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路易十六的时代走来
2018-09-20
和英国军队一样,一战爆发时的法国陆军只装备了一款制式手榴弹。但和英军的同类武器不同的是,法军的这款手榴弹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老古董”。随着战事的发展,法国军队的手榴弹及其战术也逐步丰富起来。
奥尔良王朝的武器
在1914年投入一场欧洲大战的法国士兵手里也有手榴弹。从其名称就可以看得出它的“历史悠久”:M1847型球形手榴弹。
1847年是奥尔良王朝的末期。这个王朝是波旁王朝复辟后建立的,当时正是路易·菲利浦一世在位的倒数第二个年头。也就是说,1914年的法国军队装备的还是60多年前的手榴弹。
而它的原型在1777年就已经出现,也就是被处死在断头台上的末代国王路易十六的时代。M1777型手榴弹是一种自重达1.9千克、直径95毫米的生铁外壳球形弹。弹体上开有一个钻孔,用来插入一根灯芯作为引信。
M1847型手榴弹其实和M1777型并无太大区别,主要是缩小了尺寸和减轻了重量,再就是用拉环点火装置取代了灯芯。这是一款直径81毫米的生铁弹体球形手榴弹,内部装填黑火药,自重达到1.2千克,装药110克,配用5秒延时引信。
在1914年8月抗击德军数个集团军冲击时,法国士兵使用的就是这种古董武器。一般来说,很少有人能把M1847型手榴弹投到超过20米的距离。不过通过使用一种配发的吊索,据说可以投到50米远。这种古董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设计缺陷,比如弹体耐湿性很差,破片炸裂的程度也很不理想。
其實在战争爆发之前,法国的军工厂也已经着手在开发新型号。但是法军高层在战争即将到来时那种奇怪的乐观情绪推迟了这种新款手榴弹的研发进度。结果,这种被称为M1914型球形的手榴弹到1915年才装备部队。
M1914型手榴弹自重1千克,装药量同样为110克,为了应对战场上的潮湿条件而采用了铜制引信管,延时4秒,通过螺纹拧入新设计的球形弹体中。法国人提高破片杀伤力的方法是在球形弹体的内表面预先压制破片凹槽,这和英、德的做法正好相反。这个解决方案说是非常奇怪的。首先它显著提高了加工难度;其次并不能保证高效破裂,还不便于使用者抓握,或许仅仅是为了满足法国式的审美。
尽管比M 1 8 4 7型稍轻一点,M1914型还是让人感觉相当沉重。就算法军配发了一种手腕吊带来辅助投掷,在狭窄的堑壕空间里仍然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在它列装后,没有引起法军士兵太大的兴趣。
像梨子一样的东西
既然没有合用的手榴弹,法国士兵一方面凑合着投掷那些诞生于1847年的老式手榴弹,一方面自己动手来发明一些土法手榴弹。意识到自己在手榴弹开发上的短视后,法国弹药局亦参与进来,对若干款战地自制手榴弹颁发了“技术规格”。实际上这些东西的安全性普遍缺乏保障。
在战争头几个月的即兴发挥产品中,最著名的手榴弹要算“爆竹”。它的外形和英军战地发明的“梳子”很相似,有时也因为其发明者所在的部队而被称作“第3集团军”手榴弹。
它由第3集团军某支部队的步兵和工兵合作开发。由一个长125毫米内径 30毫米的钢管、木板、爆炸填充物、雷管、钉子、钢丝等材料组装而成。它的重量大约是550克,装药100克。“爆竹”以烛芯来触发雷管,点燃后延时5秒。其爆炸效果和真正的手榴弹相比,确实更像是烟花。
另一种即兴产品叫做“铁丝网”手榴弹,是专门用于破坏敌方铁丝网的东西。乍一看,“铁丝网”在结构上和德军的棍式手榴弹有几分相像。其弹体是一个用铆接钢板制成的圆柱体,顶部用木块堵塞,底部插有一根空心木棒,里面置有延时5秒的导火索,与雷管相连。“铁丝网”手榴弹自重600克,装药多达400克,据称在破坏铁丝网的行动中表现不错。后来士兵们又推出了加大款,装药量达到了800克。
无论是古老的M1847型手榴弹,还是各种战地发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要导火索没有完全燃尽,那么敌人总有机会把法军的手榴弹扔回来。触发手榴弹是一个古老的设想,但是法国人一直以来并没有在手榴弹设计上投入太多精力。为数不多的触发手榴弹研发活动又遭遇了复杂的技术瓶颈,这使得法军在1914年完全没有此类武器可以列装。
战争的残酷现实刺激了新型武器的出现。1915年5月,法军兵终于得到了由工程师布里兰特设计的全新P1型触发手榴弹。这种重量仅为550克、装药30克的新武器颇受欢迎,立即就被前线的使用者们昵称为“梨子”或者“勺子”。
P1型的弹体是一个带有内表面预制破片凹槽(法国特色)的生铁壳体。其底部由铅塞封闭,顶部置入点火装置。在投掷手榴弹之前,使用者必须先割断包裹着勺状杆和弹体的安全索,然后抬起勺状杆掷出手榴弹。当手榴弹垂直向下落地时,冲击的力量便会触发雷管。
和法国士兵手头的那些玩意儿相比,P1型手榴弹确实不错,但还是有缺点。触发引信需要手榴弹垂直落下,这也正是布里兰特采取了梨形外观的主要原因。但在实战中P1型并不总是垂直落下。而它的触发需要接触面足够坚硬。那种在两军战壕之间经过炮火反复梳犁的松软泥土,经常会化解这种手榴弹的爆炸威力甚或让它们根本无法引爆。
