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单项深度法”在大班手工活动中的运用
2018-09-18耿书霞
耿书霞
在班级的美工区,我班教师投放了多种材料,以促进幼儿对不同材料性质、用途的了解及探索。但是疑问也油然而生,是不是材料种类越丰富、数量越多就有利于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单一的材料是否就会削弱它对幼儿产生的作用?如果是一种材料深度运用会不会产生更佳的效果?带着这些疑问,我阅读了和手工材料有关的书籍,其中在《我是儿童艺术家》一书中,作者就对一次性使用过多的材料给予了批判,并详细地阐述了“单项深度法”这一概念,“单项深度法”主张对一种或一类艺术材料进行持续的深度探究,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它是以幼儿为中心,而不是以艺术为中心,重视幼儿艺术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单项深度法以艺术媒介为核心,分为引入、拓展、创作、反思四个阶段,强调引导幼儿在四个阶段深入体验,用这些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从而达到发展幼儿的艺术感知力和艺术表现力。基于此,我将“单项深度法”与本班具体情况相联系,尝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并将大班手工活动中对材料的探索分成三个阶段:材料感知阶段、材料探索阶段与材料创作阶段,现以“毛梗”为主要材料,阐述“单项深度法”在各阶段的重点目标和教师引导的注意事项。
一、材料感知阶段——熟悉材料性质、激发操作欲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幼儿应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并建议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便于操作的材料、工具和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让幼儿去感知很关键。在这一阶段,材料的感知有多种形式,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对材料产生初步的了解并不断熟悉其特质,从而对毛梗产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
案例1:百变毛毛虫
针对该阶段的目标,我组织开展了“百变毛毛虫”活动,让幼儿更好地感知材料的特质。师:“你们看毛梗虽然颜色不一样,但它们的长短和粗细都是一样的,谁有办法将毛梗变得不一样?幼:“拿剪刀减掉一点,毛梗就变短了。”幼:“还可以将它们折在一起。”师:“你们觉得毛梗能变出什么东西呢?” 幼:“毛毛虫、小辫子、跳绳……”师:“既然小朋友都知道毛梗会变形,接下来就用它来变出我们想要的东西吧。”
在本活动开展之前,毛梗一直被放在我班美工区的角落,利用率低。我使用谈话法引起幼儿对毛梗的关注,带领幼儿一起认识毛梗的特征,并运用开放性提问启发幼儿对毛梗进行“变形计”,在轻松的环境中促使幼儿对毛梗产生操作兴趣,为下一步的活动实施打下基础。在这里,教师要注意的是:材料感知阶段的持续时间要根据幼儿对材料的熟知程度来进行调整,虽然活动中的一些幼儿之前没有接触过毛梗,但他们已经具备操作各种材料的经验,所以该阶段设计的活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二、材料探索阶段——熟练操作技法、感受造型变化
在材料的感知阶段,幼儿获得了操作毛梗的基本经验,他们能够对毛梗的长短、粗细、形态进行变化。那么,在此基础上幼儿是否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同伴的合作,探索出制作毛梗不同造型的方法?在这一阶段,恰逢我园开展“健康节”活动,结合这一主题,我设计了“人体的骨骼”和“我是运动小达人”两个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对毛梗的探索,熟练操作技法,制作出不同造型的作品,从而感受到毛梗的造型变化。
案例2:人体的骨骼
在“人体的骨骼”活动中,我先出示课件(透视的人体骨骼),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幼儿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构造、名称和作用。接着,根据教师播放的人体骨骼的图片,幼儿模仿出相应的动作,进一步体验人体动作与骨骼之间的关系,并知道保护骨骼的重要性。最后,幼儿用毛梗在黑色硬板纸上拼接出人体的骨骼。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两两合作的形式对毛梗进行连接、粘贴,做出人体骨骼的造型。这一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多,在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在辅助材料的选择上,教师需要考虑什么样的材料最適合幼儿的发展。在指导的策略上,教师基本处于非指导的状态,在幼儿进行毛梗操作之前教师就引导幼儿应该注意毛梗的长短、粗细的变化。这一策略,使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去与同伴交流、思考,支持了幼儿的自主探索。
