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黑桃皇后》中盖尔曼人物形象的舞台诠释基础(上)

2018-09-19孙兆润

歌唱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伯爵夫人丽萨黑桃

孙兆润

前 言

《黑桃皇后》是柴科夫斯基歌剧体裁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其最具神秘主义色彩的一部歌剧。除了20世纪50年代(1956年至1959年间)中央音乐学院在苏联声乐专家妮娜·库克琳娜执导学院班底(其中沈湘饰演盖尔曼、喻宜萱饰演丽萨、彭雅安饰演伯爵夫人,郑小瑛指挥排练,黄飞立指挥演出)排演过第一幕第二场①之外,我国至今还未启动该歌剧的排演计划。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有着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处处流淌着美妙旋律的抒情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远比剧情晦涩的《黑桃皇后》要受欢迎得多,其在世界舞台上的排演次数也远远超过了后者,可以说中国观众对《黑桃皇后》的剧情和音乐是非常陌生的。2000年4月18日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歌剧班底曾在北京世纪剧院举办过《黑桃皇后》的巡演,但是并未引起中国观众和评论界足够的重视和反响。许多歌剧爱好者声称这部歌剧的基调阴森恐怖,剧情晦涩难懂。在中国的多数学术论文和网络释义中,都存在对歌剧剧情和精神主旨认识不清或者表述不准确的地方。在中国观众和学者的眼中,主人公盖尔曼只是一个厚颜无耻、嗜钱如命的赌场老手。这其实是极表层的认知,是对这个人物形象的曲解。为了挖掘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意图,对这个歌剧人物进行更为准确的解析,笔者认为有必要首先对剧情做一下梳理与澄清。

这部三幕七场的歌剧,剧本由作曲家彼得·柴科夫斯基的弟弟莫杰斯特·柴科夫斯基(Модест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50——1916)根据普希金的中篇小说《黑桃皇后》改编创作。起初,对这个剧本创作态度冷漠的彼得·柴科夫斯基在马林斯基剧院经理弗谢沃洛日斯基的劝说下改变了看法,开始积极投入到歌剧音乐的创作中。根据创作需要,兄弟二人对小说原作的故事情节、发生时间、发展线索、人物形象及人物关系做了相应的调整。歌剧总谱的创作从1890年1月18日至3月15日,共用了44天的时间,最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完美煞尾,创作过程可谓一气呵成。歌剧于1890年12月19日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成功首演。以下以基洛夫剧院艺术总监尤里·杰米尔卡诺夫(Юрий Хатуевич Темирканов,1938——)1984年执导的版本为例做剧情概述。

一、歌剧剧情概述

1.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的沙俄首都圣彼得堡。下层军士盖尔曼是德国人后裔,父亲死后留给他一小笔遗产。但盖尔曼认为不应该随便使用这笔遗产,他日常所花费的只是自己微薄的薪水,生活节俭的盖尔曼被周围的人认为穷困潦倒、处境窘迫。盖尔曼有一个怪癖,他痴迷于“法拉昂”式牌赌,总是心怀战栗地在一旁观战,从不下注。虽然生活拮据,却也算快乐。自从偶遇一位贵族少女之后,盖尔曼坠入爱河,相思让他变得苦闷、忧郁。他饱受折磨的原因是:他虽然不知道心上人的芳名,但是却得知她出身名门,而自己只是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下级军士,这位贵族少女显然不会下嫁给他。

2.第一幕第一场

阳光明媚的五月天,涅瓦河畔的“夏园”②中,人们惬意地散步游玩,尽情享受着艳阳天。赌了一宿的朋友们也来到园子里呼吸新鲜空气,苏林和切卡林斯基谈着昨晚的赌局,并议论着身上仿佛背负了三宗罪恶的只观不赌的怪人盖尔曼。托姆斯基公爵见盖尔曼面色苍白,关切地问他是不是生病了。盖尔曼向朋友道出了隐情:他爱上了一位不知姓名的贵族少女,但是因为地位悬殊,他注定得不到她。可是他爱得如痴如狂,得不到佳人,毋宁死。人群中的叶列茨基公爵得到大家的祝贺,因为他与一位贵族少女订婚了。托姆斯基好奇地问其未婚妻是哪一位。叶列茨基兴奋地指着与祖母(老伯爵夫人)一起来散步的丽萨说,这就是他的未婚妻。一旁的盖尔曼大惊失色,因为这位丽萨正是自己暗恋的心上人。丽萨和伯爵夫人对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盖尔曼的再次出现心生恐惧——丽萨从这个神秘的男子眼神中看到了燃烧的爱意与谴责;伯爵夫人则感到自己仿佛被这个神秘的陌生人的眼神所裹挟,他浑身散发着一种野性的激情,像一个索命的幽灵。而盖尔曼对伯爵夫人也有一种莫名的惧怕——他从这个老太婆眼中洞察到不祥的火焰和无言的审判。这个老太婆对他来说是个致命的幽灵!悲恸欲绝的盖尔曼在一旁暗暗嫉妒并诅咒着幸运儿叶列茨基。

