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面和月球背面之间为啥需要一座“鹊桥”

2018-09-18

文萃报·周二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鹊桥中继射电

5月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通信卫星,将为年底择机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据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将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而这次发射的“鹊桥号”中继星将承担“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与地球间的通信和数传任务。也就是说,这颗中继星是航天人搭建起的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为什么要这么做?

专家解释,这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之为月球背面。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由于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因此需要一颗中继星。

據介绍,“鹊桥号”中继星将在地月连线延长线的拉格朗日L2点附近,围绕L2点飞行,实现对地、对月中继通信,保障“嫦娥四号”任务实施。这颗中继星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6.5万公里,距地球则为40多万公里。

拉格朗日点又称为平动点,于1772年由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推算得出,是指一个小物体在两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小物体相对于它们基本保持静止的空间点。该空间点有5个,分别为L1、L2、L3、L4、L5。在拉格朗日点上,探测器消耗很少的燃料即可长期驻留。

专家介绍,月球背面始终背对地球,屏蔽了地球的无线电、闪电和极光等干扰信号,在月球背面独特的电磁环境条件下,开展低频射电观测研究,将填补100KHz至10MHz射电天文观测空白,有望取得行星际激波、日冕物质抛射和空间传播机理等方面原创性成果。

此外,月球背面与正面的地质特征存在很大差异,“嫦娥四号”对月球背面开展形貌、物质组成、月壤和月表浅层结构的就位与巡视综合探测,将促进对月球早期演化历史的新认知。(摘自《人民日报》5.22)

猜你喜欢

鹊桥中继射电
射电星系
FAST捕捉到快速射电暴啦
为地球和月亮搭起“鹊桥”
七夕赏“鹊桥”(环球360°)
“鹊桥号”成功发射
Link—16中继时隙自适应调整分配技术研究
退化型高斯中继广播信道的信道容量研究
七夕鹊桥仙四阙
绿岸射电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