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诀”激活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
2018-09-21◎
◎
近年来,沈阳市皇姑区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沈阳建设“四个中心”的征程中,深研城市基层党建内核,念好“统、联、创、融”四字诀,激活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
树立全局观念,在“统”上做文章
——统筹三级工作体系。皇姑区注重顶层设计,召开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出台《皇姑区关于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强化区、街、社三级联动,构建社区党建网格,织密服务和管理网络。根据各街道区位、党建基础等情况,差异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对商务基础雄厚的,重点在推进基层治理的同时打造楼宇党建、商圈党建;对历史遗留问题多的,重点在兜底民生、平安创建方面着力。
——统筹街道管理权限。皇姑区实行区委常委联系街道制度,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压实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将其作为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树立大抓基层的导向,取消街道招商引资指标,试点下沉各类执法资源,建立职能局与街道社区互联互动机制,赋予街道社区对职能局科、队、所负责人的选择权、评价权。
——统筹社区减负增能。出台《皇姑区进一步推进试点社区减负放权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社区事务,减轻社区负担,将公安、市场监管、环保、执法环卫、物业等相关单位纳入社区工作体系,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发挥社区对属地事务的统筹作用,探索网格自治服务模式,改变原来封闭、前台式办公方式,强化精准服务。
——统筹谋划基础保障。皇姑区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留存党费为辅的基层党建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强阵地建设,注重发挥“一室多用”的综合效应;着力打造“皇姑区党群活动中心”“三台子街道党群活动服务中心”“120中学红色驿站”等品牌点位;加强人员保障,实行社区工作者工资保障体制,并将社区党务工作者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打破区域壁垒,在“联”上求突破
——与属地单位联建。皇姑区出台《皇姑区关于建立社区党建“一核多元、共治共享”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按照推荐、遴选、批复、公示、聘用的程序,建立社区大党委124个。以组织资源引导整合服务资源,推动资源配置利用效果最大化,98家驻区单位服务设施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开展“红色共享”主题活动,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联建党员教育基地。
——与“两代表一委员”联手。根据换届后人员变化,皇姑区重新调整各社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名单,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积极性,以“请进门”听意见、“走出门”找问题的方式,采取代表委员接待制度和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工作措施,引导代表委员关注基层治理和项目推进。一年来,“两代表一委员”共接待居民1613人次,解决问题273个。
——与党员志愿服务联动。皇姑区依托学雷锋志愿服务协会,充分发挥党员志愿服务团队的作用,开展为老、助残、济困、调解、创城等公益活动。目前,社区自管党员成立志愿服务团队290个,驻区单位在职党员成立志愿服务团队163个。
皇姑区司法局党员干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与社会组织联合。皇姑区大力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重点培育协会商会、科技文化、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发展格局。同时,着力在社会组织发挥作用过程中拓展组织和工作覆盖面。近年来,全区已有195家社会组织成立党组织,在参与公共服务、发展先进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提升党建品质,在“创”上出实招
——以问题导向引领创新。皇姑区探索实施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协商议事六步法”,创造了主持中立、动议明确等社区居民议事“皇姑十条”,拓宽社区民主协商渠道,增强社区民主自治能力。构建“1+3+N”的基层治理框架,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搭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协同平台,吸纳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等主体共同参与进行多元共治。
——以需求导向引领创新。皇姑区积极探索网格自治新模式,抓好“微自治”,进行社区四级网格(总网格长、包片网格长、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理团)试点工作。居民可根据自家所在网格区域信息找到对应网格员,通过网格员联系相关问题的负责人,居民需求即可迅速得到关注解决。各街道社区推出错时工作制、代办服务制、一次性告知制等便民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多项业务。在试点社区下放便民事项,将原来166项事务归并整合为98项便民事项。
——以效果导向引领创新。过去,楼宇、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建基础比较薄弱。皇姑区立足实际,以街道党工委为依托,整合行政、商务、社会资源,构建党建工作联合体。基于长江街个体商户党员较多的实际,建立“长江街商圈党建服务联盟”,多点位多层级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发挥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建立组织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协同推进机制,利用群团组织现有工作基础开展党建工作。例如:皇姑区妇联在位于“沈阳天地”大厦的辽宁维明律师事务所,成立省内第一个“楼宇妇女之家”,在助推该所成立党组织后又建立了“楼宇党建试点工作站”。
着眼持续发展,在“融”上见成效
——打造红色阵地促融合。红色阵地除了提供组织生活体验学习外,还要整合不同类别、不同区域的资源,厚植党建根基。例如:皇姑区党群活动中心现已成为皇姑区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区非公党建促进会、区党员“双创”联盟等组织开展活动的首选之地。区非公党建促进会围绕“党建研究、企业发展、队伍打造、品牌选树”,定期开展培训及业务交流,自成立以来共组织开展4次大型活动,百余家企业参与,成为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拓展提升党建功能的有力推手。
——开展红色培训促融合。联合辽宁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将优质党建资源引入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九大精神;依托全区225个讲习所,开展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培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养红色情怀,促进党组织负责人之间沟通交流;成立“沐雨红色学堂”,结合沈阳沐雨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的“全国党史暨爱国主义义务巡讲”,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课教育,半年来受众近20万人次……
——推进“红色物业”促融合。皇姑区从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的物业服务入手,开展“红色物业”工程,夯实物业服务的群众基础;以打造“有温度的物业”为目的,通过推行“便民小举措、红色服务队、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建阵地”等举措,不断提高物业企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挥小区物业保障部门的资源优势,以“红色物业联盟”联席会议为支撑,建立起城市运行保障部门与物业企业的“直通车”,促进小区和谐建设。
——实施“双进工程”促融合。为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在业务素质、文化修养、政策水平等方面的优势,皇姑区开展“万名党员干部进百个社区(村)”“千名党员干部进千家企业”活动,倡导开展支部协作,整合区域各类资源,共同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将群众的幸福感和企业的舒适感在家门口升级。半年来,已解决社区问题740个、企业诉求68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