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疑点和难点
2018-09-20赵琴
赵琴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0 引言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核心部门,为医院提供无菌物品的同时也为医院提供举证倒置的作用,因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危和医疗护理质量,其质量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现将我科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逐一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
1 环境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及措施
1.1 空气流向管理
1.1.1 现状
物品堆积在传递窗、不闭合窗口,过渡间两侧或单侧门敞开。
1.1.2 存在问题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位于综合一号楼负一楼,其建筑设施、平面布局、设备设施、气流、物流,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的标准。所用物品的回收运行遵循洁、污分明的原则。各区域的空气温度、室内湿度、换气次数,符合标准要求。CSSD各工作区域应相对独立,各区之间有物理屏障相间隔。但是由于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去污区与包装区之间的传递窗和过渡间门经常不闭合,导致区域压差不存在,不能保证空气从洁到污,易造成交叉感染。
1.1.3 措施
对全体员工进行正规培训,认真学习WS/310.1管理规范,提高人员专业素质,从思想上重视气流管理重要性。
1.2 环境管理
1.2.1 现状
经常有工作人员穿外出服、外出鞋进入工作区、外出时不更换鞋。
1.2.2 存在问题
工作人员自律性差、依从性不强,WS/310.1管理规范明确规定人员流向由洁到污,不交叉、不逆行。进出工作区必须更换工作服和鞋,穿外出服、外出鞋进入工作区造成工作环境污染。
1.2.3 措施
加强各区域感染控制制度的学习,使工作模式程序化、科学化、专业化,必须加强员工依从性。质控组长及各区域组长共同参与监督,与绩效挂钩,双管齐下,将环境管理提升。将我院8S管理模式用于CSSD质量管理中,可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和人员素养的提高,节约成本,提高临床与手术室的满意度。
2 质量管理现状与措施
2.1 器械清洗
2.1.1 现状
器械清洗不干净、个别器械有污染物残留、有些器械锈蚀、管腔器械堵塞等现象
2.1.2 存在问题
器械使用后未及时去除肉眼可见的血液、组织、分泌物等,造成血液干涸在器械上,给清洗造成困难;对使用后的管腔器械没有冲洗,使血液组织堵塞管腔内凝固;手术室在使用器械后将器械用生理盐水浸泡或擦拭,容易引起器械锈蚀;加之工作人员不按流程清洗,责任心不强,造成器械不洁。管腔器械堵塞:使用后处理不及时、清洗方法不当。
2.1.3 措施
与使用科室沟通:建立健全工作流程、注重细节管理,对员工进行清洗流程培训。严把器械清洗质量关。清洗质量的合格率直接影响灭菌效果,高压蒸汽灭菌不能代替清洗消毒的程序,和清洗消毒的效果。必须遵循清洗操作流程,污染器械、器具或物品经清洗剂浸泡、冲洗等手工处理后,方可进入清洗机,锈迹严重的器械,使用除锈剂浸泡除锈后按照流程进行清洗。根据WS/310.2-2016的要求对器械进行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合格率。
2.2 器械损坏
2.2.1 现状
个别器械如:剪刀刃口卷、缺损、尖端弯曲、折断、器械关节僵硬、对合不严、小部件缺失等现象。
2.2.2 存在问题
工作人员在回收时对精密器械未初步检查如:数量、部件是否齐全、完好。回收过程未轻拿轻放、未使用精密器械盒、保护垫、保护套进行保护。维护保养不当、未认真检查头端有无缺损、功能是否良好及部件有无缺失。
2.2.3 措施
要求回收时应检查包括数量、部件是否齐全、完好,并进行适当保护,如用保护垫、保护套、密网筐或专用容器盛装。存放容器应大小合适,防止震动,轻拿轻放。标识清楚,运送或搬动时动作应轻稳。应从器械的数量、器械完整度、功能完好性这三层面进行检查,在回收器械时,如发现不完整的器械,及时与手术室交接器械的护士进行沟通,不合格器械及时更换。
2.3 器械错误
2.3.1 现状
手术器械在使用时发现器械配置不对、器械缺失、有时出现器械供应不及时。
2.3.2 存在问题
工作人员在配置器械时不认真核对检查,流程缺失、责任性差,导致器械配置错误、缺少等现象,由于手术室特殊器械数量少、周转快,出现了器械供应不及时。
2.3.3 措施
建立每套器械配置清单、图谱,要求在配置时双人核对、打钩、签字。制定加急器械处理快速通道,并且标识醒目,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使用科室正常医疗工作。监督工作人员严格按工作流程进行工作。与手术室及临床使用科室建立微信群,及时反映问题,相互沟通。通过标签上签名、条码查找操作者,与绩效挂钩。多渠道管理,使质量持续改进,详见表1。
表1 加强各工作环节质量管理前后各工作区域质量比较(n, %)
3 总结
(1)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学习,以提高人员专业素质。通过各岗位的分级培训、定期考核、各医院间的参观交流、学术讨论等继续教育的方式,使我科工作人员自觉遵守科室规章制度、明确各区域的岗位职责、熟练掌握各区域的技术操作流程,用心工作,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学习专科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激发新的理念。从而整体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文化底蕴,将8S管理模式贯穿于CSSD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2)质控小组发挥作用,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根据国家卫生部门下发的三项标准,结合我院、我科的实际情况,再次修改各项核心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并根据现状不断的完善、修订,使其贴近当前工作需要。组织每周一次的区域组长会议、每月一次的质量分析会议,对于当下发生的不良事件和差错事故,及时讨论分析,并给予整改措施。将每月的质控分析会议,记录在案,并告知每位工作人员,使CSSD持续质量改进。
(3)包装是物品待灭菌前最后一个环节,严把包装质量关,区域内人员相对固定。工作人员按要求着装,做好手卫生,包装前检查待灭菌物品的清洗质量,清洗不合格的物品返回去污区重新处理。查对器械的种类、规格和数量与配置单是否相符。包装程序规范、条码信息完整、包内有第五类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封包不宜过紧。
(4)各工作环节精细化管理后,质量目标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经过质量监测的反馈,去污区提高了清洗合格率;检查包装区,保证了待灭菌物品的包装合格率,灭菌区降低了湿包的发生率,CSSD各个区域都达到了相应的质量管理目标,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培养了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职业素养,员工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参与,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