切卡林斯基、苏林和托姆斯基开始谈论这个神秘的伯爵夫人。托姆斯基说她有个外号叫“黑桃皇后”,因为年轻时非常漂亮,所以也有个美誉叫“莫斯科的维纳斯”。她是一个狂热的赌徒,很多年前曾在凡尔赛宫与王后赌牌,结果输了个精光。正在绝望之际,暗恋她的圣日耳曼伯爵诱惑她,如果肯付出代价,他就会告诉她每赌必胜的三张牌。“莫斯科的维纳斯”最终出卖身体换得了那个秘密,并把输掉的钱都赢了回来。后来她把那三张牌告诉了丈夫和一个美男子,但是有一天一个幽灵警告她说,第三个胁迫她说出纸牌秘密的人会索取她的性命。

突然间,五月的艳阳天变得雷电交加,暴雨骤至,人们纷纷逃离“夏园”。只有听到这个传奇的盖尔曼像着了魔似的在雷鸣电闪中反复呼喊着“三张牌、三张牌”。他发誓要得到那个秘密,要从叶列茨基手上夺回自己的心上人。

3.第一幕第二场

在丽萨的闺房中,女友们为她订婚而庆祝。波利娜为丽萨献上了一首哀婉、抒情的浪漫曲,丽萨被音乐感染,暗自垂泪。为了让大家高兴起来,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热烈的俄国民间舞。听到喧嚣的家庭女教师赶来制止,她指责姑娘们作为上流社会的千金不应该跳粗鄙的俄国乡村舞蹈,应该为这种不合礼仪的行为感到羞臊。女伴们恋恋不舍地散去。丽萨面对着暗夜流着泪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她心里爱的并不是门当户对的叶列茨基公爵,而是那个眼睛里燃烧着爱之火焰的下级军士盖尔曼。

此时,盖尔曼突然从朝向后花园的阳台处走了进来,震惊、恐惧的丽萨请求盖尔曼离开。盖尔曼向丽萨求爱,乞求心上人的怜悯。伯爵夫人听到异动,敲门来探,丽萨赶紧把盖尔曼藏到了阳台上。伯爵夫人嗔怪孙女这么晚了还不睡觉,并警告她不要做傻事。伯爵夫人离开后,盖尔曼再次以死相胁来争取自己的爱情,同样爱着对方的丽萨终于被眼前这个男人征服,扑入盖尔曼的怀中。

4.第二幕第一场

在一场达官显贵的假面舞会上,切卡林斯基、苏林和托姆斯基看到失魂落魄、独处一隅的盖尔曼,议论着那三张神秘的纸牌如何让盖尔曼着了魔。叶列茨基热情地向神情忧伤的丽萨表白着。盖尔曼手捏着丽萨给他的便条,脑海中依然挥不走三张纸牌的诱惑。他暗自盘算,如果知道了那三张每赌必胜的牌,自己就能够暴富,就能带着丽萨远离是非人群。但是他同时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触动那个幽灵般的老太婆的秘密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盖尔曼被这个诱惑折磨得像着了魔,他快发疯了,急切地想见到丽萨,让心上人温柔的爱冲淡这个可怕的欲念。

丽萨急匆匆赶来,给了盖尔曼自家宅邸花园暗门的钥匙,两人最终约定当晚在丽萨的闺房幽会。丽萨交代从花园暗门到她的房间必须要经过祖母的房间——这个消息让盖尔曼欣喜若狂,他认定这是获悉三张纸牌秘密的天赐良机。

5.第二幕第二场

战战兢兢的盖尔曼从花园暗门进入伯爵夫人的卧室,他暗暗鼓励自己克服恐惧,一定要从老太婆口中问出秘密。“莫斯科的维纳斯”的画像吸引盖尔曼驻足,伯爵夫人年轻时漂亮的脸对盖尔曼来说古怪而恐怖,他感到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把他们两个人联系在一起,挣脱不开,逃脱不掉。

尤里·杰米尔卡诺夫版《黑桃皇后》 剧照(阿列克赛·斯捷波连科饰盖尔曼,由阿列克赛· 斯捷波连科提供)

