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 计提折旧的相关问题研究

2018-09-20李伟铭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6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建议

李伟铭

摘要:根据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相关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已经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在新制度下,通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将单位财务行为规范化、标准化,确保财务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顺应新会计制度的发展趋向。文章主要针对新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重点阐述几点针对性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士的参考。

关键词:新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建议

目前,基于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明确提出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一问题,在单位各项管理活动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行政事业单位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就必须要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配置,高度重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一问题,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与流失现象,进而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新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分析

要想有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构建可行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将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落实下去,在2017年10月份财政部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9年正式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制度》的制定出台,可以贯彻落实好党的会议精神,也是《改革方案》的重要成果,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而且可以为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提供保证,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发挥出现代财政制度的实施优势与价值,从而将政府会计发展进程提升至全新的高度。基于新制度的背景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确保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要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充分考虑,对各项会计要素的相关事宜进行反映,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单位固定资产在获取到报废整个过程中,其使用价值是呈现下降趋势,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将实际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做到账实相符,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有利于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效性

加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需要开展大量的基础工作,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主体,可以对资产进行合理利用与配置,确保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稳步提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新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具体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制定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辦法,针对各项环节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自身单位的固定资产的价值确认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要确定明确的标准。

(二)规范会计核算,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核算工作

1. 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要不断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当然要排除房屋、建筑物之外,避免出现停用的固定资产。对于折旧方法来说,要保持一致,单位在改变折旧方法时,要结合造成的折旧差额,设置专门的折旧基金进行核算,而对于固定资产净残值,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具体比例,单位在计提时,掺杂了大量的人为因素,要想确保核算口径的高度统一,单位在固定资产净残值估算中,要对税法的限制性要求进行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结合税法相关规定的固定资产净残值进行估算。

2. 要想确保固定资产账物相符,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清查,可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浪费与流失现象。在固定资产清查中,要采用局部清查与全面清查相结合的方式,并不定期展开相应的清查工作。还要对数量进行准确核查,密切关注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损失或报废现象,及时查明原因,采取可行措施来加以治理,将相应的清查盘点工作落实到位。

(三)发挥财务会计功能

在新制度的出台的影响之下,在财务会计核算方面,积极引进了权责发生制,在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方面,要发挥出财务会计功能,并增加了财务会计要素的核算内容,遵循权责发生制,以此来进行核算。在政府会计核算中,对于财务会计功能来说,对于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具有重大意义,将单位财务状况充分反映出来。

(四)构建信息系统,完善会计信息披露

1.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资产数量比较庞大,特别是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多、种类多等特点,如果过于依赖人工方式来进行处理,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而且极容易出现失误现象。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积极构建固定资产的信息系统,将所有固定资产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纳入到信息系统中,实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自动化、现代化,根据月计提折旧,可以有效缓解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具有着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2. 要想固定资产的核算行为规范化,必须要加强会计信息披露。首先,要对固定资产会计信息披露范围进行扩大,增加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对单位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和可收回金额的估算进行印证。其次,要充分抓住新会计制度这一发展契机,在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中,要遵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遵守披露准则,避免由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折旧等出现的信息失真现象,进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稳步提升。

(五)扩大了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

基于《制度》的实施,要对资产负债核算范围进行扩张。要增加有关往来账款的核算内容,在资产方面,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和受托代理资产的核算内容,这对于全面核算单位各类资产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在负债方面,增加了预计负债、受托代理负债等核算内容,要求单位要履行好相应的义务。

此外,在单位资产扣除负债之后,要着重反映出净资产状况,《制度》要结合单位会计核算需要,基于净资产其他来源,要确保对权益法调整、无偿调拨净资产等会计科目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扩大资产负债核算范围,可以严格规范政府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确保相关决策的准确无误。

(六)构建完善的报表体系和结构

根据《制度》可以看出,对于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报表等来说,是报表的重要内容。其中,在预算会计报表中,是提高部门决算报表编制水平的重要一个方面。而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和附注构成,其中,单位就可以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自行加以选择。同时,在《制度》中,对核算内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要对报表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报表附注应当披露的内容也要不断进行细化。这可以保证反映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确保部门会计信息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会计制度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要积极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将会计核算规范化,积极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核算工作,进而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建设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海霞.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困境及对策[J].会计师,2016(16).

[2]袁明海.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困境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6(16).

[3]王魏.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项措施[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06).

[4]高伟.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及记账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

(作者单位:山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