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
2018-09-19曾人杰
曾人杰
成都骨科医院骨科,四川成都 610000
轴向压力或暴力的撞击是导致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原因,而负重关节内骨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通常情况下,当胫骨平台发生损伤后极易导致骨关节出现炎性改变,同时由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且附着多种韧带,所以这也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难度,进而也使得胫骨平台骨折的致残率极高,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造成了严重影响[1]。为此,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而在该文中就从该院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比较分析了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选取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介于21~7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6.9)岁,病程介于 7~11 d之间,平均病程为(9.1±1.2)d;观察组有男性患者 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介于20~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7.0)岁,病程介于 7~11 d 之间,平均病程为(9.2±1.4)d。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以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双支持钢板应用在对照组中,将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应用到观察组中。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展开手术治疗,手术过程如下: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其次,在内外侧做切口对骨折端进行暴露,同时在胫骨干骺端后的内侧皮肤作长度为1 cm的切口,在对鹅足肌腱及腓肠肌进行分离后充分暴露内侧骨折端[2]。此外,应该在胫骨干骺端的前外侧和髌骨外侧作程度为1~2 cm的切口,并保证髌骨的平行,并且向远端延伸,直到到达Gerdy结节,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暴露半月板骨折断端,最后移植自体髂[3]。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完全负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和屈伸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优良率。HSS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患肢的恢复越良好;治疗优良率。采用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当分数大于85分时为优;分数介于70~85分时为良;分数介于60~69分时为中;分数低于59分时为差。优良率=优所占比例+良所占比例。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出现的对比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s),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完全负重和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骨折的愈合时间(d)完全承重时间(周)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358.9±63.8 365.6±65.3 0.264 8>0.05 107.7±18.6 93.4±17.6 3.421 9<0.05 17.1±1.7 14.6±1.7 3.564 7<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6 4,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HSS评分和屈伸活动度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和屈伸活动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对照组患者的HSS评分和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6.58±8.96)分、(115.7±8.3)度,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和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8.44±9.36)分、(117.2±8.1)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6 5/0.361 4,P>0.05)。
2.4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
3 讨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中属于一种治疗较为棘手,病情复杂、复位固定难度较大,且并发症较多的病症。诱发该病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膝关节遭受内/外翻暴力的撞击或坠落造成的压缩暴力。由于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其处理与预后将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胫骨平台骨折常常伴有关节软骨、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的损伤,遗漏诊断和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膝关节畸形、力线或稳定问题,导致关节功能的障碍。若对该病症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极有可能引起关节功能丧失、膝关节外翻以及内翻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
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多种,如环形外固定器就是一种和内固定临床效果相似的治疗措施,且该固定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是单独采用外固定器对骨折进行固定的复位效果却较差,并且可能引发固定孔感染问题。而微创内固定系统则是一种间接复位措施,主要是通过插入钢板达到稳固骨折角的作用,该措施因为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单独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治疗的效果仍然有待考量,为此这也就使得双钢板角稳定固定技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在此之后,因为可通过采用锁定钢板实现骨折角稳定的固定,所以这也就使得锁定钢板逐渐将传统支持钢板代替[5]。据相关文献指出,采用单一切口的方式实施胫骨平台双踝骨折双钢板固定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而这种问题的存在也就使得手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固定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常见,且有效降低了深部感染的发生率。但与深部感染相关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术中软组织的细致处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实施分期手术则往往可有效避免软组织并发症的查房分,在稳定软组织情况后在对展开确定性内固定则可有效降低皮肤坏死,降低切口感染的情况。而从该文的演技结果可以看出,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完全负重和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和屈伸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患者的HSS评分和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6.58±8.96)分、(115.7±8.3)度,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和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8.44±9.36)分、(117.2±8.1)度;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应用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的同时缩短了完全负重的时间,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