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裘盛戎的阴影

2018-09-20周言

南方周末 2018-09-20
关键词:花脸录音

周言

在民国京剧花脸行当有所谓“金郝侯”之称,指的是当时艺术成就最高的三位花脸演员: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金少山嗓子最好,郝寿臣做表一流,侯喜瑞功架漂亮。在此三人逐渐退出舞台之后,梨园行最杰出的花脸演员就数裘盛戎。裘的嗓子韵味醇厚,做表也颇可称道,一些经典的功架戏如《盗马》也能应付自如(唯一些重念白、做派的戏,如《法门寺》《阳平关》稍有不足)。正因其全面,影响了后世的几乎所有的花脸演员,裘盛戎的追随者及其再传弟子,一直持续到现在,如裘的手把徒弟方荣翔,天津的三大花脸,康万生、邓沐玮、孟广禄,都是与裘、方一脉相承的,因此梨园有“十净九裘”之谓。

当然与裘盛戎同时代的花脸演员,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只是大都不如裘全面,因而声名不显(除政治地位较高的袁世海外)。比如号称“铜锤三奎”的赵文奎、娄振奎、王泉奎。三奎的优势很明显,即嗓子好,但“身上不行”,其中王全奎的影响较大,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他和张君秋、杨宝森在香港搭班,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录音,如《御果园》《捉放曹》《草桥关》等。赵文奎和娄振奎1949年之后主要和叶盛兰、李和曾、李少春、杜近芳、袁世海等合作,当时中国京剧院留下的录音如《白门楼》《辕门射戟》《白蛇传》等录音,都不乏二奎的身影,尤其是娄振奎,在1959年的《赤壁之战》中和景荣庆一起塑造的孙权形象,现在看来已是经典。

当时裘盛戎所在的北京京剧团,也不乏许多好花脸,但因裘盛戎之盛名,都不太能挑大梁。这里首先要提出来的是周和桐,老一辈的演员认为周先生是仅次于裘盛戎的好花脸,其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无疑是《沙家浜》里的胡传魁。但往前推,马连良、谭富英等人的戏,多不乏周和桐的绿叶之用,如《十老安刘》里的刘长,《问樵闹府》里的太师,每逢大合作戏《龙凤呈祥》,周唱孙权,裘唱张飞。与周和桐相比,当时的张洪祥影响要略逊,但张洪祥也有演得极好的角色,就是《赵氏孤儿》里的屠岸贾,张晚年还一直对这个角色念兹在兹,认为是其一生的代表作。其实张的许多角色,都极为出色,如为裘盛戎配演《铡判官》里的判官,为谭富英《失空斩》配演马谡,说功力悉敌是略微夸大了,但确实增色不少。当时还有一位花脸叫张韵斌,大部分时间都唱二路三路活,如裘盛戎的《姚期》,张韵斌配演姚刚,谭富英的《朱痕记》配演李仁(侯喜瑞的绝活之一),赵燕侠的《碧波仙子》配演包拯,另外一些活如《借东风》的徐盛,《铡美案》的门官,则基本算是龙套。

当时天津杨宝森所用的花脸,主要是金少臣、赵炳啸和李荣威,杨的《失空斩》《大探二》,大部分时间用金,有时用赵(因赵有一段时间随天津京剧团巡演)。而且赵一直活到百岁,艺术生命极长。但前两位基本没演过现代戏,李荣威则因为在《六号门》里塑造的胡二,被观众所熟悉,尤其是《卖子》一折,传唱极广。

“文革”过后,许多好花脸演员相继过世。周和桐1980年代初还为谭元寿配《打金砖》,我听过录音,气力已大不如前,后姚宗儒为谭元寿配演《打金砖》,当时姚也陪马长礼唱《伍子胥》,轰动香港,一举成为谭元寿的左膀右臂。而比姚稍年长的张洪祥等人也因为退休逐渐淡出舞台,在“诸神退位”的环境下,袁世海逐渐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负盛名的花脸演员。比他小半辈的袁国林、景荣庆,虽然艺术成就和袁相比,基本上各有千秋,但确实无法在知名度上和袁相比,也正因为如此,才折射出了裘盛戎之后花脸行当的没落。所幸大浪淘沙,留下了一个尚长荣,京剧的十净九裘的阴影之外,才有了另外一抹亮色。

猜你喜欢

花脸录音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三色堇(jǐn)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Listen and Color
有猫如弟
买花脸
京剧“铜锤花脸”是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