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宁夏回族成人痔病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

2018-09-2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6期
关键词:痔病肛肠回族

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痔病(内痔、外痔、混合痔)属常见病、多发病[1],而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自治区)是国内回族主要聚居地,回族人口约占宁夏总人口数的34.77%,回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但目前对回族成人肛肠疾病发病情况及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相关报道不多。为此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调查了自治区部分地区肛肠病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掌握新形势、新环境下宁夏回族人群肛肠疾病发病情况,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该地区肛肠疾病的防治和健康促进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宁夏回族自治区18岁以上的城镇社区及农村居民中常住的回族民众(在当地居住≥5年)。按照2015年GDP排名,从所辖的四市16个县区中选择经济水平较好、经济水平中等、经济水平较差的三层按照随机抽样法(抽签法)确定四个地区(银川市北环回族聚居区、南关回族聚居区,灵武市、吴忠市、海原县)。被抽到的地区选取的被调查人数分为两部分:其中一半随机抽取一个城镇回族居民覆盖区域的进行调查,事先联系当地街道办事处以做好调查的准备工作。一半随机抽取选取农村回族居民覆盖区域的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均为银川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医务人员,深入到被抽取的调查点,采用自行设计的《宁夏回族成人痔病临床研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生活与工作方式、饮食及生活习惯和肛肠疾病患病情况等。所以调查对象安排到指定地点集中由副主任及以上医师进行专科检查后并确诊。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参加调查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熟悉调查流程,调查员对调查表格进行及时的自查和互查。调查结束后由各级质控人员进行调查表格的书面复核,防治有缺项和漏项。

1.4 诊断标准及分型 参考《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痔的诊断标准[2]。便血或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和疼痛;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肛管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中医辨证分四型:①风伤肠络证:大便滴血、射血或带血,血色鲜红,大便干结,肛门瘙痒,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浮数。②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门肿物外脱、肿胀、疼痛,便干或溏,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③气滞血瘀证: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欧血栓形成,或有嵌顿,表面暗红、糜烂,疼痛剧烈,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④脾虚气陷证:肛门肿物脱出肛外,不易复位,肛门坠胀,排便乏力,便血色淡,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1.5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痔病临床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型分型,年龄在18 周岁以上74周岁以下者,性别不限。

1.6 排除标准 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妊娠及心、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者;活动受限者;近1周外用各种痔疮栓、膏等影响观察者;无法耐受检查者。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其中有序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χ2趋势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1008份,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回收率为99.2%。其中男性487人,占48.7%;女性513人,占51.3%。调查人口中已婚人群居多,共780人,占78.0%;调查人员中,年龄最小者为18周岁,年龄最大者为75周岁。未婚178人,占17.8%;离异、丧偶共占42人,占 4.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252人,占25.2%;本科及以上人191人,19.1%。在业人员780人,占78.0%;离退休、在校学生和待业或失业人员共220人,占22.0%。

2.2 痔病患病情况与中医证型分布 调查1000人中,城乡居民痔病患病总人数为 524人,总患病率为52.4%,二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P>0.05)。从痔病中医证型分布来看,湿热下注证患病率较高,风伤肠络患病率较低。见表 1。

表1 痔病发病率与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2.3 痔病年龄与性别分布 自治区成人痔病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55~64岁(城市65.57%,农村63.56%),18~24岁组患病率最低(城市37.21%,农村36.17%)岁。同一年龄组间城市与农村痔病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加痔病患病率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痔病发病率与性别分布

2.4 生活习惯、工作及饮食方式对痔病影响因素 经比较发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就业情况、生活和工作方式、饮食及生活习惯、不同心理状态、不同排便习惯、肠疾病家族史、体重指数等因素与肛肠疾病患病率均存在关联;血压、是否定时排便等因素与肛肠疾病患病率均无明显关联(P>0.05)。而工作紧张、高温、潮湿工作环境下工作的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较高,而生活规律的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较低。在饮食方面,每天定量喝水、蔬菜和水果摄入频率越高的居民痔病患病率越低,而经常摄入辛辣食物、肉食则患病率较高。见表3。

