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频电刺激与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8-09-19邢秀君王晓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脑性康复训练小儿

邢秀君,王晓辉

1.龙口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烟台 265700;2.龙口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山东烟台 265700

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脑,累及四肢,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为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反应迟钝、哺乳无力、头围异常、身体发硬、身体发硬、斜视等[1]。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高达1.8‰~6.0‰,需要人们加以重视。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上述临床症状,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诊断并且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贻误患儿的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该院自2016年5月起对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儿采取低频电刺激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现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来院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小儿脑性瘫痪的112例患儿,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康复训练组与联合电刺激组,每组56例。在康复训练组患儿中,有男34例,有女22例,年龄最高为69个月,年龄最低为3个月,平均年龄为(21.1±4.0)个月,在联合电刺激组患儿中,有男35例,有女21例,年龄最高为68个月,年龄最低为2个月,平均年龄为(21.4±4.2)个月,在这112例患儿中,徐动型小儿脑性瘫痪的患儿有40例,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患儿有45例,混合型小儿脑性瘫痪的患儿有16例,失调型小儿脑性瘫痪的患儿有11例。患儿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康复训练组患儿采取单纯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而联合电刺激组患儿采取低频电刺激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运动功能改善时间以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等情况。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康复训练组:康复训练组患儿采取单纯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康复训练的方法主要采取Vojta法及Bobath法,其中Vojta法主要是采用反射性翻身以及反射性腹爬等诱导的手法,而Bobath法主要是采取反射性促通手法、反射性抑制手法、关键点控制及叩击手法的手法,1次/d,50 min/次,需要连续训练3个月以上。注意患儿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需要家长陪同,医务人员还需要指导家长学习与训练有关康复训练的相关知识,保证患儿可以在家中也可以进行康复训练治疗。

联合电刺激组:联合电刺激组患儿采取低频电刺激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其中康复训练的方法同康复训练组一致,而低频电刺激需要采取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首先将仪器的电极放置在患儿的两耳背乳突等部位,随后设置仪器使用的参数,模式设置为4,频率设置为181 Hz,强度设置为50%~60%,比率设置为 2.0,1 次/d,20 min/次,15 d/疗程, 注意每治疗 1个疗程之后需要停止治疗1周,需要连续治疗3个月以上。

1.3 评判标准

主要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运动功能改善时间以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等情况。其中治疗效果分为3个等级,即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具体的分级情况如下:显效为在治疗完毕后,患儿的GMFM评分相应功能区的分数增长的程度超过2个标准差(含2个),且患儿的脑电图的结果显示完全恢复,CT图像结果显示显著改善;有效为在治疗完毕后,患儿的GMFM评分相应功能区的分数增长的程度超过1个标准差(含1个),且患儿的脑电图的结果显示有所恢复,CT图像结果显示有所改善;无效为在治疗完毕后,患儿的GMFM评分相应功能区的分数没有出现增长或者出现下降的情况,且患儿的脑电图的结果显示未恢复,CT图像结果显示未改善;而运动功能评分是对脑瘫儿进行评定,该评分一共分为88个项目,所有项目分为5个功能区,①患儿的卧位运动及部分原始反射残存;②患儿的爬以及跪位运动情况;③患儿的坐位运动情况,同时结合平衡反射的建立;④患儿的站位运动情况;⑤患儿的走跑跳以及攀登运动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患儿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取(±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采取[n(%)]进行表示,分别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在康复训练组患儿中,显效的人数为15例,有效的人数为24例,无效的人数为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9.6%,而在联合电刺激组患儿中,显效的人数为37例,有效的人数为17例,无效的人数为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故联合电刺激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治疗的相关情况

联合电刺激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运动功能改善时间以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相关情况(±s)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相关情况(±s)

组别 运动功能评分(分)运动功能改善时间(d)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周)联合电刺激组(n=56)康复训练组(n=56)t值P值49.23±3.19 38.06±3.05 3.6512<0.05 11.83±2.18 16.45±2.44 2.9513<0.05 18.97±3.16 23.26±3.82 1.9514<0.05

3 讨论

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父母亲吸烟、吸毒、酗酒、孕期患糖尿病、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等,因此在妊娠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积极的情绪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便会导致胎儿出现一系列的疾病,给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带来很大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2]。在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电刺激治疗、中医治疗、药物治疗等,根据大量文献显示,对于患儿采取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并不显著,且治疗疗程较长,治疗费用昂贵,因此临床儿科专家一直在寻找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组合。近些年来,部分学者以及医学专家开始尝试采取低频电刺激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发现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3]。

在临床上对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患儿采取康复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法,该训练主要以Vojta法及Bobath法治疗为主,这两种方法是由Vojta和Bobath等人创立的治疗康复训练方法,是借助小儿的脑部神经仍然处于发育期、可塑性较强等优点,同时加以科学的手法来抑制患儿的异常姿势以及运动模式,逐步诱导患儿建立科学有效的运动模式。而电刺激是临床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该方法往往需要借助电刺激仪器来进行治疗,改善患儿的脑部血液循环的情况,是改善人类脑部疾病的治疗新思路。两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4]。

该文就低频电刺激与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电刺激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运动功能改善时间以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低频电刺激与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脑性康复训练小儿
康复训练联合口腔游戏在脑性瘫痪流涎患儿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夜盗小儿(下)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与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