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爱彼迎(Airbnb)
2018-09-19高玉林
高玉林
导语:资本的贪婪性、扩张性和非理性给共享经济既带来了诱人的前景,也带来了膨胀、泡沫和危机,甚至置共享经济于法律和道德的谴责之中。除了国内共享企业滴滴事件,爱彼迎这样的企业也涉身其中,无论发展早期,还是今天批评之声一直不断。
今年以来,滴滴顺风车连续出现重大安全事件,引起人们对共享企业的高度关注,也让人产生对安全的担忧。放眼海外,美国共享企业爱彼迎(Airbnb)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安全和隐私争议。共享经济究竟是资本的盛宴、产业的噱头,还是安全的陷阱?爱彼迎成长、扩张、争议的故事将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资本的盛宴?
2005年,23岁的乔·吉比亚和布莱恩·切斯基从全球顶尖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毕业。两人是室友兼好友,都主修工业设计。毕业那天,吉比亚告诉切斯基说:“有一天我们会一起开家公司,人们会为这家公司著书立说。”然而当时的现实是,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两人要找工作,甚至曾为公寓租金而一筹莫展。两人为了支付上涨的房租,在公寓里铺上充气垫床,出租给那些预定不到酒店的参展者,并提供无线网、书桌和早餐等服务。他们将这项出租服务称为“空气床和早餐”(Air bed and breakfast)。两人建立了一个网站来做广告,首批租客虽然只有三个,但最初几个月里,他们被大量的潜在需求震惊了。
几个月后,作为租客的布莱查克杰克被邀请加入,成为网站合伙人。2008年8月,网站Airbnb.com开始登场,为房东和旅行者提供线上交易平台。三人的分工是,切斯基负责领导和管理,吉比亚负责网站设计,布莱查克杰克负责网站技术。后者一直任首席技术官,去年10月“空降”中国区任主席。他对中国市场最为看好,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爱彼迎最大的市场。同年3月份,布莱查克杰克把中文名定为“爱彼迎”,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让爱,彼此,欢迎。
爱彼迎创业之初受到一些投资人的质疑。纽约投资界名人、联合广场风投的弗雷德·威尔逊就看不上这三个“臭皮匠”。基于幸运和努力,两位创始人首先获得了著名创业孵化器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的支持。真正让爱彼迎迎来大发展的是2010年11月的第一轮风险投资。该轮投资78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好莱坞明星兼投资人阿什顿·库切。2011年6月19日,B轮融资上升至1.12亿美元,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也加入了投资方,库切还由此加入了咨询委员会。在众多风投和投资人的加持下,业务迅速扩张到全球。去年3月,爱彼迎完成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约31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优步(Uber)的美国市值第二高的初创公司。
简言之,爱彼迎成功的秘诀在于远低于标准化酒店的价格、充足的“房间”、风投的不断垂青。最关键的就是资本的推动和激励。2011年6月22日,B轮融资后的第3天,爱彼迎估值就超过10亿进入“独角兽”俱乐部。强大而逐利的资本精确地从爱彼迎这里嗅到了利润的气息,找到了共享经济的风口。
产业的噱头?
