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军工的民用化之路

2018-09-18万鸣宇张惠兰

文萃报·周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品国营军民

万鸣宇 张惠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通过三线建设积累起的大量国防工业资源,在改革开放后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形势不相适应,“军工企业有点吃不饱的感觉,那时候中央号召军工企业要学会在市场中游泳。”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法规研究室主任刘志伟说。

军工厂开始生产民品

据原核工业部部长张忱回忆,当时从一线到三线,政府投资和建设项目非常多,新政策出台后,一收缩,投资减了一大块,很多企业项目都缺少财政支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很多带着神秘编号的军工厂,都开始生产民品。

1972年,国营长虹机器厂第一台电视机试制成功,这家工厂以前是国家重要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1978年8月,位于重庆,编号“451”的国营嘉陵机器厂作出开发生产民品摩托车的决定。3年后,江苏南京,编号“720”,以生产雷达见长的国营长江机器制造厂打出了颇夺人眼球的广告词——“自1981年4月10日起连续不停地运转”——直到今天,还有人家里保留着能正常使用的蝙蝠牌电风扇。

“军转民”企业的两种不同路线

上世纪90年代初,被称为“人类首次信息战”的海湾战争,让世界意识到了现代化战争的到来。为了更新武器装备,一方面,很多军工企业又开始转产军品,舍弃了部分低端民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在民用品领域,军工企业也开始逐步转向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在内的高端产品生产。

由此,同一时期开始“军转民”企业,有了两种不同的路线。在民用品市场站稳脚跟的企业,如“长虹”和“嘉陵”。

另一方面,除了1991年和1993年相继成立的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外,中央又在1993年撤销航空航天工业部,组建航空工业总公司和航天工业总公司。到了199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主导国企改革,鼓励竞争。许多军工企业通过重组关停并转,部分加入了大型军工集团。这些军工集团除了仍然承担军备制造任务外,也同时在民用高新技术领域开疆拓土。

军转民再次提速

“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的不断深入,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可转换性越来越强、重叠度也越来越高。”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曾分析道,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的重合率已经高达80%以上。但在中国,中国军民科技两大体系仍处于二元分离状态,两大体系之间“封闭化”、“孤島化”、互动共享不足的问题很突出。

十八大后,习近平主席力推军民融合,军转民再次提速。只是与上世纪80年代不同,这一次,军用技术的转化要更为明显。2015年,国防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组织了上千家国防专利权人和单位,开始对已经授权的国防专利进行密级审核工作。最终,他们选出了3000多件国防专利。

2017年3月,这些专利内容集中解密。在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上,人们很快就能查到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发布的首批专利信息。自从中国国防施行专利制度三十多年来,这是第一次。

“军转民”已不再局限于军工企业生产民用品,刘志伟也介绍说,除了国防专利技术转化外,军工资本也在积极深入到市场上。这几年,一些军工集团设立了军民融合产业基金或研发基金,到各个地方找项目,投资建厂,进一步发挥资本的这种杠杆作用。就和民企参与军工领域一样,“军转民”也比以往变得更多样,更灵活了。

(摘自《看天下》 2017年第34期 )

猜你喜欢

民品国营军民
豫西集团江河公司:民品铜型材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6.99%
河南禹州:20世纪80年代国营钧瓷厂作品欣赏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普京军转民战略能成功吗?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基于经营生产发展的国营森林苗圃育苗研究
国企家族化与单位组织的二元化变迁
浅析国有科研企业的民品国际化营销策略
国营与民营电影院的对比与反思
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品贴息贷款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