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农民培训模式不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进程

2018-09-19赵丽萍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

赵丽萍

摘要: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抓住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根本和命脉。探索农民培训的有效模式,提升农民素质,造就适应我国现代农业的大批新型职业化农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新型职业培训;全程机械化;农机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06.067

伊通县地处长春南部,区域面积2523 hm2,现有耕地面积186万亩,农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81.9万亩以上,粮食达到12.5~15.5亿kg阶段水平,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当前,加快发展面向长春的特色产业,打造同城化产业协作区,实现产业发展的融合新定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学校针对农业需求和农民实际情况,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前瞻性的审视和定位培训坐标,确立了全力开展两个调研、精心制定一个方案、努力搭建三个平台,倾心建立一套运行机制,跨越传统培训误区,破解培训工作难题,探索“农民职业化、离土不离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1主要目标

通过社会需求调查,精心设计,努力探索,探索具有农机特色的农民培训模式,用新方法开展新型农民农机技能培训,打造一批新型农民,着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进程。

2实施过程

开展两个调研。一是从实际出发,深入农村对农民的需求进行调研,倾听农民心声;二是深入农机合作社、种植合作社进行调研,了解合作社发展情况和需求。从而细化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开展切實可行的培训工作,针对培训需求,避免培训浪费。

(1)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我校选派5人分别深入10个农民合作社和7个农机种养大户进行调研,将调查数据综合分析,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农村现状。调查显示,年龄结构在45岁以下的比例占35%,45岁以上占65%;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占87%、高中以上的占13%。参加技能培训的占18%。有20%合作社组织运作的非常好,带动能力强,规模发展迅速,效益明显;有30%按着发展目标在进行中,初见成效。通过跟农民座谈,了解他们对种植模式、农业信息、新型农机具方面的知识非常需求,希望能有机会集中学习。通过调研掌握农村的现状,有针对性的确立培训专业和培训对象。

(2)涉农企业需求调研:在开展农民需求调研的同时,我们也走进了吉林育强种业公司、吉林森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了解用工需求情况,获取到企业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有职业道德、有礼仪规范的高素质员工,这对我们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提供了依据。

3精心制定方案

根据调研获得的农机需求信息,精心制定适合我县农机发展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

(1)针对农民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按照国家教育培训大纲,根据我县农机发展实际和农民生产需要,设置培育课程科学合理。按照理论、实践、现场演示三部分完成半个月的培训计划。

(2)根据课时安排教师授课。加强培育师资队伍建设,确定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感染力强的教师授课。每当教师授课精彩之处,总是掌声一片,下课老师们也得不到休息,农民的疑问一个接一个,为了方便学员随时向教师咨询农业生产的疑难问题,设立了给学员有问题找教师的服务平台。

(3)创新培育模式,注重培训实效。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注重实践技能操作,开办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教学。

(4)科学选择教材,逐步提升素质。培育教材的选择,要与培训内容相稳合,同时,既要图文并茂,又要通俗易懂。教师授课讲重点、讲实例,学员回去再仔细认真的复习。我们为学员选择的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突出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素质提升;第二部分,是突出专业性技能的提升。

4努力搭建平台

(1)搭建宣传招生源平台。我校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媒体、报刊等加大宣传力度。在培训指标申报后,确立培训专业,明确培训目标,制定遴选条件。为了让全县的农民朋友了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意义和重要性,印发宣传单8000份,发放到15个乡镇,有力的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宣传,农民参加培训热情非常高,志愿报名踊跃,一周之内报名170人。

(2)搭建涉农信息平台。为及时的让农民获得更多的信息,我校在学校的门户网站上专门开辟涉农信息咨训窗口,及时发布涉农信息、培训信息、农机新技术等。

5培训成效显著

(1)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通过开展培训,增强种植大户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升经营者的管理能力,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发挥农机培训优势。我校以农机培训为根基,农机使用为重点,探索自己的培训模式,为农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积累丰富的实践技能经验。

(3)引领农民向规模化发展。通过培训,大部分学员明白农业现代化发展要靠规模化、集约化去实现,以全程机械化为基石,准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干出一番事业。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
咸宁市双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宣汉县油菜全程机械化配套种植技术研究与探讨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大洼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可行性分析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装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