案例3:我是运动小达人
“我是运动小达人”是幼儿在先前操作平面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毛梗间的打结、编织与架接改变其外观并构建出立体空间的作品。本次活动除了毛梗之外,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性地将主体材料与辅助材料相互结合,从而进行探索。对毛梗的立体操作属于精细性质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即可以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力,培养其耐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又能让幼儿感受到作品的立体美与运动美。
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幼儿发现一些辅助材料,如色彩斑斓的毛线,就用它给“运动小达人”编了一个辫子,成为“跳舞小达人”。也有的幼儿用吸管给小人做了个“棒子”,成为“武术小达人”。作品完成之后,幼儿们发现,各种“运动小达人”虽然很形象,但是并没有站立起来。这时,有的幼儿直接将做好的作品放在美工桌上,置之不问,有的幼儿则在“小达人”身后又粘了一条毛梗,作为支架,可是依然立不起来。我看到这种情况后,找出圆形的塑料泡沫,引导幼儿去尝试,幼儿将自己做的“小达人”背后粘上支架后,再把支架插入塑料泡沫里,作品果然站立了起来。
在经验的迁移与造型的构建中,幼儿的表现趋于成熟,他们能将自己生活中运动的经验迁移到毛梗上,制作出不同形状的作品,如跳芭蕾舞的小达人、跳绳小达人、练武术的小达人等。在对辅助材料的利用中,幼儿可以将其与主体材料相结合来进行再次创造,即做到了“因意选材”。在操作方式中,他们能将复杂的操作转换方法,进而简单化,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此外,活动在我提出的“如何让运动中的我站起来”这一问题的引导下,逐步推进,虽然很少有幼儿让作品给站立起来,但是他们会主动探索,寻求帮助,最终在我的引导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我并没有亲手将幼儿的作品立在塑料泡沫上,而是让幼儿自己尝试,在幼儿成功之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开始对材料进行持续的探索。
三、材料创作阶段——迁移制作技能、探究艺术创新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活动开展,幼儿已经与毛梗建立起连接并可以自主操作,接下来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材料创作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对毛梗进行自由操作,从而不断地去探究材料的创新。
案例4:最强大脑
由于冬季晴天比较多,在中午强烈的阳光下已不适合幼儿进行户外绘本阅读活动,所以我将原先午餐后的“绘本阅读活动”变成了“手工制作活动”。他们或坐在小板凳上独立进行着创作,或站着与同伴一同对毛梗进行编织。这些动作不仅促进了幼儿身体的自然生长,而且也使得幼幼间的良性互动更加频繁。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的热情高涨,将这一过程完全地转化成主动参与的过程、游戏的过程。在材料的选择上,幼儿更加倾向选择色彩丰富的毛梗,但是他们在选择数量上不稳定,经常选择多出创作量的毛梗,导致了材料的浪费。在辅助工具的使用上,幼儿已经熟知毛梗这一材料的特质,故对剪刀、双面胶的使用率很低。从呈现的作品来看,造型丰富多样,有动物种类、植物类、生活用品类等直观的形象作品,并且多为立体造型,有些作品还可以不断地变化。当作品做完之后,幼儿也会很得意地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伴或是教师,并组织语言解释着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在这一阶段,我并没有对幼儿的操作加以干涉,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在作品展示的环节,起初我只呈现了比较典型的作品,其他的作品就一直放在美工区的桌子上,并没有用有效的形式把作品融入班级之中,久而久之,作品的数量越来越多,将桌子堆满。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有的幼儿偷偷将自己喜欢的作品带回家,于是我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在学期结束时,把作品分发给幼儿,这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完成作品后的自豪,还使幼儿学会了对自己作品的爱惜。