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遣唐使改变日本

2018-09-18毛剑杰

文萃报·周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太学大唐学问

毛剑杰

遣使赴唐

自日本在630年派出第一批“遣唐使”后,一拨拨日本贵族青年前赴后继渡海西去,而唐制、唐律、唐装、唐诗,乃至作为日本假名底本的汉字,则陆续随之东来。

到第9批遣唐使出行時,已形成了唐风臻于极盛顶点的“天平文化”。

于是,这一时期就成了“中日文化交流长河中浪峰上的浪峰”(武安隆《遣唐使》),日后成为李白挚友的阿倍仲麻吕,回国后利用汉字创立片假名的吉备真备(日本奈良时代学者、政治家)和为日本制定《养老律令》的大和长冈等人,都是在这个时代来到了大唐。

此前,日本朝野对于中华文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持一种平视或俯视的态度。

改变始于663年的一场战争,日本试图帮助被唐朝吞灭的百济复国,而在朝鲜白村江口和唐军大战。当时,日本水兵万余,有一千多艘战船,而大唐水军仅有七千余人,一百七十艘战船。虽在人、船数量上相差悬殊,但大唐水军船坚器利。日本遭遇完败后,发现了和中国的距离。自此以后,日本使者来中国不再要求册封,甚至甘心于等同“蕃国”。

国际太学

遣唐使们分三种身份,除学问僧之外,还有十八九岁左右的年轻留学生,他们都是日本中层官员子女,且必须学识、样貌都需要达到才俊的标准,通常要在中国学习二三十年。另一种则是“请益生”,顾名思义,即本身已有学问功底,再赴唐作一年左右的短期考察,以期学问益加精进。他们一般年龄较大。

但无论哪种身份,都需在国子监中接受严格而正规的教育。唐代国子监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各学招生对象不同。据《唐六典》,进入哪一个学部要看家庭出身背景。吉备真备就是在四门学中就学。阿倍仲麻吕却是在太学中学习,这或许与其父亲为日本朝中高官有关。

被唐风改变的日本

遣唐使们不仅带回大量的中国文物、书籍和五金百货,也使中国的文学、宗教、典章制度等在日本“生根发芽”,而日本也因此长期处于唐朝主导的东亚体系之中。出身法律世家的大和长冈,入唐后潜心学习唐律,回国后曾与下道真备共同删定律令二十四条,不仅条例照抄唐朝,连细则和格式都沿袭唐朝。营原娓成入唐学医,回国后被任命为针博士,对日本的医学发展极有贡献……

更深远的影响,则是大唐文化深入到日本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汉字、围棋到饮茶,自传入日本后长期发展已成常人习惯。美术史家伊势专一郎说:“日本一切文化皆从中国舶来,其绘画也由中国分支而成长,有如支流小川对本流江河。”(摘自《看历史》 )

猜你喜欢

太学大唐学问
访襄阳大唐影视城
西安大唐不夜城灯光璀璨
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意林双周历学问勤中得(2017.9.16—2017.9.30)
嵇康·绝响
裁剪的学问
赛跑中的学问
遭遇大唐
宋代太学教育管理的责任追究
论东汉前期太学衰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