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点亮数学课堂
2018-09-20陈良良
陈良良
一节课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莫过于课堂中鲜活的细节。细节能折射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智慧以及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细节虽小,但有时能成为教师教学的闪光点,学生思维的启迪点,课堂效率的高效点。一个精心设计的细节可以体现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对学生参与性的关注。
一、导入——直奔主题,目的明确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巧妙、有效地导入新课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学生的学习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导入或简单明了,或出其不意,或引人入胜,这是技巧,也是教师们需要学习的课程。
在教学“分数与除法”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一组口算题,以最后一题“1÷9=?”进行交流讨论。原有设计是制造“障碍”,让学生产生新的需求,引出整数除法结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数,并渗透数学文化“研究数学要大胆猜测,然后再验证”。想法是美好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显得较为被动。因此教师选择了直截了当提问学生:“能否用分数来表示结果呢?”从而快速进入课题进行学习,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用分数表示除法结果的必要性。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有的教师直接借用青蛙的情境图引入,虽也可以达成教学目标,但数青蛙的眼睛和腿并不能让学生产生较大的兴趣。因此有的教师让学生猜测自己的年龄,接着在猜测、计算中得出师生间的年龄关系,逐步引入“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题,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兴趣盎然地度过一段美好的学习时光。
直奔主题、温故知新、情境引新、设疑引新等等都是教学中导入课题常用的一些方法,它们没有优劣之分,作为教师应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与策略。导入的细节处理,为一节课的后续学习提供了好的起点。
二、情境——联系上下,重点突出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深入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课堂教学中分散重难点。因此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分数与除法”一课中,教师用“分蛋糕”这一情境,贯穿整节课。原设计共4道题。
题①: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块蛋糕?题②: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块蛋糕?题③:把3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块蛋糕?题④: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块蛋糕?
题①②通过“平均分”,抓住除法与分数知识的产生缘由,让学生借助“平均分”将分数与除法联系起来,为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提供了可能。题③可借助学具,展示两种不同的分法,深化关系研究。分法一是把1块蛋糕当作单位“1”,分法二是把3块蛋糕当作单位“1”,从分数的“面积模型”到“集合模型”,借助“平均分”的操作实现“从直观操作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本節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是“从运算角度去理解分数的意义”,但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即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作以下修改:①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块蛋糕?②把3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块蛋糕?③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块蛋糕?通过修改可以让学生感悟到 、 、 是怎样算的,而且也较容易感悟到 和 、 的区别。通过例题的细节修改,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让学生在特定的状态下学习很重要。优化教学细节让数学知识点更全面地呈现,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板书——简洁清楚,完整呈现
板书是学生对一节课所能得到的最终印象。好的板书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板书的类型也分为好几种:纲要式板书、串联式板书、图示性板书、对比性板书等。板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照比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 动手操作,突显关系。
以“分数与除法”一课为例,教师将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三者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师提出问题:把3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得到几块蛋糕?在教师与学生交流过程中,结合教具进行演示。方法一:先把1个圆平均分成4块,每人得到 块;再把另外2个圆也分别平均分成4块,每人又得到2个 块,每个人共得3个 块,列式为3÷4= 块。方法二:把3个圆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块,每一块重叠的部分是3个 块,接着把3个 块分别取出来,贴在黑板上,再把3个 块拼在一起,即成 块。换个角度,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处理,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分蛋糕的动态过程,动而有序,进而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密切联系。板书的细节处理,能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历历在目,进而提高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2.比较内在,深入浅出。
再以“分数与除法”一课为例,教师呈现板书:①1块蛋糕的 是 块;②3块蛋糕的 是 块;③7块蛋糕的 是 块。通过比较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到 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 块、 块、 块则表示具体数量。教师进而提问学生:“为什么同是 ,每人分得的数量不相同?”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分子表示总数,而分母表示所分的份数,进一步从运算角度理解两者关系,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当然从形式上,学生也能观察到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深入解析形式关系及内涵关系,使教学内容更为充实,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重点更为突出,板书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节课的教学意图要明确,教学重难点要突显,教学板书要合理,这些需要教师们进行多方位思考,同时更注重对细节的有效处理。细节能让教学预案更充实,目标更明确,板书更合理,教学更有迹可循。在导入、问题设计、板书等方面用心打造细节,为我们的课堂增添色彩,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因细节而更精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金井毓英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黄彧修 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