参加完假面舞会的伯爵夫人回到卧房,半梦半醒地倚在安乐椅上休息,呓语般嘟囔着往昔的美好情事。藏在暗处的盖尔曼走了出来,这让老太婆大吃一惊。盖尔曼一边安抚着受惊的伯爵夫人,一边乞求她的怜悯,恳求她说出那三张每赌必胜的牌。他发誓要是能得到这个秘密,宁愿为伯爵夫人承担这个秘密可能会带来的一切灾祸。老太婆被吓得说不出话来。盖尔曼拔出手枪恐吓,伯爵夫人当即气绝身亡。听到动静的丽萨赶了过来,但是盖尔曼却只是失魂落魄地重复一句话:“她死了,完了,我无法知道那三张牌了!”丽萨怒斥盖尔曼,原来他要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三张牌,伤心欲绝的丽萨把这个凶手赶出了房间。

6.第三幕第一场

盖尔曼心怀愧疚地参加完伯爵夫人的葬礼回到军营。窗外狂风呼啸,月色凄迷。他在烛光下读着丽萨的信。善良的丽萨不相信盖尔曼有意害死祖母,正为错怪了心上人而懊悔,约他当晚在运河边上互诉衷肠。盖尔曼为自己把丽萨拖入深渊而感到内疚。正当昏昏欲睡时,他突然被怒吼的狂风惊醒,耳边回响着葬礼上的安魂曲。他回忆起葬礼上遭遇的恐怖一幕:就在自己瞻仰棺材里老伯爵夫人的遗容时候,她突然嘲笑般地朝他眨了一下眼睛……正在极度恐惧时刻,盖尔曼被狂风吹开的房门和隐约传来的脚步声吓破了胆,崩溃的盖尔曼夺路而逃,却被伯爵夫人的幽灵挡住了去路,幽灵告诉了他三张连续赌赢的牌是:“特洛伊卡(3)”“西米奥尔卡(7)”“吐司(A)”,但代价是他必须救赎丽萨,娶她为妻。盖尔曼木讷地重复着三张纸牌:“特洛伊卡、西米奥尔卡、吐司……”幽灵悄然离去。

7.第三幕第二场

丽萨在“冬宫”拱门下的运河边独自徘徊,她正在焦躁地等待心上人,冬夜的严寒让她瑟瑟发抖。教堂钟声敲过了午夜12点,盖尔曼还没有出现。正在绝望之际,盖尔曼踉跄着跑了过来。丽萨大喜过望,恢复了理智的盖尔曼热情地拥吻着丽萨,嘴里喃喃着爱的絮语。突然,盖尔曼提醒丽萨快走,当丽萨问他去何处的时候,再次陷入疯癫的盖尔曼决绝地说:“去赌场,那里有一大堆黄金在等着呢!”他说自己已经知道了那三张每赌必胜的牌。丽萨试图阻止并安抚他,但盖尔曼甩开了爱人的手,朝赌场飞奔而去,心智大乱的他此时已经完全不认识心上人了。丽萨绝望地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结束了生命。

8.第三幕第三场

寻欢作乐的赌徒们唱着欢快的“赌徒之歌”,赌局开始了。盖尔曼的出现让大家十分惊讶,当他要求下注时更是让大家惊诧不已。一贯只观不赌的盖尔曼一次就压上了全部家当——4万卢布,这个数目让赌徒们大骇!盖尔曼用“3”和“7”两张牌赌赢了两局。他得意忘形地端起酒杯抒发自己“无须奋斗,瞬间就赢”的人生哲学。第三局没有人再敢跟盖尔曼赌了,大家都认为他着了魔。这时叶列茨基向情敌慷慨应战。盖尔曼没看手中的牌就说他又赢了,他赌的是“A”。但是叶列茨基冷笑道:“看看吧,你那张牌是黑桃皇后。”盖尔曼定睛一看,正是一张黑桃皇后!冷笑着的老伯爵夫人的幽灵再次出现了!众人惊恐万状,盖尔曼精神完全崩溃,在绝望中饮弹自尽。幽灵悄然离去。弥留之际,盖尔曼再次恢复了心智,忍痛请求叶列茨基谅解,他的眼前出现了温柔、善良的丽萨的幻影。盖尔曼呼唤着心上人的名字,在喃喃自语中气绝身亡,众人齐声乞求上帝宽恕这个饱受折磨的不安分的灵魂。大幕徐徐落下。全剧终。

二、盖尔曼人物形象解析

在歌剧中,盖尔曼一直坐观赌局,却从不下注。尽管其心绪也随着别人的斗法动魄惊魂,却终归是个观棋不语的看客。他如此痴迷于赌牌,却从不下注,是没有本钱吗?不,原著中有明确交代,他的德裔父亲为他留下了一小笔遗产。这笔遗产的数字是多少?当他最终拿出全部家当下注时,惊呆了所有的赌徒——连本加息,4万卢布!在那个年代,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那么,这个神秘的赌徒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1.普希金原著中耐人寻味的伏笔