表3 回族成人生活习惯、工作与饮食方式对痔病影响因素分析

2.5 心理状态、排便习惯对痔病影响因素 心理状态方面,性情急躁、对自己生活很不满意、近1年经历过重大挫折者痔病患病率较高。有肛肠疾病家族史、平常排便时间较长、有忽视或抑制便意的人群痔病患病率较高。见表4。

表4 心理状态、排便习惯对痔病影响因素分析

续表4表4心理状态、排便习惯对痔病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项目调查人数患病人数 患病率/%肛肠疾病家族史有13611081.18无86439745.95体重轻523261.53正常56224944.33偏胖38622658.55血压低血压663350.00正常68634950.85高血压24851.06

2.6 对痔病的认知、治疗情况 自治区仅有20.7%的回族成人居民接受过有关痔病的宣传教育,其中农村地区(12.40%)显著低于城市居民(29.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0,P<0.05)。城市痔病人群接受治疗率为38.18%,高于农村治疗率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9,P<0.05)。

3 讨论

调查发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成人痔病发病率为52.4%,高于国内平均水平(51.56%)[2]。痔病患病率男性(24.3%),女性(28.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多考虑与女性妊娠、分娩及喜辛辣饮食、易便秘等因素相关[3-4]。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55~64岁,18~24岁组患病率最低,且随年龄增加痔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年龄增加、活动量较少,饮食不规律,且该年龄段人群肠道功能逐渐退化,又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口服药物,导致排便不畅,进而久蹲久坐,影响肛周局部血液循环,导致或加重痔病[5]。痔病发病率与中医辨证分型可见,湿热下注证患病率较高(39.50%),脾虚气陷型次之(26.71),风伤肠络患病率较低(14.50%)。

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欠发达,回族民众因劳作,长久保持一姿势,会导致肛门部的血液循环不畅,肛垫组织容易充血肿胀;或者负重远行,高强度的工作,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使盆腔内血液流通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静脉壁张力下降,血管容易淤血扩张,引起痔病。回族民众饮食注重色香味俱全,尤为喜用香料来调味。喜甜食、油炸类食物,以牛羊肉为主,饮酒、吸烟较少。饮食油腻,致使脾胃运化失司,湿邪下注大肠,可见湿热下注型。因回族民众较为保守,加之痔病的发病部位较为隐私,很多患者因羞于启齿,不愿就医治疗,部分患者选择自行购买药物治疗,临床上容易延误诊治,日久病情由实证转为虚证,则可见脾虚气陷型患者较多,且年龄较大,尤以女性患者为甚。

经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回族民众痔病患病率与生活、工作及饮食方式密切相关。尤其与生活工作紧张、工作环境高温、高湿,从事高强度负重工作者的人群痔病患病率较高。还与不良姿势(久坐、久蹲、久站)、体育锻炼、生活规律、睡眠时间有关。调查还发现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是导致痔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考虑因辛辣食物会直接刺激消化道的粘膜,造成粘膜的血管充血,结直肠功能絮乱,从而诱发痔病的发生[6]。排便习惯异常,会使粪便在肠道中时间增长,压迫肠壁,导致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增加肛肠疾病发生的机会;另一方面,便秘时排便用力,腹压增加,进一步增加了直肠静脉回流受阻[7]。

调查结果显示,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欠发达,回族群众对肛肠疾病的认知率较低,多数人认为痔病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因为羞于说出口而不愿去医院诊治疗,出现便血、疼痛等不适症状往往就诊于私人诊所或非专科医院治疗,存在延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的风险。所以回族人群对痔病病的认知程度不够,也与大都居民文化程度偏低,未接受过肛肠疾病的宣传教育有关,也提示我区应在加强基础肛肠疾病的认识及宣传教育。

猜你喜欢

痔病肛肠回族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芩蓟凉血合剂治疗I、Ⅱ期出血性痔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清热利湿法对减少痔病术后水肿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析宁夏回族成人痔病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
基于“护场”理论探讨清热化瘀法促进肛肠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机制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