说起共享经济,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一篇学术文章《社区结构与协同消费:一种日常活动的方法》。社会学家马库斯·费尔逊和乔·斯佩恩在文中提出了“协同消费”概念,来说明一种群体消费模式,意指许多消费者抱团消费,比个人消费更有议价优势。2011年,《时代》周刊把“协同消费”列为改变世界的十大观念之一。可以说,协同消费与共享经济理念异曲同工,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商业顾问雷切尔·博茨曼和人合著了一本书,干脆认为分享经济就是“协同消费”,“我的就是你的”的观点由此成为共享经济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创立爱彼迎时,三位创始人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当切斯基把创业想法告诉家里人时,他的祖父一点也不稀奇,可父母反应却完全不一样。这让切斯基有点摸不着头脑。后来他意识到,祖父辈们对住宿没有特别要求,而父母那代人成长于出门住酒店的时代。“我们不是时尚的发明,酒店才是。”爱彼迎坚持的是一种传统理念,只不过是在网络时代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吉比亚在回顾出租公寓空间时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居住方式,完全超出我们所料。”布莱查克杰克对公司名称的解释是:“只要有了互联网和空余房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旅店老板。”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共享经济出现了大幅增长。2014年至今,共享经济又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不仅在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有了长足发展,在非洲也开始萌芽。不过,对它的质疑、争议和分歧并没有随着自身增长而消失。支持者认为,共享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在反对者看来,共享经济不过是一种新型租赁经济,可谓是产业经济和技术创新的噱头,并没有本质上的突破和创新。关注共享经济的汤姆·斯利观点犀利:“‘共享经济这个词语所传递出的非商業的价值观已被抛在脑后,或是演变成为一场场公关秀。”
魔鬼藏在细节中,爱彼迎的成功自有原因。在创业之初,商业直觉告诉他们“自己建个网站”可能更好。在2008年的“至暗时刻”,他们精心设计了麦片的总统精选主题包装盒,针对秋天大选推出过“奥巴马版”和“麦凯恩版”麦片。从2010年开始,爱彼迎就借力大型广告网站实现快速增长,甚至租台高级相机,挨家挨户给纽约房东拍照。爱彼迎的重要手段和策略还包括国际化、“社交”功能、“心愿单”功能、“推荐”功能、品牌塑造等。这些策略更多体现的还是传统商业价值——“用户体验”。
撇开共享理念和技术创新因素,爱彼迎的巨大成功离不开传统商业模式的底色和价值。不可否认,爱彼迎超越了“仅仅提供住宿”的传统理念,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和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不仅切入了已经成熟的房屋短租市场,也为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共享、价值共赢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商业模式和创新之路。
安全的陷阱?
现在,爱彼迎涵盖全球34000个城市,拥有2000名員工,租房用户超过1.6亿人次,被《时代周刊》称为“租房中的eBay”。预计到2020年,其税前利润可达30亿美金。资本的贪婪性、扩张性和非理性给共享经济既带来了诱人的前景,也带来了膨胀、泡沫和危机,甚至置共享经济于法律和道德的谴责之中。除了国内共享企业滴滴事件,爱彼迎这样的企业也涉身其中,无论发展早期,还是今天批评之声一直不断。
当年在爱彼迎进入独角兽俱乐部的同时,一名叫EJ的用户房屋被洗劫一空。TechCrunch创始人迈克尔·阿灵顿首次报道称,尚不清楚爱彼迎是否拒绝帮助这名用户解决问题。当日,切斯基也贡献了一篇文章《关于安全性:爱彼迎的建议》,声称公司将建立信任与安全部门,为房东提供安全提示,加强用户信息验证。7月31日,阿灵顿再次发文强调另一名叫Troy的用户也遭遇类似被盗噩运。第二天,切斯基通过公司博客无条件道歉,宣布承诺安全升级。如果不是这些意外成为绊脚石,爱彼迎的发展可能更为疯狂。
爱彼迎的主要冲击是对传统酒店行业的颠覆和对居民居住权的影响。实际上,爱彼迎对安全和信任关系的打造也并不像它所承诺的那样美好。关于爱彼迎的一些丑闻曾经在报纸上报道:“妓女把爱彼迎的公寓变成了妓院”“把卡尔加里的房子弄脏的爱彼迎租客使用假信用开派对”“爱彼迎的公寓业主因强奸美国游客而入狱”。今年3月30日起,爱彼迎开始将中国房东信息披露给中国政府,而房东们则担忧信息泄露。汤姆·斯利曾批评指出:“共享经济的评价系统没有解决信任的问题”,“评价系统未能履行提供安全和保障的基本职责”。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2016年10月,纽约州出台史上最严整治短租的法律,禁止发布短租广告。今年7月18日,纽约市政府通过法令,要求爱彼迎向其披露用户数据信息。除了纽约州,爱彼迎在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以至多伦多、马德里、巴黎、柏林等全球多地被指责加剧了住房短缺,受到当地政府严格监管。温哥华警方今年也证实爱彼迎的房屋被秘密用于性交易。从早期的无条件道歉、用户和房源验证到今天的100万美金房东保证金计划,爱彼迎不断吸取历史教训。最近,它甚至正式邀请加拿大政府为迅速发展的短租行业建立监管制度。展望未来,如何在监管者、用户、自身之间的博弈中求得平衡将成为爱彼迎此类企业的重中之重。
无论是资本的盛宴,还是产业的噱头,共享经济都不能不考虑各种安全和隐私问题,不应沦为安全的陷阱。不管在迅速崛起的过程中有多少不足和责难,爱彼迎的应对举措都可圈可点,值得借鉴和学习。这或许是爱彼迎对滴滴这类国内共享企业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