研究读普希金的原著《黑桃皇后》和中文译本,笔者发现,作者在行文中曾两次暗示主人公盖尔曼与拿破仑外貌的酷似。第一次通过托姆斯基之口,向女主人公丽萨白(歌剧中丽萨的原型)更是向读者介绍,盖尔曼是个极不平凡的人物,他“有一张真正的小说中人物的面貌:他的侧面像拿破仑,灵魂像梅菲斯特”;第二次是丽萨白亲眼见证了托姆斯基口中关于盖尔曼的描述:“他坐在窗台上,双手交叉,凶狠地皱着眉头。这个姿势使他和拿破仑的肖像像得出奇。这样的酷似甚至使丽莎白·伊凡诺夫娜吃惊。”③

普希金在刻画盖尔曼的人物性格时用的是明线,这也是故事发展依从的主要线索,即盖尔曼赤裸裸的金钱欲。但是,小说中两处对盖尔曼与拿破仑外形酷似的看似不经意的提点,却正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暗线。普希金之所以把它植入小说构思中,就是在暗示读者,在这个表面贪婪吝啬的拜金主义者身上,投射着英雄拿破仑的身影。他不仅有着拿破仑般的外貌,更有着拿破仑式的人格,其内心深处涌动着拿破仑式的野心和能量。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摧毁任何善良和美好的事物,甚至以扼杀别人的生命为代价。那么想要全面了解盖尔曼这个人物,我们必须先了解拿破仑,特别是大文豪普希金眼中的拿破仑。

沈湘饰演盖尔曼剧照(由中央音乐学院提供)

2.普希金的“拿破仑观”

张铁夫指出:普希金为政治人物创作诗歌,数量以拿破仑为最。19世纪20年代前后,普希金创作了一系列关于拿破仑的诗,直接题献给他的有:《拿破仑在厄尔巴岛》(1815年)、《拿破仑》(1821年)、《你肩负着什么使命》(1824年)、《英雄》(1830年);涉及拿破仑的诗有:《皇村回忆》(1814年)、《自由颂》(1817年)、《皇宫前肃立的卫兵》(1824年)、《致大海》(1824年)、《安德烈·谢尼耶》(1825年)、《回首往昔,我们青春的节庆》(1836年)。这些诗创作时间跨度长达20年。普希金的“拿破仑观”,随着欧洲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发生着改变——从早期诗作中的“暴君”和“灾星”变成“自由的旗手”和“历史的巨人”④。周朔指出:普希金曾称颂拿破仑是“一个峭石”,称圣赦勒拿岛上拿破仑的墓地为“一座光荣的坟墓”。1821年5月5日,拿破仑病逝后不久,普希金便创作了抒情诗《拿破仑》,他“一方面谴责并揭露他的贪婪和凶残,另一方面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以超前的眼光充分肯定了拿破仑顺应历史潮流,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推进资本主义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征战把法国资产阶级思想推广到俄国,激发起俄国贵族知识分子反抗沙皇专制暴政的革命热情,促进了俄国反对封建统治追求自由解放的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⑤宋德发指出,由于视角、立场和心境的变化,普希金先后为拿破仑描绘出三副不同的面孔:“人间的灾星”“伟大的人物明星”“世上奇异的过客”⑥。

普希金称赞拿破仑为俄罗斯人民指明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其敬爱、赞誉之情跃然笔下,但是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愤恨、谴责、不耻和惋惜之意。可以看出,普希金对待偶像拿破仑的感情是复杂的,对拿破仑的评价是褒贬参半的。(待续)

注 释

①孙兆润《〈黑桃皇后〉在中国的不完整“首演”——苏联专家妮娜·库克琳娜身份兼考》,《歌唱世界》2014年第7期。

②圣彼得堡建市的第一座公园,今著名景点。

③〔俄〕普希金著、磊然译《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普希金》之《黑桃皇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0页。

④张铁夫《论普希金的世界性》,《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⑤周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普希金〈致大海〉》,《名作欣赏》2005年第5期。

⑥宋德发《拿破仑的三副面孔——普希金笔下的拿破仑形象》,《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科版)》201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伯爵夫人丽萨黑桃
牌友黑桃
牌友黑桃
浅析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处理
丽萨的天堂
歌剧咏叹调《何处寻觅那美妙的时光》的演唱分析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分析
黑桃VS红桃
那一夜,以背叛的姿态做你贞洁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