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拔尖创新人才 信息素养培养对策研究
2018-09-20于澄清李小玲
于澄清 李小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上升,竞争加剧,亟需大批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新媒体信息无时不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传播特性呈现其众多优劣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科学判断信息的真伪,并能准确区分及利用信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如何培养与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是当前人才教育培养的重大课题之一。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网络信息;培养对策;信息素养
一、研究背景
中國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水平连年攀升,想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或处于优势地位,则需要大批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当前社会信息技术下的新媒体信息如网络、微信、微博、手机、数字报纸杂志等已深深渗入人们生活,“互联网+”充斥各行各业,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多样,互动性强等特性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的变革等影响深远。与此同时,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如虚假垃圾信息、计算机病毒、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等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猖獗,并严重威胁到个人及社会利益安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能及时正确辨别信息的真伪及利用信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是培养创新人才首要考虑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政府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千人计划”相关政策支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教育部先后对高校进行改革学科专业设置,落实“万人计划”特殊支持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信息化进程。
二、相关概念
(一)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指拥有过硬的理论基础和综合能力,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并能成长为未来领军人物潜力的人才。胡锦涛(2006)指出:“所谓拔尖创新人才一般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可以带出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可以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可以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全新的产业。”因此,拔尖创新人才表现为在各个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全面的知识结构、创新精神和能力等,能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能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或作出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
(二)信息素养
关于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定义,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指其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6年,日本教育审议会中提出,学校教育中应培养学生的信息理解、选择、处理及创造等 计算机相关操作能力,并将之与读书、写字、计算能力并列,称孩子生活在未来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应具备的这些新能力为“信息素养”。 2003年联合国信息素养专家会议认为,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术、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目前这个关于信息素养的内涵在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观念和信息道德构成。
三、信息时代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影响
21世纪的发展,信息价值即与日俱增,也对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及信息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剧增的信息量挑战着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意识
拔尖创新人才信息意识的核心能力是要求能准确地判别出有用信息及其用途。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全球信息共享,各种各样的信息唾手可得,人们日常生活被大量信息所包围,每天除了接收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以外,还会接收到大量无关的或有害垃圾信息,信息的数量剧增,甚至泛滥成灾。据中国联通2017年3月发布用户数据,目前国内外移动APP使用情况活跃用户排行榜,第一名微信用户高达7.5656亿;第二名腾讯QQ达6.74亿;第三名腾讯视频用户也超过4亿。还有微博、博客、短信等信息平台,这些新媒体的使用数量突飞猛进,其传播与发布的信息中也掺杂着虚假、欺骗等各种垃圾信息。这必然造成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来鉴别、筛选及找寻有用的信息,增加了信息判断能力难度,而且也因此将浪费大量人力与财力、物力等,给拔尖创新人才精力与体力带来严重挑战。
(二)良莠不齐的信息层次与内容对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知识带来挑战
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知识是指信息知识储备能力,要求拔尖创新人才既要对信息的理论内涵掌握牢固,又要对该信息的使用、相关技术方法以及最新动态了解清楚。当代社会信息更新迅速、技术日新月异,各类信息发布者顶着“专家”头衔任意发布,让人一时难以鉴别真伪。此外,在网络交流中,不时出现新的网络用语及流行名词,如2016年网络流行语言:“供给侧”“工匠精神”、“小目标”、“吃瓜群众”等,这些流行语言都记录了2016年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等,涵盖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事件,这些词语经过统计筛选收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这说明网络媒体的语言将被载入史册。根据时代发展步伐,信息内容还在不断扩充,新的词汇也不断产生,这要求拔尖创新人才不但要有庞大的信息知识储备量,还要能迅速及时更新这些信息的能力,更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擅长用有效的鉴别方法与最新鉴别工具来提高信息筛选与判别能力。
(三)信息安全问题挑战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道德
2016年8月19日,山东临沂即将进入南京邮电大学就读的18岁女孩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猝死;2016年8月23日,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宋振宁也在遭遇电信诈骗后心脏骤停,不幸离世。2016年8月30日,清华大学一名教师被骗1760万元再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当前网络信息被用作舆论工具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作犯罪工具,中国互联网协会在《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的数据显示,2016年一年时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虚假错误信息的煽动或诱导容易使个人的“三观”偏离正确轨道。还有网络信息及公民个人稳私泄露,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加之信息发布源头、传播速度控制难度大,这也对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道德的抵御提出了严峻考验。
(四)信息污染问题让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能力面临威胁
信息过剩引发垃圾污染,新媒体传播信息的便捷性,使得人们在传播时根本不考虑或验证信息的准确或真伪性,造成重复和误导。由于部分信息发布者素质低下,或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甚至以破坏国家与人民的安全为目的,打着慈善、正义、民主等旗帜公开制造发布大量虚假及有害信息蛊惑和欺骗人民大众。这些垃圾信息的污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对拔尖创新人才在信息的筛选与识别时,要求更高。
四、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培养教育应从孩童抓起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形势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从人才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需要从孩童的教育开始。现在的孩子自出生就开始接触各种信息,接触面广,信息量大,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应该针对不同阶段层次结构实施不同的信息教育内容,培养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意识。
(二)全面宣传信息素养教育意义,增强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意识
和平年代、和谐社会,许多人在面对信息安全威胁时总是一副事不关已,看热闹心态,也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有害信息浸蚀。拔尖创新人才既是信息知识的辨别者,又是文化建设的领航员,我们必须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增强人才的信息素养自我培养意识,才能提高全民信息能力。
(三)积极拓展教育教学渠道,多角度开设信息知识培养相关课程
目前我国在针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中,主要通过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与计算机信息课程等进行培养教育。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多利用网络平台,采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取线上新媒体教学,线下课堂交互式实践互動的形式,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提供多维渠道。
(四)充分挖掘人才创新能力,实现资源共享
对专家名师教学信息知识教学培训,通过媒体平台实现共享;各高校、中职、中小学等学校图书馆、信息博览馆实行信息阅读共享,从传统的图书馆阅读转向新媒体数字化共享;学校与相关技术企业结成人才培养体系联盟,利用社会资源,充分挖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拔尖人才信息创新能力提供沃土。
(五)加强信息道德、法律法规教育与约束,净化网络信息环境
重视法制,加强全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社会公序良俗及道德引导作用,对网络信息发布与传播者进行积极教育。各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管理监督职能, 依法管理互联网,规范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发布有害垃圾信息及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空气,为拔尖创新人才信息道德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沈田.信息生态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2]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 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科技与经济,2006(06).
[3]Zurkowski,P.G.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 [M]. Washington: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1974.
[4]陈蕊,邵兵,李明江.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0).
[5]别雪君,李祖超,汪孟旋.新媒体环境下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构成与培养 [J].现代大学教育,2016(11).
[6]张静波.“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 [M].科学出版社,2007.
[7]王迎军.“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M].中国高等教育,2010.
[8]李大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1).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一带一路”新环境下海南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用研究(编号:Hnky2016-62)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