不规范,风控体系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到位,仍存在不少风险事项;同时,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还需加快,监督力量之间协调配合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对山东的国企国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猜你喜欢

省属国资国资委
国资委:国企央企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布局力度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40家省属企业捐款1000万元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2015 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状况调查概述——以某地14 所省属本科院校预科生为例
省属企业挺纪在前 实现弊革风清
——山西省国资委举办专题讲座
探究国资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陕西国资委出台措施指导企业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