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称拱塔斜拉桥风场及结构力学特性
2018-09-21孟令藏
孟令藏,毛 毳
(天津城建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天津 300384)
异形拱桥因其构造新颖奇特,近年来越来越常见于实际工程之中[1].对于异形拱桥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桥梁的外形设计、整体稳定性分析、抗震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以及施工监控等方面[2-4],而对拱桥风场特性及拱塔在风场中的力学特性研究较少.在我国公路桥涵抗风设计规范中,也没有关于异形拱桥在抗风设计方面的相关规定.本文以山西省太原市北中环桥[5]中跨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雷诺平均法,研究反对称拱塔斜拉桥风场特性及拱塔在风场中的结构力学特性,以期为此类拱桥设计提供参考.
1 工程背景
北中环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北中环与汾河交点处,由西向东依次跨越滨河西路、汾河、滨河东路,为五跨反对称拱反对称索面拱塔斜拉桥.桥梁跨径为(65+45+90+45+65)m,桥宽 43.5 m,全长 310 m,双向8车道.斜拉塔为钢拱,拱轴线采用二次抛物线,主梁为钢箱梁,主梁与钢拱之间设有反对称斜拉索.桥上5个钢拱塔,跨中拱塔最高,78 m,边跨两侧拱高48 m,次边跨拱高63 m.北中环桥立面如图1所示.
2 风场的数值模拟
2.1 模型与模拟方法
北中环桥中跨在河流中间位置,对风荷载比较敏感,因此,本文取中跨(90 m)作为节段模型,采用定常雷诺平均方法(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简称RANS)[7]对节段模型风场进行模拟.
图2 流场计算域三视图
2.2 流场计算域的建立与参数设置
2.2.1 计算域的选取
根据流体计算模拟理论,流场计算域的尺寸选取应满足阻塞率小于3%[8]的要求.阻塞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Ab为建筑物最大迎风面积;Ad为流域横截面面积.
参照桥梁节段模型尺寸和阻塞率要求,流场计算域取890 m×840 m×1 683.5 m.其中,流场入口到结构正面距离为680 m,出口到结构背面距离为960 m,两侧到结构侧面距离为400 m,计算域上边界到拱顶距离为750 m,底边界到桥面底部距离为20 m.结构在计算域内摆放位置如图2所示.对模型及流场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约500万个单元.
2.2.2 流场的边界条件与求解控制参数
表1为流场的边界条件设置,其中vz为入口处不同高度处的平均速度.
表1 流场边界条件参数设置
vz速度方向平行于x轴,大小按照指数率[9]风速剖面进行计算
式中:zb为标准参考高度,m;z为离水面高度,m;α为地面粗糙度指数,在大气边界层内可认为是常数,本工程所处地理环境属于A类地面粗糙度,故取0.12;vb为标准参考高度处的平均风速,m/s,取太原百年一遇风压,其中w0=0.45 kN/m2.
因为拱塔是曲体拱,标准模型k-ε对带有弯曲壁面的复杂湍流运动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重整化的RNG k-ε模型相对更为合适.RNG k-ε模型求解控制参数[10-11]见表2.
表2 求解控制参数
2.3 风场特性分析
2.3.1 拱塔风场特性分布
工程中,反对称拱塔截面呈六边形,拱顶处横截面风场速度矢量图和压强分布云图如图3-4所示.
图3 拱顶截面风场速度矢量图
图4 拱顶截面风场压强分布云图
由图3可知,在迎风面气流沿拱塔上下边界发生分离,绕过两侧,在尾部附近出现边界层分离,在拱塔背风面形成少量回流,无旋涡出现.由图4可知,正压区出现在迎风面,风压自风入口方向逐渐增大,最大正压值出现在尖角,以尖角为中心向两侧对称减小;拱塔上下边界及背风面出现负压,背风面负压对称分布,向风出口方向逐渐减小.
2.3.2 主梁风场特性分布
扁平箱梁跨中横截面处流速分布如图5所示,相应的压强分布云图如图6所示.
图5 梁跨中横截面流速分布
图6 梁跨中横截面压强分布云图
由图5可知,梁横截面长宽比大,迎风面处气流沿桥面上下边界发生分离,分别在上下边界层内形成速度梯度,紧贴结构壁面处流速为零,并由近边界向远离边界逐渐增大,直到达到来流速度大小;背风侧有少许回流,但无旋涡脱落.由图6可知,主梁迎风面受正压,最大压强为920 Pa,风压梯度较大;背风面受负压,最大压强为-902 Pa;梁上边界受正压,压强梯度较小;梁下边界受负压,两钝角处压强呈对称分布,压强梯度较大.
