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海港领头雁
2018-09-21乔可可
本刊记者 乔可可
唐艳
1立方米的精彩
1.64米的个头,身材高挑,看起来文静秀气,单从外表看,今年47岁的唐艳似乎与叉车工身份有些不搭。她操纵的叉车,光两个大车轮就比她高出许多,要登上驾驶舱还得爬几级很陡的梯子。驾驶舱内只有1立方米左右的空间,她在这狭窄的空间内,一干就是十多年。
1990年,通过招工考试,唐艳进入连云港港口集团东联公司,被分配到铲车队。当年招工考试一共有三个工种:门机、吊车、铲车。相对前两种,铲车属于流动机械,开车难度大,体力要求高,且安全系数较低,很多一同被录取的请愿调到其他两个工种车队。而抱着“能有一份工作就很不错了”想法的唐艳心甘情愿留下来,并下定决心好好干。
决心归决心,真正操作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刚开铲车铲钢管时,不是左歪,就是右偏,一个工班下来,累得头昏眼花,活却没干多少。唐艳心里自然委屈,工友们半打趣半规劝说:“开铲车是男人干的粗活,你一个黄毛丫头,还是改行干别的吧!”
倔强的唐艳不信啃不动这块硬骨头。她白天目不转睛地盯着师傅操作,琢磨每一个驾驶细节,晚上留在场地练习,不懂的问题都记在小本子上,第二天再向师傅请教。
在港口,女装卸司机一般只开载重5吨的铲车。经过两年的学徒生涯,唐艳不仅能娴熟地驾驶5吨的小车型铲车,而且能开16吨、25吨、45吨的大车型铲车,成为港口第一位能进行多个货种的高难度装卸作业的女司机。
铲车驾驶室空间狭小,四周都是玻璃门窗,没有一点取暖设备,每次工作完,唐艳的手都冻得红肿。炎炎夏日,码头气温高达38℃,驾驶室里更是达到44℃,座位下的发动机一发动,浑身蒸得滚烫滚烫的。一天下来,汗水湿透了工装和座椅。晚上回到家里,吹电扇降温,身上依然滚烫,唐艳以为发烧了,用体温表一量,体温正常,才知道是一整天日晒气蒸的缘故。
每年7月,是船舶集中到港的时候。装卸机械、人员劳力十分紧张,好多司机耐不住劳累会抽时间休息,而唐艳为了抢工时,怕上卫生间耽误时间,连水都很少喝。“当时心里就两个字——拼、干。”至今,仍令她骄傲的是,她创下了连云港白班单车氧化铝作业量最高纪录。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唐艳,好样的,我们为你骄傲!”唐艳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觉,“一般平均每天一只脚踩刹车1500次~2000次,下班后,腿都站不直了。”
在美丽的海港,唐艳邂逅了同样是装卸司机的丈夫,婚后育有一女。丈夫和唐艳一样,都是三大班,工作也十分辛苦。有一年冬天,女儿发高烧,夫妻俩都要上班,只好委托年迈的母亲带女儿去医院。女儿过生日当天,刚陪女儿吹完蜡烛,他们又匆匆忙忙回到港口继续上班。多年来,每当唐艳和丈夫的上班时间赶到一块,女儿就得到姥姥家或大姨家吃饭,唐艳临去上班,女儿总要追问:“妈妈,今天我上哪儿吃饭?”在唐艳心里,工作始终占据着第一位,用她的话说:“那时候,一心想的全是码头。”
小岗位也有大贡献
多年坚守在生产第一线,唐艳的身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在连续几年的体检报告中,多项健康指标超过警戒线,“到现在,我还是中度贫血,长期缺乏休息和饮食不规律造成的。”出于健康考虑,2007年年初,公司把唐艳从码头一线调到工会工作。“但在码头一线干惯了,我还是喜欢到一线去。”又考虑到码头一线缺乏技术攻关的业务骨干,2009年3月,唐艳主动要求回到机械一队,担任队长助理。
走上管理岗位后,她把节能降耗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唐艳发现,司机普遍存在不良的操作习惯,比如,有的司机即使人不在车上,依然开着发动机;还有的喜欢把脚放在油门上,不经意间白白浪费了燃油。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唐艳每天早上6点钟就来到作业现场,仔细观察每一名司机的操作,随时提醒他们。问她收效如何,她笑着说:“我先改变十个人,以后这十个人就会改变一百个人,再往后就会进入良性循环。”
唐艳知道光有节能意识还不够,还要有节能技能。随后,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叉车节能操作法——“脚轻、手快、少刹、勤查、多滑”和“一铲准”,并以文字、图片、录像等易学易懂的形式在全队推广。
唐艳还建立了《能材耗监控记录卡》,推行能耗单车考核制度。刚开始,这一办法遭到司机们的普遍反对,经过多次谈心、交流,司机们理解了唐艳的初衷,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从一名司机变成了管理者,不再是单纯地开好自己的车,练好自己的技术就行了,而是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在岗位上提高技术水平,能为港口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现在我们的司机都自己想办法节能降耗了。”说到这里,唐艳的语气透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2010年,唐艳在交通运输部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专项行动内容之一——港口机械节能操作巡回演讲中,代表连云港港口,先后在青岛、上海、天津、广州、大连等港口,将她的叉车节能操作法作为先进经验进行了推广。
技能人才孵化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技术技能、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2017年发布的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中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目前国内高级技工奇缺,甚至南方的一些企业因招录不到高级技工而面临停产。”对此唐艳感慨良久。她想在全队建立“创新型、知识型码头技术工人”的长效成长机制,充分发挥一线工人的创新能力。
2010年1月,“唐艳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由12名基层骨干组成。“可别小看了这个创新工作室,车队在码头生产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都是在这里讨论解决的,而且这儿也是技术创新的小阵地。”唐艳说。
2014年,公司引进“散改集”发运新模式,采用散货(氧化铝、铜精矿等)以吨袋形式装箱发运。因没有专用工具和前期可以参考的装卸工艺。装卸时,一条集装箱氧化铝吨袋需用时50分钟,不仅作业效率低,而且破损率较高。针对这一情况,唐艳组织工作室相关技术人员,反复试验,研究解决方案。新技术实施后,货物在箱体内的码放整齐有序,而且十分安全,装卸效率由原来的50分钟/箱,提升至约为20分钟/箱。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有2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了集团技术创新成果奖。创新工作室不仅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承担着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成为技能人才成长的孵化器,每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600余人。“我们码头工人的创新成果,同样为社会创造了很大的财富,和工程师、科学家一样,都是为社会做贡献。”
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2017年8月,江苏省人社厅开展了首届“江苏技能大奖”评选,唐艳被评为“江苏大工匠”。
唐艳说:“身为党支部书记,我的职责是把党建工作带到生产当中去;身为副队长,我依然要抓生产。如果说我是一条鱼,码头一线就是水,我的根在一线。”谈及未来,唐艳的回答朴实简单:“希望港口发展得越来越好,职工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美好。”
扫一扫 关注“莫愁·大观园”微信公众号,阅读美文,参与互动,转发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