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方治疗月经病验案两则

2018-09-18张小莉杨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苦酒中汤小建

张小莉 杨军

【摘 要】 文章列举验案两则,总结笔者以方证对应为原则,在妇科临床中应用经方小建中汤、胶艾汤、地榆苦酒汤、当归四逆汤辨证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

【关键词】 经方;小建中汤;胶艾汤;地榆苦酒汤;当归四逆汤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2-0068-0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创制的经方,以六经辨证为依据,随疾病的变化而随证治之,在临床中如果能够准确辨证用之,常可收到明显的疗效,这也是近几年中医界对中医人材成才达成共识的基本规律是“读经典,做临床”。以下就试举两例,以飧同道。

1 病案举隅

1.1 崩漏 朱某,女,40岁,2017年8月2日就诊。主诉:月经期淋漓不断,持续出血两年余。患者在两年前,因感冒反复不愈,经治疗后,病情稍缓,但随后渐渐出现每次月经来临则持续不断,以致经期不明显,经血色淡,无血块,触之腹部无痛感,昼轻夜重,故到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用激素及止血药反复治疗后,效果不佳,甚至有加重之势,后经中医治疗,病情依然如初,特来就诊。刻下症见:经期延长,经量较多,无腹痛及血块,面色苍白,全身无力,眼球困顿,时时欲睡,但眠差,虚汗阵作,眼睑瞤动,伴食欲不振,烦躁易怒,腹部有下垂感。舌淡苔白,脉弦细。曾服用补中益气丸、杞菊地黄丸等,但效果不甚;患者除妇科病的症状外,伴面色苍白,全身无力,眼球困顿,时时欲睡,但眠差,虚汗阵作,眼睑瞤动,提示患者为气血亏虚;气血亏虚以脾为主,脾气不运,则食欲不振,血不养心则不寐,脾不升清则腹部有下垂感,烦躁易怒为血不养肝,肝气郁结,弦细脉亦为肝郁脾虚之象。诊断为“崩漏”,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急则治其标,治宜疏肝健脾,温运气血。方以《伤寒论》[1]中的小建中汤加减。具体方药:桂枝15 g,白芍30 g,鲜姜10 g,炙甘草10 g,大枣5枚,饴糖20 g,鸡血藤24 g。五剂,水煎服。8日复诊,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夜间眠差,虚汗阵作,眼睑瞤动,烦躁易怒病情大减,继续以治疗崩漏为首要任务,因有腹部下垂感,经量多,气血亏虚为主,改用《金匮要略》[2]的胶艾汤合地榆苦酒汤加减,处方组成:当归20 g,白芍12 g,熟地12 g,艾叶炭30 g,阿胶10 g,炒地榆炭30 g,炒侧柏叶30 g,黄芪15 g,升麻6 g,柴胡6 g,炙甘草10 g。7剂,每剂加食醋50 mL,煎煮,同时服用补中益气丸,每次月经来临时服用,共服三个周期。三月后来复诊,症状基本消失,瞩患者继服用补中益气丸合归脾丸,现已痊愈。

按语:小建中汤在《伤寒论》里共有两条,其中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方中桂枝温运脾阳,白芍和营止痛,二药合用,温阳而不燥,养阴而不寒。甘草、大枣补中健脾。重用饴糖甘温补中为君药,孙思邈谓之:“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消痰,润肺,止嗽。本方之主要作用为温养脾胃,通阳和营以建中气。仲景用来治疗因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所引起的多种病证。在本案中,患者久病未愈,但是,就诊时患者有,面色苍白,全身无力,眼球困顿,夜间眠差,虚汗阵作,眼睑瞤动,食欲不振,烦躁易怒等,故应是肝郁脾虚,舌脉可以为佐证,另一方面,虽然患者月经期长,量多,但昼轻夜重,此因白天阳气甚,脾胃之阳的天气之助,故昼轻,夜间陽气弱,脾胃之阳无依助,故病情夜重,经小建中汤健脾疏肝,脾运正常后,复以养血止血法。

胶艾汤见于《金匮要略》之《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原文:“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病机皆由冲任虚寒,阴血不能内守所致。冲任虚损,不能约制经血,故淋沥漏下或半产后下血不止;冲任虚损不固,胎失所系,则妊娠下血伴腹中疼痛,故异病同治。皆用胶艾汤温补冲任,养血止血,固经安胎。方中阿胶补血止血,艾叶温经止血,二药皆有安胎之功。干地黄、芍药、当归、川芎养血和血,甘草调和诸药,清酒即米酒,用之可助行药力。地榆苦酒煎首载于《圣惠方》本方是由地榆250 g,醋1斤(米醋即苦酒)组成,主要能凉血止血,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本案中,病人气血既以,又出血过多,因此以胶艾四物汤合地榆苦酒汤收工,使肝脾之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最后止血益气的效果。

1.2 痛经 兰某,女,16岁,2017年1月23日初诊。主诉:经行腹痛半年余。患者为中学生,平素偏食,自月经来潮后一直不正常,每次经期来潮,均需服用活血药,平素四肢不温,时时怕冷,近来因升学备考,渐渐出现视力下降,头痛,四肢不温甚等自觉症状,时月经来临,腹痛不已,到本地医院注射阿托品和高乌甲素后稍减,但腹痛依然,门诊反复治疗,效果不佳。特来就诊,克诊见:腹痛,腰部不能直立,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自述经血不畅,量少色淡,舌淡苔白润,脉弦紧。诊断为:痛经,证属血寒气滞。治以温经散寒,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处方组成:当归15 g,桂枝12 g,白芍10 g,通草6 g,细辛6 g,吴茱萸10 g,香附10 g,生姜12 g,大枣5枚,炙甘草12 g。4剂,水煎服,一日两次,服2剂后腹痛减,四肢不温减轻,月经量增多。服完4剂后,症状全消,月经正常。为巩固疗效,嘱咐以后每次月经来临腹痛前服用上方5剂,月经畅通则止,坚持服用3~6个周期,病情痊愈。

按语:痛经,在临床多为气滞血瘀所致,时常使用四物汤或者桃红四物汤治疗,但是,本证主要由血寒凝滞所致,故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取效。当归四逆汤首见于《伤寒论》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2条又补充“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四逆汤是桂枝汤去生姜,倍用大枣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服之能使阴血充而客寒除,待阳气振则手足温,经脉通而脉气复。若其人肝胃内有陈寒积冷,可于本方中加入吴茱萸、生姜以温中散寒,降逆和胃,并加清酒同煎,以助活血散寒之力。该方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在本案中,患者素体血虚,平时手脚冰凉,复因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全身失于温养致之,尤其以月经来临为痛甚,伴有疲乏无力。因此使用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达到气血流通,血无所止,又女子以血为本,故效如桴鼓。

2 小结:

仲景创制的方剂,在历代被称为经方,经过千年来的不断发展,主治范围以及功效不断扩大,其方揆度谨严,圆通活便,精当灵验,历代名医无不以活用经方而称颂医林,以上二案,略总结经方在中医妇科的应用,以彰显经方的辨证思维。

参考文献

[1]柯雪帆.《伤寒论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6:100.

[2]孟如.《金匮要略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6:140.

(收稿日期:2018-04-17 编辑:刘 斌)

猜你喜欢

苦酒中汤小建
苦酒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小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
《肘后备急方》苦酒应用探讨*
错位的权力观是杯“苦酒”
小建中汤研究概况
最怨的就是你
小建中汤治疗心动过速1例
游戏惹的祸
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