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估研究
2018-09-21王怀虎
李 钦 王怀虎
(兖煤矿业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邹城 273500)
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逐渐向深部转移,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也显著增大。针对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评价,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1-2]。
1 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位于221盘区西部,也是本矿井第一个布置的2-2上煤层工作面。西为221上18工作面,南到DP53H油气井保护煤柱,北到吉祥福慧寺保护煤柱边界,东为221上01工作面。工作面倾向长330m,走向长829.5m。煤层厚度为4.39~6.49m,平均5.43m。煤层倾角0~3°,平均1°。煤层结构复杂,大部分含1~2层泥岩夹矸,煤层普氏系数(f)一般在1.71左右。煤层顶底板情况如表1所示。
2 冲击地压危险监测方案
石拉乌素矿井煤层埋藏较深,压力大,掘进过程中煤炮频繁,顺槽施工和工作面回采期间必须进行冲击地压监测,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根据其地质特点决定采用钻屑法监测检验煤体冲击危险,从而对工作面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估[3]。221上17综采工作面平面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表1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图1 221上17综采工作面平面位置示意图
2.1 工作面掘进期间监测方案
监测点布置在回风顺槽,监测孔眼深均为14m,钻孔直径42mm,监测孔布置在煤层中,当现场由于地质条件影响,岩石中无法打监测孔时,调整监测孔位置,监测孔必须在煤层中施工,距巷道底板1.5m左右。监测孔布置图如图2所示。
掘进过程中,每掘进14m,迎头施工一个监测钻孔,西帮每30m施工一组监测孔,一组施工两个监测钻孔,监测钻孔距迎头的距离分别为15m、30m。东帮每施工10m施工一个监测钻孔,监测钻孔距离迎头的距离为10m。掘进过程中遇断层、构造带时,断层前后10m在巷道两帮各施工1组监测钻孔,一组2个钻孔,眼深14m,间距15m,第一个钻孔布置在距断层面5m位置处。
图2 监测钻孔布置示意图
2.2 工作面回采期间监测方案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通过施工应力监测系统,加强冲击地压监测,两顺槽每隔25m施工一个测站,每个测站安装两个测点,深度分别为12m和7m,间距为2m,测站随工作面推进往前挪移,确保安全监测距离不小于200m。钻屑法煤粉监测设计孔深14m。
在工作面回风顺槽内帮和胶带顺槽内帮,超前150m范围内进行煤粉监测,监测孔布置在应力在线监测系统反映的高应力区域,每天早班监测一次,应力较低、动力现象较弱时,第一天在超前工作面60m布置监测孔,第二天在超前70~150m范围内布置监测孔。
3 冲击危险性评估
对221上17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估必须具有针对性,主要采用综合指数法和可能性指数诊断法。
3.1 综合指数法评价
综合指数法评价用于对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评价,以便正确地认识冲击地压对矿井生产的威胁[4-5]。其核心表达式为:
由评定工作面的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影响的冲击危险综合指数,可判定221上17工作面冲击危险综合指数,根据(1)式得出:Wt=max{Wt1,Wt2}=max{0.14、0.44}=0.44。
由此可见,221上17开采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等级评定综合指数Wt=0.44,属于弱冲击危险性。
3.2 可能性指数诊断法评价
应力状态和煤岩体的性质是发生冲击地压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采用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指数诊断法为基本方法进行综合研究[6]。
(1)测试和计算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
煤层的弹性能量指数Wet=1.27。
(2)计算应力和冲击倾向性各自对“发生冲击地压”事件的隶属度
应力对“发生冲击地压”事件的隶属度计算公式为:
应力隶属度
式中:
Ic=kγH/σc,在 221上17 工作面应力集中区域,k=2.0,Ic=23.5MPa/7.63MPa= 3.0。
即采动应力对“发生冲击地压”事件的隶属度为:
冲击倾向性对“发生冲击地压”事件的隶属度计算公式为:
倾向性隶属度
式中:
Wet-弹性能指数。
工作面Wet为1.27。
(3)计算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指数
(4)诊断某一点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表2,初步确定某一点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
表2 冲击地压发生可能性评价指标
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指数U=0.82,具备了能够发生冲击地压的应力条件,如果不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工作面很可能发生冲击地压。
4 冲击地压防治
4.1 两巷超前支护
(1)回风顺槽冲击地压区域超前支护
回风顺槽冲击地压区域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60m。靠近切眼处布置3组顺槽支架支护距离20m,顺槽支架外离内帮2.0m布置1路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距离40m,单体间距2m,确保总支护距离不小于60m。
(2)胶带顺槽冲击地压区域超前支护
胶带顺槽冲击地压区域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60m。靠近切眼处布置3组顺槽支架支护距离20m,顺槽支架外沿转载机电机外沿200mm布置1路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距离40m,单体间距2m,确保总支护距离不小于60m。
4.2 钻孔卸压
在掘进、回采期间实施大直径钻孔卸压,钻孔直径100~120mm,钻孔深度20m,高度在1.2~1.5m之间。在内帮进行施工,间距2.0m,当采用2.0m间距无法完全释放应力进行解危时,将孔间距改为1.0m,进行密集排煤粉卸压。
4.3 矿压观测
加强矿压观测,掌握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提前预测来压位置,确定采动影响范围及支撑压力分布变化规律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依据工作面地质、周边状况以及相邻矿井在开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和支护状态、强度及安全提供合理的支护参数。
5 结论
(1)根据 221上17工作面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出了221上17开采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危险状态等级评定综合指数Wt=0.44,属于弱冲击危险性。
(2)根据可能性指数诊断法评价,221上17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指数U=0.82,具备了能够发生冲击地压的应力条件。
(3)221上17工作面掘进、回采期间采用煤体大直径钻孔卸压、爆破卸压等措施,设立防冲机构加强管理,制定并严格实施防冲规章制度,有效防治冲击地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