此外,由于安全索意外断裂而导致的P1手榴弹爆炸事故并不鲜见,让法军蒙受了不必要的人员损失。即使有这些不足,P1型还算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因此在一战期间得到广泛的生产和使用,堪称一战法军出镜率最高的手榴弹型号之一。
法国手榴弹代表作
经过对堑壕战的研究,法军认为手榴弹在堑壕体系这种相对密闭空间内的作用效果并不仅限于爆炸破片的杀伤,爆炸所产生的气体冲击、声光效果和心理影响同样重要。他们据此也提出了进攻型和防御型手榴弹的概念,定位和德军差不多。
1915年出现的一种典型的法国进攻型手榴弹被称作OF1型。它的弹体由两个压制在一起的铁制半球焊接而成,点火装置拧入上半球内。这种手榴弹自重仅250克,内含装药则达到150克,以轻量化的壳体牺牲了破片杀伤能力,追求爆炸时的冲击效能。
在推出了颇受欢迎的P1型后,富于钻研精神的布里兰特并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不久,他就推出了另一款更有效也更有安全的手榴弹,称为F1型触发手榴弹,定位为防御型手榴弹,在1915年投产。F1型早期型采用延时5秒的导火索,其一端连接着雷管,另一端连接一个直径9毫米直径的纸筒,纸筒顶部设有一个撞针。纸筒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但显然脆弱而易受破坏,在潮湿环境中使用不便;另外,这种手榴弹和之前的P1型一样,需要非常精准的垂直冲击才能确保引爆。
布里兰特在1 9 1 6年新开发了M1916B型引爆装置,用来改造F1型。装置中的纸板材料被一截较短的黄铜管代替,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稳定性和安全性,也让F1型手榴弹成为一战法军手榴弹的代表作。
1916年款的F1型手榴弹长度为100毫米,自重630克,装药60克,外壳通常涂成蓝灰色。在投掷之前,使用者要拉掉弹体上的安全销。手榴弹一旦离开手掌,内置的杠杆就会在弹簧作用下向上旋转,从而触发起动器,继而点燃延时5秒的导火索。
新款F1型手榴弹充分汲取了战争开始以来的经验教训,摒弃了在弹体内表面预制凹槽的做法,改而在外表面划出了破片凹槽。法军的军需部门据此宣称F1型手榴弹有良好的握感,更能轻易产生大量破片。不过事实证明这种宣传实属夸大,F1型爆炸后通常在20米的杀伤半径内产生10片左右的弹壳破片(虽然凹槽将弹体表面划分为38格),远比同类的英国和德国手榴弹要少。
这种手榴弹引爆装置仍然要求精准撞击来产生足够的冲击力。这对投掷者的动作规范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尽管如此,F1型仍不失为法国在一战中最出色的手榴弹,它对此后美国和苏联的同类手榴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法国陆军中一直服役到1940年夏天纳粹德国攻陷法国时为止。
擲弹兵小队
和手榴弹开发的相对落后程度相比,法军的手榴弹供应情况更加差。有关产能本来就不太高,战场和训练所陡然增加的消耗量更让工厂应接不暇,一度产生了手榴弹供应危机。另一方面,法军在手榴弹使用的效率上也不如其他军队。法国陆军的1个军投入阿拉斯战场后,24小时里就消耗掉了3万枚手榴弹,令军需部门大叹苦经。
当然,法军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手榴弹战术。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英国远征军的影响。编组上,每个步兵排的第一个班组织成“掷弹兵小队”,由1名带队的下士、2名掷弹兵、2名辅助掷弹兵、2名手榴弹运送员和1名预备人员组成。其中运送员和预备人员在掷弹兵发生伤亡时要立即上前取代他们。所有成员都配备手榴弹、步枪(连刺刀)、短刀和手枪。小队可以视情况分为2个掷弹兵小组用于不同地段,每个小组都有组长、掷弹兵、辅助掷弹兵和手榴弹运送员各1人。
掷弹兵的日常训练由营部负责。据称,精挑细选出来的掷弹兵可以把手榴弹投掷到45米远的地方,弹着点和目标的误差仅在2-3米之间,但这很可能又是法军夸大宣传。在有需要时,每个步兵营的总计9个掷弹兵小队可以集中起来用于定向攻击。在需要大量使用手榴弹的场合,小队的成员会把步枪和手枪等武器留在后方,使用运输袋、提篮或武装带来携带更多手榴弹,小队的每名成员最多可以携带30枚手榴弹。
法军给掷弹兵小队划定的战术范围是:(1)在近距离战斗中守卫本方战壕;(2)分阶段夺取敌方战壕;(3)在主攻之前以手榴弹火力压制某一段敌壕;(4)在敌方战壕内实施近距离战斗;(5)战壕突袭。
在把守一处刚刚夺取的敌壕时,如果条件允许,掷弹兵小队要立即树立沙包屏障,并由掷弹兵和步枪兵负责掩护。而在占领某一段敌军战壕时,需要逐步对战壕实施清理,在此过程中只能投入部分掷弹兵,小队的其余人员应保持在后方一定距离上以防止敌军反击。
1916年年中的一份来自德国某步兵团的报告,记录了法军掷弹兵小队的实战情况。“法军的第一条攻击线由一个装备手榴弹的小分队组成,随后的几条攻击线也是类似情况。他们一共大约50人,排成四行,有时队形疏松,有时队形密集。一旦他们到达我军第一道战壕的前方,法国人便以手榴弹和刺刀投入作战。在战壕内的争夺中,他们的战斗手段主要是手榴弹,而在开阔地上,法国人用刺刀抵御我们发起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