2.4 拱塔截面形状对风场特性的影响
对拱塔建立局部坐标系,得到结构模型见图7.
图7 结构模型
由于拱塔对风载非常敏感,在保证用钢量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取正方形、圆形作为拱塔截面形式进行流场模拟,并与原六边形截面进行对比分析.正方形、圆形及六边形截面拱顶处压强分布云图如图8-10所示.提取x轴线正向各点处压强值,分析不同截面形状压强梯度变化,如图11所示.
图8 正方形拱顶截面风场压强云图
图9 圆形拱顶截面风场压强云图
图10 六边形拱顶截面风场压强云图
图11 不同截面形状拱塔沿x轴风场压强曲线
由图8-11可以看出:不同拱塔截面形状周围的风场压强分布不同;圆形截面由于流线型布置,对气流分离作用小,风场压强值最小,扰动最小;六边形拱塔压强比圆形拱塔的大,由于前缘尖角对气流的分离作用,使得其拱塔压强比正方形情况略小;正方形截面迎风面气流分离作用最强,压强最大,扰动最大.
3 结构风载力学特性模拟
3.1 结构模型及材料参数
(1)单元类型选择.反对称拱塔斜拉桥拱塔及主梁采用solid185实体单元,拉索采用link180受拉线单元模拟.
(2)材料简化及参数.由于实体拱塔结构两端分别自拱脚向拱顶2 m内灌注混凝土,所以对该混合区按等效刚度原则计算弹性模量,按等质量原则计算密度,拱塔其余部分取钢材弹性模量和密度.桥面取钢材弹性模量和密度.
(3)约束情况.根据实际工程约束情况,梁两端采用简支约束,拱塔两端设为全约束.
(4)荷载布置情况.由于对风场进行稳态模拟,故将风稳定后的压强传递到结构上进行静力分析.
(5)不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将结构视为均质弹性体.
拱塔及主梁材料参数如表3所示.其中,钢材采用Q345qD,混凝土等级为C40.
表3 材料参数
3.2 拱塔在风场中的力学特性
图12给出了拱塔在风场中的变形矢量图.
图12 拱塔风场总变形矢量图
由图12可以看出:风载作用下,拱塔发生较大变形,拱顶两侧变形较大.选取拱塔轴线若干点,提取各点处沿各轴向变形量和总变形量进行对比,见图13.
图13 拱塔轴线各提取点的变形量曲线
由图13中x轴向变形曲线可以看出:从一侧拱脚向拱顶沿拱轴线方向,变形先增大后减小,从拱顶向另一侧拱脚沿拱轴线方向,变形先增大后减小;在拱顶两侧3/5拱高处,出现拱轴线上最大变形;拱轴线的总变形量与沿x轴向变形量变化规律相似,由此可知,拱塔总变形变化由x轴向变形量决定;同时y轴向变形小于x轴向变形,拱塔两侧变形方向相反,一半拱塔竖直向上,一半拱塔竖直向下,轴线上最大变形位置不变,在拱顶两侧3/5拱高处;而z轴向变形量最小,分布规律相同,最大变形位置不变.由于拱塔受到拉索的空间拉力作用,拉索的分布不对称性引起反对称拱塔最大变形位置的特殊性,有别于一般拱桥拱顶所出现的最大变形.
4 结论
(1)在拱塔周围一定范围内风场压强受扰动较明显,不同截面形状正压区和负压区分布形状不同和大小范围不同;正方形截面压强最大,六边形截面压强次之,圆形截面压强最小.对于风载作用下的反对称拱塔斜拉桥,为了减小结构对风场的扰动,并考虑到风向角度的影响,选择圆形拱塔截面较为理想.
(2)扁平主箱梁背风面出现边界层分离,有少量回流,尾流区未出现旋涡.扁平主梁对原有流场状态扰动范围相对较小,尾流区无旋涡出现,降低了风场因自身受到扰动所引起的对结构的反作用.在考虑风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反对称拱塔斜拉桥宜选择扁平主梁形式.
(3)反对称拱塔斜拉桥在风载作用下,斜拉索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拱塔轴线上最大变形不在拱顶处,而是在3/5拱高处,两侧各有最大变形点,且关于拱顶对称分布.一般拱桥拱塔轴线最大变形多出现在拱顶处,而由于反对称拱塔斜拉桥拱塔变形不同于一般拱桥,因此对其特殊的变形位置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抗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